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灵菇二次出菇技术

2014-03-31 21:58董彦格黄永山
河北农业 2014年5期
关键词:白灵菇潮菇鸡腿菇

董彦格 黄永山

白灵菇二次出菇技术

董彦格1黄永山2

白灵菇是一种珍稀食用菌,秋冬季生产白灵菇,一般在5至6月份制作生产的母种和原种,7月份制作栽培种,8月份制作出菇菌棒进行发菌管理,10月份后创造出菇条件,进入冬季出菇采摘。通常栽培白灵菇一般只在冬季出一潮菇,第二潮菇量很少,并且菇形也差,多数菇农不再管理。第一潮菇生物学效率只有40—50%,为了提高白灵菇的效益,充分利用白灵菇菌袋中的营养资源,菇农一般在春季利用白灵菇菌筒废料栽培鸡腿菇,但由于春季鸡腿菇后期容易感染鸡爪菌,产量也往往受到影响,整体效益不显著。为提高白灵菇生产效益,我们在送教下乡实践教学中,结合栽培示范户进行了白灵菇二次出菇试验,结果证明,利用春季气温回升的有利条件,对已经出过头潮菇的白灵菇菌筒,象平菇菌袋一样进行营养液注水和覆土等处理,经过有效温湿度管理后,照常能采摘二潮菇,总体栽培的生物效率达80%至90%,其二潮菇从菇形、产量、品质等方面不低于头潮菇,这项措施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劳力投入,对于补充春季鲜菇市场,满足春季鲜菇市场,提高经济效益非常有利,具体生产操作方式简介如下:

第一种方式,将出完头潮菇的菌筒(一般装干料450克),经过营养液浸泡24小时再覆土,营养液配方同平菇营养追肥基本相同,具体可用糖1%、尿素0.5%、磷酸二氢钾0.2%、味精0.1%、 VB1适量。

第二种方式,就是直接将菌筒覆土,覆土后浇透水。覆土材料要加入一定的速效营养并进行杀菌处理,覆土厚度与鸡腿菇覆土厚度基本相同,菌袋一端宜露出土层1厘米左右,防止出菇后菇体上沾上土粒,覆土后通过揭盖薄膜,加强温湿度管理,促使菌丝的二次生长,一般经过15—20天开始现蕾,再经过十余天可以采收,注意空气湿度应保持在85%—90%,温度尽量保持在8—15摄氏度。当菇长至乒乓球大小时,简单处理并增大通风量,以保证菇形正常。结果经过浸泡的菌筒经覆土出菇,其每袋平均出菇200克,最大的达到400克,产量与头潮菇相当,甚至超过头潮;第二种方式直接覆土出的菇,平均每袋出菇160克,产量也与头潮相差不大。

总之,进入春季后温度回升,白灵菇生长条件容易控制,虽然出过头潮菇的菌筒失水严重,只要及时浸水,并补充营养,特别进行覆土处理后,很快可以恢复并促进白灵菇菌丝二次生长,当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再创造适宜出菇温湿度,就可以出二潮菇。此项措施管理简单,省工省时,节约了成本,并且二潮菇产量相当可观,在春季既便是鲜菇价格低,但整体效益仍然高于用菌筒重新栽培鸡腿菇。

(作者单位:1.隆尧县牛家桥中学2.隆尧县职教中心)

猜你喜欢
白灵菇潮菇鸡腿菇
白灵菇菜谱(四)
白灵菇菜谱(一)
白灵 菇菜 谱(二)
不同菇潮香菇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变化研究
工厂化高产优质栽培茶树菇培养料配方试验
金针菇的出菇管理技术
最好的老年人食谱——白灵菇炒鱼丝
不同注水处理对香菇产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鸡腿菇菜谱
穷山沟铺就黄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