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2014-04-09 01:49刘红梅
社科纵横 2014年5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客体主体

刘红梅

(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30)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关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思想政治教育仅仅看作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施教,往往忽视它的另一个重要的环节,即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接受。从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过程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内化与外化相统一的过程,重视施教而忽视受教,必然地影响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要真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问题。这也是本文讨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实现需要注意问题的缘由。

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接受主体出于自身需要,在环境作用影响下通过一定的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外以及外化的活动和过程,它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通过有效的接受,使一定社会和社会群体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等,内化为接受主体的思想政治品德的行为与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接受主体接纳信息、形成态度和改变行为三个环节。

从内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是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中介、接受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充满矛盾。

首先,接受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矛盾。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是在社会这个大背景下进行,接受主体的接受行为及其效果无时无地不受到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这些影响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对接受行为和过程发生着影响和作用。这些影响和作用有正向的,也有反向的。认识到这一点,对于科学的、辩证的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为和过程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至关重要。

其次,接受主体自身存在的影响接受实效的矛盾。接受主体对于接受客体的内化与外化是在接受主体与客体、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这些矛盾的存在影响着接受的顺利实现。接受主体自身的这些影响接受的诸多二元对立的问题与矛盾表现为:接受主体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和心理发展水平与接受客体的反差;接受主体知与不知、少知与多知,片面与全面的矛盾;接受主体知与行的矛盾,即接受主体思想品德认识与思想品德行为的矛盾。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和过程存在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接受活动包括了内化和外化两个活动,是内化与外化相统一的过程。内化是外界的信息经由接受主体各种认识手段和一系列心理机制的加工作用,整合进入其心理结构,成为稳定的思想品德要素,并不断充实和形成个体的思想品德意识的活动。外化是接受主体的上述特质的现实化过程,在行为上表现为接受主体的内化成分转化为其具体的思想品德的行为。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内化是接受主体客体性的表现,不经过内化,个体不可能接受,但内化并不意味着接受的完成,外化是接受的实现方式,只有在外化过程中,接受主体才能体现其在接受活动中的主体性。

第二,接受过程具有差异性。经过大量科学实验和理论研究发现,人们对信息的不同反应来源于个人性格和态度的千差万别,这种差异性也促使施教者不仅关注如何作用于一个接受者,逐渐深入展开思考,也或者说更加关注一个接受者如何认识受教内容,以及具体的接受主体如何接受的问题,开始关注差异性的内化与外化问题。

第三,接受过程具有创造性。接受作为主体的能动性活动,创造性接受是其最高表现形式,这种创造性表现为接受对象在理解、选择过程中,通过自我更新,达到自身的超越。诸如观念的变革、思维方式的调整、知识理念的更新和对自身经验、观点和思维方式的批判否定、更新发展等等。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通过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接受其传导的信息,并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和行为的各种因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联结方式。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发生、发展的逻辑过程与实际过程相统一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为我们揭示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整体动态发展过程。具体来说,它回答了接受者为什么要接受即动力何在的问题、接受的导向是什么的问题;接受的条件和环境应该怎样的问题,以及接受有无保障体系作支撑等问题,它由几个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机制构成,包括接受的动力机制、导向机制、保障机制、环境机制等。同时,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从本质上说既体现着接受主体的接受特性,又融合着社会政治、思想、道德的主导性要求,因此,无论是动力机制、导向机制、保证机制还是环境机制,都有内在和外在两部分构成,内在部分表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内在运行机制,外在部分表示的是体现社会主导性要求的外在运行机制。

1.动力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动力机制,研究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何以”发生和“为什么”如此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定性。无论是马克思的宏观需要理论,还是马斯洛的微观需要理论都折射出一种理论凝结:需要是人类一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接受活动作为一种有目的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就必然与一定的需要相联系,没有需要也就没有接受活动的产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主体总是处于对象化,主体的我将客体的我置于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环境之中进行多维度的自我观察和评价,从而获得不同的心理体验,产生不同的需要。这些不同层次、不同指向、不同强度的需要无论是物质的、精神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都将作为一种驱动力调节主体自身的状态,形成对教育内容的需求倾向也就是接受动机,并激活思维边界,引起接受活动的发生。一般来说,主体的需要越强烈,主体进行接受活动的自觉性就越高,积极性就越大;反之,主体的需要比较弱,则其进行接受的自觉性,积极性就比较差,甚至有时会出现拒绝接受、反向接受的局面。因此接受活动的动力来源于主体的自我需要。

