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地区农村中学地理教师培训需求研究①

2014-04-03 06:08白如山王申红李良玉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8期
关键词:参训问卷培训

白如山,王申红,李良玉,曾 承

(阜阳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安徽阜阳236041)

1 调查背景

加强教师在职培训,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升,关键在于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1]。若要达此目标,只有从了解教师自身培训需求出发,解决教师在职培训需求问题,才能使培训更有针对性和实践性,才能真正提高培训的正能量。为此,我们于2012年承担“国培计划(2012)”——安徽省农村中小学地理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之际,课题组以初中地理教师参训需求为研究课题,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教研能力”“培训形式”“培训期望”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对皖北地区42名初中地理骨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调查。被调查对象积极参与调查问卷活动,客观地表达了对此次参加地理培训的需求,并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2 调研过程与方法

2.1 编制问卷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已有研究成果,咨询地理专家和教师意见,课题组编制《“国培计划(2012)”——安徽省农村中小学地理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调查问卷》,问卷分个人基本情况和培训需求情况2个部分共25个题目,题型以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为主,问题涉及“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教研能力”“培训形式”“培训期望”等核心内容。

2.2 发放问卷

课题组采用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按照安徽省继续教育管理下达的参训学员名单对其进行训前培训需求调查。供发放问卷47份,回收42份(如表1),且全部有效,有效回收率89.4%。

表1 农村中学地理教师培训需求问卷调查表

2.3 统计分析

课题组将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使用EXCEL和SPSS17.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而进行问卷统计分析。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参训学员基本情况

3.1.1 参训学员受训情况

调查发现,近5年来农村中学地理教师没有参加过省级教育培训的占57%,参加过一次培训的占48%,而参加过两次教育培训的仅占总数的5%,没有参加过3次以上的教育培训(如图1)。在访谈中发现,部分承担初中地理教学的中层领导参加培训的重复性比较高,而部分地理教师没有机会参加教育培训。

图1 五年以来参加省级以上集中培训次数

3.1.2 参训学员培训效果感知

调查发现,农村中学地理教师认为参加地理教师培训有一点效果的占57%,很有效果仅占14%,效果一般化的占12%,效果不好的占7%(如图2)。可见,目前,农村中学地理教师对参加教师培训虽有正面的感知但并不十分强烈,这将影响其参加培训的意愿和动机[2]。

图2 参训学员对以往培训效果感受

3.1.3 参训动机和意愿

参训动机和意愿是教师培训的源动力,是提高培训效果的关键所在。调查发现:76%的教师认为参加培训是为了提升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技能,57%的教师认为参加培训有助于成为学科骨干或带头人,48%的教师认为参加培训是教育改革发展所需。另外发现有些教师对参加培训表现得比较被动,表现为是否参加培训主要是听从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安排;也有些教师表现出明显的功利性,即参加培训主要是晋升专业职务需要(如表2)。

表2 您参加培训动因?(多选)

3.2 参训学员培训需求分析

3.2.1 参训学员的专业能力感受

调查表明:当前教师最为欠缺的教育教学专业能力依次为多媒体及信息网络应用能力、教研论文撰写能力、教学内容处理及教材整合能力、教育教学评价能力(28%)、课堂教学过程监控能力、创新教育教学能力、课堂教学活动实施能力、人际交往与师生沟通能力等。参训学员比较迫切需求网络信息技术应用(52%)、教研论文撰写(50%)、教材教学整合处理(42%)、教育教学评价能力(28%)、课堂教学监控(23%)等课堂教学实践、操作技能方面的培训,对课堂教学活动实施能力、人际交往语言师生沟通能力也有一定需求。

3.2.2 参训学员培训内容需求

在调查皖北地区农村中学地理教师对培训内容需求时,主要涉及如下2个问题:“您在教学中最需要的知识有哪些”和“您参加培训最期待的有哪些”。统计结果显示:参训学员认为目前自己最需要的知识依次为新课标、新课改、新教材理解与把握的知识、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知识、青少年学习心里方面知识。参加培训最期待获得可以在工作上应用的有效技巧或技术,而对过去的工作进行总结反思关注的较少,但也较为期待获得适用的新知识、新理念。

3.2.3 培训形式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62%的教师喜欢观摩名师课堂教学;52%的教师赞成同行介绍经验、教学展示机研讨;48%的教师认同与专家研讨互动、交流对话;43%的教师愿意参与案例评析式培训;38%的教师接受专家讲座和报告式培训;29%的教师认为实地参观考察培训更有效。这说明观摩名师课堂教学是比较认同的培训形式,同时,积极参与、提问和研讨式培训也是参训教师喜欢的形式。但比较排斥那些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讲座(如图3)。

图3 培训形式需求

3.2.4 培训考核方式需求

从图4统计数据显示,参训学员认为教师培训考核方式依次为根据培训课程完成相应的作业、提交论文或撰写培训心得、建立基于培训课堂表现的纪实档案、提交教学案例或现场说课、考试。其中,有24%的参训学员认为可以现场说课或提交教学案例,从实践层面考核培训效果,说明部分学员有参与式培训考试意愿;而仅有10%的教师选择考试作为培训考核方式,说明目前比较流行的(闭卷或开卷)考试并不是参训教师最感兴趣的考核形式。

图4 培训考核方式需求

3.2.5 培训师资需求

调查发现,在培训师资方面,有62%的参训学员首选“一线地理教师”,主要源于参训学员认为一线教师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观摩学习一线地理教师的课堂,更有助于他们理解和把握新课改、新课标、新教材的内容,及获得一些在地理课堂教学工作的有些技巧或方法等内容。排在第2位和第3位的“项目院校培训师”“省外高校专家”,分别占24%和19%(如图5),这主要源于培训专家更能从理论高度和专业视野引导参训学员,解决地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各种专业问题,而与参训教师教学实际联系不紧密。

图5 培训师资需求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问卷分析,课题组梳理了中学地理教师参加培训需求所在,结果发现:从参训教师基本情况来看,表现为受训机会少、受训动力不足、受训效果亟待提升等特征;从培训需求来分析,其一在专业能力方面,参训教师最欠缺地理视频及课件制作等网络技术应用、地理教研论文撰写、教材教学整合技能;其二在具体教学内容需求方面,呈现多样化特征,但最为期待的是能获得在工作上应用的教学技巧;其三就培训形式来看,参训教师最偏爱观摩名师课堂教学与同行进行经验交流研讨,比较排斥专家专题报告;其四参训教师比较赞成以论文或心得体会形式进行培训考核,非常排斥考试;另外,参训教师在培训师资选择方面,更偏爱一线优秀教师经验交流,而排斥专家式的专题讲座。

基于当前农村中小学地理教师教育所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我们在调研中着重凸显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培训师资、培训形式等需求进行了讨论。综合多方面意见,我们建议:1)统筹规划,按需设计培训方案,构建多元化培训模式;2)组建以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地理教研员等一线教师为主体的培训讲师团队,因为他们多来自一线,教学经验丰富,对于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有着很强的话语权;3)强化研讨、观摩、交流、乡土地理野外实践等培训方式的有效结合,有效促进参训教师所学专业理论和教学技能与生活实践无缝衔接;4)适当加强地理课件及视频制作网络技术应用、地理教研论文撰写等培训课程。

[1]赵德成,梁永正.教师培训需求分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朱兰珍.教师专业发展与自我效能感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09-112.

猜你喜欢
参训问卷培训
构建新疆基层教师国家通用语培训体系策略研究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参训学生在实验室建设和实训项目开发中的作用
幼儿教师眼中的“幼师国培”绩效评估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师太”扛枪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