大学生生活园区文化建设功能探析

2014-03-30 07:02杨乃鹏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园区价值观核心

杨乃鹏

(常熟理工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大学生生活园区文化建设功能探析

杨乃鹏

(常熟理工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紧迫任务,而大学生生活园区则成为高校开展这项工作至关重要的阵地和不可或缺的渠道。大学生生活园区具有空间区域化、开放多元化、日常生活化、单元特色化的独特特征,对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凝聚融合、导向育人、陶冶调适、规范内化、激励的作用,从而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环境、物质、精神、制度的保障和支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生活园区;文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高校作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战略高地,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将其内化为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牢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使大学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1]

为确保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为大学生成长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大学生生活园区也日益作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之一,在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亦已日益成为对大学生进行行为养成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堂”,构成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同时,高校学生生活园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补充。高校学生生活园区文化建设是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

一、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习近平主席2014年5月4日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在《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报告中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2]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营造人人参与的社会氛围。”[3]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在大学生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事关大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与此同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元性和差异性也不断增强,虽然这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但也使得一些大学生出现了理想信念模糊不清、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队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因此,面对新形势和新情况,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自身政治社会化的现实需要。大学生是对时事政治最热情、最关注、最积极的社会群体之一,大学生健康、积极、正确的政治心态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显示,大学生的政治意识与政治素质是历史发展的晴雨表,是大学生对社会政治关系或政治生活的认识,也反映了大学生对社会发展的倾向性看法,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在政治生活中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分析,正确分析和看待重大政治事件,理解重大历史过程和社会变迁,进而培养大学生冷静、理性和正确的政治判断力和价值取向。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与人生价值实现的需要。“90后”新生代以自我满足的特点进入大学,没有太多的传统文化的记忆,没有一定的政治、历史积淀,他们宁愿舍弃稳定而选择漂泊,不再追求“螺丝钉”的价值而崇尚或追求个人的价值和自由,选择远离政治,同时认为物质比精神更重要。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可在以下方面帮助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和人身价值:

第一,有助于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明确时代赋予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确立崇高的人生观,自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而奋斗。

第二,有助于树立崇高的价值目标。人生价值目标是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从自我需要和社会需要的满足、肯定为出发点而确定的行动指向,贯穿于个人一生的全部社会实践活动之中。一个人的价值目标确立越高,他对人生追求的责任感就越强,为实现价值目标所获得的精神动力就越大,意志就越强,人生价值实现的程度也就越高。

第三,有助于提高自身能力,把握时代价值观念变化的趋向。人生价值的实现,不仅仅依赖于崇高的价值目标,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认识和把握时代价值观念变化的趋向,及时实现人生价值观念的更新。

第四,有利于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选择具体的奋斗目标,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以坚忍不拔的毅力,顽强拼搏,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挫折,努力学习,创造优异成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大学生生活园区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一)大学生生活园区文化的内涵

大学生生活园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以学生生活园区为主要载体,以学生群体为主体,以物质、意识、行为及制度等为内容,以生活园区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它以大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以具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由大学生组织或参与的各类文化活动和文化设施为表现形式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4]大学生生活园区文化就是在大学校园生活园区中,包括课堂、公寓、社团、文娱、体育等场所的,以大学生为主体,以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多种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是通过积极、有益、健康的生活氛围,依托特定的价值观不断向大学生渗透和内化,并通过耳濡目染、悄无声息的方式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使大学生个体和群体自动形成一套自我调控和自我管理机制,并实现对主体精神、性格、心灵的塑造,以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个性化、文明化。同时,学生生活园区文化以物质、行为、精神、制度等为内容,对深化大学生素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规范大学生学习与生活,形成良好的生活环境,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学风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产生深远影响。

(二)大学生生活园区文化特征

学生生活园区的文化特征是其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推动力。学生生活园区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价值观念的趋同化。大学生生活园区不同于一般的生活区域或场所,由于社区成员以18-23岁的大学生为主要构成群体,因此,在年龄阶段、心理需求、道德文化修养和知识层次水平等方面更加容易形成相同之处,其文化更以其独特的政治性、时代性、娱乐性、知识性强烈吸引着广大学生的自觉参与,从而更容易在主体价值观、兴趣追求、行为方式、行动目标方面找到共同点。

