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制与五年制高职差异的调查与思考①

2014-04-03 06:08唐柏俊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8期
关键词:五年制差距校企

唐柏俊

(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创建办,江苏常州213000)

1 前言

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发展职业教育,既要着眼满足当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需求,又要注重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的趋势,系统构建从中职、高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成长“立交桥”,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推动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结构。推动举办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确定适办五年制的专业[1]。

五年制高职教育现在是职业教育的一支新生力量,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日益加重,从规范职业教育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相关文件可以看出,国家的发展越来越需要综合性技术技能型人才。那么在五年制与三年制的学校在办学方面存在哪些差距?

2 调查概况与初步统计

2.1 调查概况

本次在五年制学校共发放266份问卷,参加测试人员共提出1139条差距意见,由于是开放性问答,老师们的表述并不一致,笔者首先按照问卷实际表述进行了初步提炼,总结出45种差距意见。为便于论文比较分析,笔者又将相近意见进行了分类汇总,共列出专业课程建设、科研、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等15种差距意见。

2.2 总体数据统计

通过对全体教职工的意见以人次进行统计,排列在前五位的差距是师资、硬件、专业课程建设、科研和校企合作,分别有235人次、204人次、142人次、107人次和91人次选择。而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理念、校园文化、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质量则分布在差距的6~11位(图1)。

图1 数据统计

通过统计的结果,发现认为师资有差距的占总人数的88.34%,认为专业课程建设有差距的占总人数的53.38%、认为科研有差距的占总人数的40.22%。通过统计和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大家对于学校在软件上存在的差距有着较为一致的认识。

3 初步分析与对策建议

3.1 初步分析

五年制高职学校与三年制高职院校目前存在的最大差距是软件问题,在理念、师资、科研等软文化建设中尤其明显,这几项还存在着很多可上升的空间。从与高职院的比较来看,学校的理念尚未完全渗透,还不能贯穿于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目前还不够大,满足中专体制的需要,与高职院校相比,五年制学校的正高级教师太少。在校企合作方面与高职院的差距同样明显,学校目前有着多家校企合作单位,那么到底有多少学生在这些企业工作?校企合作不单单是签一份合同的事情,合作需要双方的配合,那么在学校现有的体制机制中,应针对学校目前的现状,做大量的企业调研,并针对学校现有的专业进行“引企进校”等相关模式探析,来完善学校的校企合作工作。

3.2 对五年制高职发展的几点建议

3.2.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五年制高职的教授相比三年制高职院的差距太大,那么必须加大内培外引的力度,主要以内培为主。在外引方面,学校急需外引人才,但不能只重视数量,一定重视与专业相关,要遵循引入就能用,能促进学校发展,促进专业发展的原则,所以在引入的教授、博士人才或者是企业行业的专家时不能让引入的人才不能发挥专业特长,到时反而会成为学校的累赘。其次,规范名师工作室的各项管理,完善名师工作室的考核制度,不能只有挂牌,一定要拿出成效,不然“名师工作室”只能流于形式,并没有实质性的效果。此外,发挥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教师的主体优势,激发这一部分人的动力,发挥其引领的作用,利用师徒结对等形式,对年轻教师进行培养,形成学校良好的“传、帮、带”氛围,使年轻教师能更快更好的踏上工作岗位,这样有利于师资队伍水平上升一个甚至几个台阶。

3.2.2 提高科研水平

科研水平是学校软实力的重要表现,但不能只看论文的数量,还要加强质量的提升,必须从核心期刊论文、公开出版教材、校级以上课题在整个科研成果的比重来衡量科研能力的进步。可以通过制度的完善等方面的措施,来促进学校科研工作,其中可以尝试以下做法:一是将科研要求与职称要求挂勾,将学校对科研(课题、论文等)的要求列入各级职称申报条件、岗位聘任条件。二是重视科研团队建设。三是提升科研能力,拜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导师为师,借助外脑来提高本校教师的能力水平[1]。

3.2.3 完善体制机制,是促进学校良性发展的根本

在本次数据调查中,体制机制的呼声也比较大。由于五年制高职学校本身是中专学校,存在着中专学校的一些传统,有些地方一直迈不出去,步子不够大。我们只有通过实践,通过不断的探索,才能找到属于五年制学校的体制机制。比如说,二级管理的试点很重要,只有做了才能发现二级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才能不断的修正,不断的完善。

3.2.4 加强专业课程建设

一是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的需求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2]。五年制学校应根据现状,做好企业调研,根据市场的需求,有效的设置专业,同时有利于探索三年制与五年制的联系,并在五年制的办学中做精、做特。二是重视课程建设。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应加强教材建设及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3]。在我们目前的基础课及专业课中,理论教学还是占了大多数的,并且有的实训项目因条件限制的各方面原因,不能让学生自己去演练等等。那我们必须通过引进更多的仿真模拟系统来充实,以最好的资源来培养优质的建设人才。加强与企业的交流,有针对的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更能突出专业课程建设的实用性、超前性及技能型。

3.2.5 优化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在各类课程标准中嵌入及相关“员”的标准,必须通过专家论证,不能只有一家之言,必须得到企业的肯定。加强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实行教考分离,让第三方出卷,对教学水平进行检验,有利于得到社会认可。

3.2.6 凸显学校自身风格

学校理念的功能包含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基本问题: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理念不是一个口号,只是随便喊喊的,它必须得到全校上下的认可,并内化于全校教职工和学生的思想中。那么理念应当怎样渗透到各个成员的思想中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面进行[3]:一是领导以身作则,带头实践学校理念。二是对全校教职工及学生经常性进行理念灌输。通过校史馆、宣传栏等相关公共宣传平台及常规教学活动进行理念的传播,并逐步形成文化的积淀。三是将学校理念贯穿于学校的各项工作环节。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学校的人文精神,以彰显学校底蕴特色。

[1]王凤君.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建设与发展的思考[R].常州: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013.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R].教高[2006]16号.

[3]孙稼麟.建构素质教育中的学校理念[J].山东教育科研,2001(1):44-46.

猜你喜欢
五年制差距校企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五年制高职企业实习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CBS教学模式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尘肺病教学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