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的空间地域性

2014-04-07 10:36
四川建筑 2014年6期
关键词:历史空间建筑

张 瑷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成都611756)

漫长的城市设计历史中,就我国的情况而言,由于过多地追求西方审美态度,反映在城市设计的观点上即是以过多的空间形体的构成、组合变形为目标,造成国内城市的特点消失,形成现阶段的“千城一面”的情况,本文通过对多方面的研究提出了空间地域性设计这一适用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城市设计手法。

1 关于地域性及地域性城市设计

1.1 空间地域性

一个城市的基本特性,它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在特定的城市环境下与一个地区相联系本性或特性,主要包括它的自然气候条件、地形地貌以及传统历史文脉、文化历史资源和人们的各种活动、行为方式、居民生活习惯等。

1.2 城市设计的空间地域性

指基于一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城市所体现出来的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特征性。

2 城市设计指导思想的发展历程

城市设计指导思想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文艺复兴时期,由于规划意识的逐步形成,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被构思、感受与实施,视觉形式方面的因素占主导地位,以至于在这种主导思想下所产生的城市尺度略显大而不当。

(2)19世纪下半叶,工艺美术运动开始到20世纪20年代是现代城市设计思想的开端即第一代城市设计,建筑新的精神和审美要求不断要求建筑师在理论和实践中探索新的设计方法,然而对于城市设计,这个阶段遵循的价值取向和方法论系统基本上是建筑学和古典美学的准则,直觉感性多于科学理性。

(3)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末为第二代城市设计,这个阶段城市设计指导思想的发展受功能主义的影响,城市和建筑物的物质功能方面作为一种独立的规划要素和对美学的补充而受到重视。建筑师及规划师注重在建设中体现最新的科学和技术成果。

(4)20世纪70年代以来,第三代现代城市设计即绿色生态设计,探索出一种与自然环境相关的、基于整体和环境优先的城市设计思想和方法,通过把握和运用以往现代设计中所忽视的自然生态的特点和规律,贯彻整体优先和生态优先的准则,力图创造一个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共存以及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理想环境。设计注重生态性和空间地域性两方面。

3 我国城市设计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城市设计指道思想还停留在仅仅考虑采取利用砖瓦砂石和钢筋水泥在地面上作一定组合的空间环境的解决方法,众多体现历史文化传统的古建筑、古遗迹遭到严重破坏,城市失去生机活力。例如,苏州为了修建一条横穿市区的干路,就拆除了大部分明清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古街道、小巷等。类似于苏州这样的大多数城市,它的设计思想还没有考虑到城市文化的历史文脉和场所类型。生态设计更是一种口号,缺乏实践。如果依然按照西方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来发展我们的城市,对西方的物质文化一味的认同,我们将永远落在他们的后面。所以我国现代城市设计应该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发展地域性城市设计,以地域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的特点为根本,在设计中既要考虑特定城市的历史文脉和场所类型,又要发展绿色生态城市的设计理念。

4 空间地域性设计意义

4.1 空间地域性设计是一座城市的发展标签

长期的发展使得一座城市有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有的性格,这种空间上的地域性即是一个城市的标志,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历史上许多著名城市的发展建设大多与其所在的地域特征密切联系,通过规划师的艺术创作及改造,使得城市既满足功能需求,又在艺术领域有所建树,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统一起来,形成完美的城市格局。例如,南京“襟江抱湖、虎踞龙盘”的城市形态;常熟古城是“十里青山半入城”的不对称均衡城市格局;桂林“山、水、城一体”城市形胜。

4.2 空间地域性设计有助于提高城市吸引力

一座城市之所以能吸引众多的目光,不是仅仅依靠高品质的物质生活条件,其内在的地域性文化同样起到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提到西安,人们大多想到的是其丰富的文化底蕴与历史内涵,在西安的城市规划上,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它的空间结构贯彻古都四通八达的直行道路,将中国最传统的“礼”的观念运用到城市的设计中,这是其区别于其他依靠自然形态而形成的城市的最大的地方,西安成为富有东方历史人文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世界文化之都。

4.3 空间地域性设计有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能使人们回归最自然、最舒适的生活状态的往往不是那些标榜着高、精、尖的硬件设施所能带来的,而朴素的生活模式则更能打动人心。现代城市的钢筋水泥使人感到压抑,传统的地域性建筑材料、建造方式使人们得到舒压,在忙碌工作之余享受平静、恬淡。

4.4 空间地域性设计能有助于居民建立历史认同感

物质建设对于城市的发展固然很重要,但精神文明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越来越多的年青一代对于历史的记忆渐趋模糊,而一定的地域性设计有助于唤起他们对于历史的认同,对于非物质文化的热爱,从而更好地保护地区的地域文化。

5 空间地域性设计原则

5.1 对已有地域性特色的最小介入

城市规划并不是对过去的全盘否定,全部推倒重建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会对整个生态小系统,以及居民的心理产生不小的影响。所以应当尽可能地保留原有形态和布局,表现在传统历史街区、建筑群落、城市色彩、标志性建筑等方面。以此为基础,继承城市原有的城市空间形态,将从中提取的特色要素进行引伸和利用,并进一步完善成为新的空间特色。同时应注意重点对历史街巷的保护与传承。

5.2 挖掘城市自身特有的符号元素

每一座城市在它的历史沿革中或多或少都会有属于这个城市自己的东西,例如北川,它是中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在新北川县城建筑构造及装饰语言中,有着丰富的城市空间特色,羊是羌族人崇拜的图腾,在新北川的建筑中,到处都可看到白色的羊头标志。

6 空间地域性设计方法

6.1 自然景观的塑造

自然景观作为衡量一座城市生活质量的高低程度的标尺,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城市的整体设计。在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到其对于城市空间格局,街巷格局等的作用,发挥其地域性作用。南方多水、多山,故城市多依山傍水而建。例如,异地重建的北川新县城,建筑完全让位于景观,无论在县城的那个地方都能看得见群山连绵起伏,拥有开阔的视野。

6.2 人文景观的塑造

城市空间结构的塑造是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在对自然景观巧妙利用之后而形成的人文景观。有特色的空间将人们对城市历史的记忆与城市的现状融为一体,以特色的意象将城市形态的过去、现状和将来进行整合,书写城市的名片。

6.3 建筑特色的塑造

对于建筑的空间组合,应保留并延续原有的组合方式从而尊重原有的城市肌理。统一建筑色彩,确定城市空间色彩的主体色调;延续传统区域肌理,保持建筑、道路、水网的空间关系,利用传统建筑符号语言塑造建筑立面,并引入传统的建筑构造、建筑装饰与材料,在体量、高度上保持新旧建筑的和谐关系。

[1] 李钢. 地域性城市设计[J]. 城市问题, 2007,(6): 11-14

[2] 王建国. 生态原则与绿色城市设计[J]. 建筑学报, 1997,(7): 8-12

[3] 江畔. 中小城市的地域性城市空间特色塑造研究与震后城市重建[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11

[4] 王鹏. 城市规划设计中地域性设计要点[J]. 河南科技, 2013,(7): 248-248

猜你喜欢
历史空间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空间是什么?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创享空间
建筑的“芯”
新历史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