第二,空间区域化。学生生活园区文化的环境空间主要是学生生活区域,尤其是学生宿舍,这种空间范围的限定,使得生活园区文化具有特殊性。一是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宿舍度过,生活园区文化更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需求,反映学生的真实行为取向;二是这一区域学生密度较大,人际交往和人际氛围更突出,它赋予了生活园区文化更加丰富的内涵,更能集中反映学生的素质。

第三,开放多元化。大学生生活园区本身具有特殊性,最重要的表现就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虽然在一定时间内,其成员数量保持相对稳定,但每年都有进有出,群体性的流进与流出,使得大学生生活园区的文化交流和循环更加迅速,其文化的内涵、特点虽然具有继承性、稳定性的特点,但又更多的具备了多元性、融合性和开放性,这种继承融合、开放多元的特点使得大学生社区文化能够更加适应和体现时代的要求。

三、生活园区文化建设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生活园区文化建设是由社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这一文化的建设状况,对培养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一)具有凝聚融合作用

学生生活园区是学生重要的学习、生活、交往的空间环境,学生在这环境中最能表现自我,展示个性,体现个人素质和能力。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交流各种信息,针锋相对地进行思想观念的碰撞,在生活园区文化活动中,各种思想观念相互影响,在交流和沟通中使每位成员得到提高,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在这种交流和碰撞中得以确立和巩固。良好的生活园区文化能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创建和谐的人际环境,促进同学之间的团结,进而树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

(二)具有导向育人作用

学生生活园区文化的内容、方式以及所形成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对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导向和辐射功能。健康向上的生活园区文化能够给大学生内在的驱动力,促使他们积极上进,勇于进取,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与精神面貌,从内心深处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激励,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增进大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具有陶冶调适作用

学生生活园区具有较大的自由空间和宽松和谐的氛围,学生可以进行适度的自我表现,合理的情绪宣泄,有助于调节生活节奏,缓解紧张情绪,提高学习效率,保持身心健康,同时,丰富的文化活动,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才干。

(四)具有规范内化作用

学生生活园区能真正反映出每位学生的日常行为、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给学生以家的温馨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行为规范作用。由于群体文化有较强的影响力,学生生活园区文化不仅会影响大学生个体的感觉、认识、情绪等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而且从整体上还会影响全体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通常通过许多无形的、非正式的、不成文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来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约束,学生从文化活动中获得知识、体会、认识,形成对人对事的看法,容易内化为自己的观念,用以指导学习和生活。

(五)具有激励作用

著名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学生生活园区文化的激励作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提高大学生的素质;第二,优化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生活园区和谐发展;第三,增进大学生之间的团结,为学生生活园区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四、结语

扎实推进高校学生生活园区文化建设是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要积极调动各方力量,齐抓共管,切实发挥合力,发挥辅导员、学生骨干、生活园区管理者在学生生活园区文化建设的作用;以组织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为载体,营造良好氛围,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加强党团组织进学生生活园区工作,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凝聚和带动作用,通过党团组织为学生提供思想上、政治上和生活上的帮助,发挥其引导人、团结人、凝聚人的作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学生行为,提升大学生素质。通过加强高校学生生活园区文化建设,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环境上、物质上、精神上、制度上的保障和支撑。

[1]洪江如.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思考——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的认识和体会[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5.

[2]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2.

[3]中国经济网.两会聚焦:代表委员畅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EB/OL].[2014-03-06].www.ce.cn/xwzx/ gnsz/zg.

[4]汤涛.高校学生生活园区文化建设运行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2):60.

An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Construction Functions of Their Life Area

YANG Nai-pe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shu 215500,China)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it is an urgent task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socialist core values while their life area becomes a vital position and an indispensable channel for colleges to carry out the work.Based on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ionaliz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living space,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ir openness,the adaption of their daily life and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ir units, cultivating and practicing their socialist core values plays an important in their cohesion,oriented education,cultivation adjustment,standardization and motivation,which provides guarantee and support of the environment,material,spiritand system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college students;life area;culture

G412

A

1008-2794(2014)06-0071-03

2014-08-02

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社会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生活园区文化建设研究”(2012SJBFDY001)

杨乃鹏(1972—),男,江苏宝应人,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园区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