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主体总是根据自己的特定的精神需要来选择不同的接受客体的,思想教育如果能与接受客体的需要这个内部动因结合起来,就容易使教育内容得以内化。所以,激活或适应主体的高尚的需要是取得思想教育效果的基本动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有受教育的需要,向善的需要,进步的需要,提高思想境界的需要。教育者必须把握这些需要,或者有意识地开发这些需要,这样,可以摆脱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动局面。同时,注重抑制、克服主体的不正当需求,虽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接受的效果,但也不能任意夸大,不然就会动摇教育者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将教育灌输置于接受的视野之外,就会发生在接受问题上出现根本性质和方向性的错误,从而使他们懂得什么样的需要以及用什么方式来实现这种需要才是合理的、高尚的,怎样做才是道德的、有价值的。

在接受主体的动力系统中,除了需要以外,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决定行为,接受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对接受活动的展开具有重要意义。兴趣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动力之一,是接受活动成功的重要条件,而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体需要而产生的指向性心理体验,通常以肯定或否定、满意或不满意、热爱或憎恨、赞赏或厌恶等两级性心理状态(态度)表现出来,并转化为一定的情绪,对主体的接受活动起积极或消极的作用,意志则是主体在理性因素支配下自觉确定活动目标,并为此有意识地的持续控制、调节其行为的心理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是以接受主体为中心的自觉、能动的活动,但它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也不完全是主体的内在需要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不能离开社会进行,任何接受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教育影响下实现的,一个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启动和运行,是由以主体需要为核心的内在动力系统和以社会需要为核心的外在动力系统有机结合共同推动的。

2.接受的导向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导向机制是由接受主体的以世界观为核心的观念体系组成的内在导向系统和以社会主导的价值导向为核心的外在导向系统有机结合,共同确定的。

以世界观为核心的观念体系,是人们思想的高层次结构,是接受主体精神结构的核心部分。就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而言,影响接受活动方向的最直接因素是主体观念体系中的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他们体现了主体对社会政治、道德的基本态度,决定着主体的人生追求目标和方向,是接受主体思想认识活动的核心和灵魂。

社会价值导向对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目标确立的作用,通过两个方面实现的。第一,通过社会价值导向所产生的压力,促使接受主体确立与社会价值导向一致的思想道德观念。第二,通过影响接受主体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和提升来实现的,人类先进的、优秀的思想道德文化,具有一种巨大的感召力。它是人们追求崇高、追求完美的精神动力,改变和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境界。

3.接受的保证机制

接受的保证机制讨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按照既定目标运行所需要的督促力,“怎样”才能保证接受活动的方向和接受者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保证机制包括以下方面:以接受者的主观能动性为核心的自律机制和以集体考评为核心的评价机制以及以各种制度为核心的约束机制。

自律机制是主体接受活动的内在保证。主要指要充分肯定任何个体都是有积极向上的进取潜力和可能性。且不说古人对这种潜能的过分夸大:“人人皆可以为尧舜”,还有毛泽东“六亿神州尽舜尧”的革命豪情。单就个人来说,良心,尤其是经过社会化了的良心,是实现对接受活动监督、调控和完善的最重要的因素。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所决定的。它表现为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一种纯粹的完善人格,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一种自觉自愿的献身精神等等。

所谓评价机制是指思想教育的接受必须具有相应的判定标准,使接受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加以衡量、检查和督促。所谓评价就是对对象作出各种各样的判断,通过评价,我们不仅了解对象“是什么”,而且明白对象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对象“是好是坏”。这种评价既可以是集体对于个人的,也可以是个人对于个人的、个人对于集体的。当然,在具体的思想教育中主要是指集体对个人的,因为它代表着一种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

约束机制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方向控制和行为约束,增强接受主体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规范接受者的行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约束机制的存在,使接受从纯粹个体的活动变成了社会化的行为,即通过相应的制度、条例、措施等使接受成为可见、可行、可控的社会活动。

4.接受的环境机制

人的任何活动都要受其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也不例外。虽然环境是人所创造和改变的,但对于思想政治接受者来说这种创造和改变是以接受环境作为前提条件的,没有环境的认同和熟悉作为基础,人对环境是不可能有所改变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同接受主体所处的接受环境也有重要关系。接受主体所处的接受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社会规范一致时,我们把这种环境称为积极型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接受主体对社会规范的认知度就会加强,接受效果就明显。反之,接受环境给予接受主体的影响与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社会规范相违背时,我们把这种环境称之为消极型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接受主体对社会规范的认知度就会削弱,接受效果就不明显,甚至会有负效应。

需要说明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接受主体不仅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同时,接受主体对接受环境也具有积极能动作用,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人始终是积极主动的一方,人能够影响、改变、创造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环境。明确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它说明人在环境影响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来影响环境发生作用的性质、方向和程度。

三、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与接受效果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内涵与机制的构成与作用看,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我们必须注意并解决好以下一些问题。

1.重视主客体的双向互动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的过程,主体的教育活动离不开客体的主动参与和配合,客体的主动作用离不开主体的制约和引导。主客体的良性互动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保证其有效性的基本前提。主体要通过自己的综合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客体,通过教育活动引导客体,并通过信任与尊重客体,充分调动客体主动参与和配合的积极性,客体应积极主动反馈真实信息,并配合教育主体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及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凡是不尊重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试图通过简单的或强制性的手段,迫使受教育者接受某种教育影响的做法,都会挫伤受教育者的兴趣和热情,促使他们厌倦或逃避思想政治教育,其结果是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因为受教育的受教活动是一种自主的思维活动,本质上是高度自由的。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个人的思维具有至上性”,“我们不知道有任何一种权力能够强制那处于健康而清醒状态中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1](P125)为此,接受过程中应坚持二者的有机结合,既要求教育者要发挥好自身的指导作用,还要引导、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使之主动配合自己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重视主客体的双向互动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选择上,就要由单向灌输转到双向交流上来,努力在能动性上下功夫。教育者不再居高临下,教育过程中信息是双向流动的,教育者十分重视教育对象的信息反馈,这种教育方法满足了教育对象受尊重的心理需求,有利于激发教育对象参与、接受教育的积极性,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2.正确把握主体的需要与驱动之间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与一定的需要相联系,接受活动是在其自身的需要驱动下进行的,人的需要不仅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也是客观的被规定的,需要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发展性,还具有层次性。需要构成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出发点和归宿,反映了接受主体的能动性。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马克思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1](P286)这就告诉我们,人的一切行为的发生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没有需要就没有接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需要越强烈,主体的接受活动就越具有内在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具有强烈的指向性和冲动性,它能够改变或重新确定接受的对象,选择接受客体,提出和设定接受目的,从而把接受主体系统中其他要素有机的整合起来,推动接受活动的进行。正确的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或错误的需要得不到转化,都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内部障碍。

3.力求“角色互换”,促成接受顺利实现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以情感人。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2](P117)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利用各种情景中的教育因素,特别是自己能自觉地创设教育情境,对人们进行感化和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人们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从而达到提高人们思想觉悟和品德水平的目的。“角色互换”是情感教育的一个有效方法,“角色互换”就是教育者有意识地调换一下位置和角度,以受教育者的身份去观察、去体味和分析问题,设身处地地体验、感受接受者的所思、所感、所为,从而改变心理定势,以求得自己的认识更符合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弄清教育对象真实的情绪动态、思想脉搏、意愿表达、利益诉求,这是做好“角色互换”的前提条件。

角色互换,在于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当接受者有了过失与缺点时,教育者不妨先自问一下,自己遇到这样的问题会怎么想,怎样做工作才易被对方接受。理解是沟通心灵的钥匙,任何一个受教育者都希望能够多得到一份理解。弄清受教育者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更关注。并且通过这种平等的、朋友式的对话与交谈,还可以增进相互间的理解,缩短二者之间的心理距离,而理解了受教育者的心情、情绪和想法,教育者就会多一种思路,多一种方法,多一份热情。当教育双方发生矛盾时,教育者不妨替受教育者想一想,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勇于自责,主动去消除隔阂。这样不但不会降低教育者自己的威信,反而更能得到受教育者的尊重,更容易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最终有助于受教育者对教育信息的接受,从而避免受教育者“逆反心理”的产生。

角色互换,用受教育者的眼光去看,用受教育者的语气去说,用受教育者的心态去感受,如此去同受教育者谈心说理,就一定能找到思想上的疏通点,激发思想上的共鸣点,达到心理相容,认识趋同。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其过程必然是生动活泼的,甚至是令人陶醉的,其效果必然是显著的。

4.关注大众传媒载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交往的增加,各种形式的通讯手段,包括报纸、杂志、广播、影视、录音、录像、互联网等发展迅速,使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信息,既通过文字,又通过光波、电波、声波等迅速传播,尤其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互联网的介入,一些新兴的传播方式比如电子邮件、网上聊天、博客等,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接受的影响是复杂的,它一方面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化,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但另一方面,信息量的无度飞涨,过度市场化发展和大众传媒中有害信息的传播等,都不可避免地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发挥大众传媒载体传播信息潜移默化的优势,春风化雨般地将思想意识灌输到教育对象思想中去。其次要改进接受主体的自我教育方式,让接受主体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价值。再次必须充分发挥客体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无论是对载体的选择,还是依据选择进行的创设活动,都必须有利于促进主体和客体良性互动。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2.

[2]列宁全集(第25卷)[M].人民出版社,1988:117.

[3]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1.

[4]路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J].江汉论坛,2004(10).

[5]王勤.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6]刘建军:接受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教学与研究,2000(2).

[7]王勤.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主体因素[J].探索,2003(5).

[8]王敏.思想政治接受的社会机制[J].学术论坛,2001(6).

[9]王海平.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J].空军政治学院学报,1998(5).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客体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关税课税客体归属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