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4-04-09 07:02熊政力
社科纵横 2014年4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院校高职

熊政力

(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部署,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办发【2013】35号文件要求,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提升高校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实现突破性进展。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对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创新人才的培养活动。相对于传统教育,它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是一种全新的以创新为先导的教学模式的全方位改变,是教学内容、方法、思想、评价、教育体制的创新。

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开创个性的人才,使其富有创业精神、创业意识等改变综合素质,具备成为企业家的能力。高校通过改变教学课程及教学方式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并使它成为大学生自身的素质,让其在未来的道路上成为一个创业人才。

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创新创业教育就是通过新型的教育模式,开发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使大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精神与创新创业能力,并使更多的大学毕业生能够从职位的谋求者变成岗位的创造者。[1]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的现状

为了更加准确的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状况,我们对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的全体学生(880人)进行了调研,现状如下:

1.高职生创新创业兴趣

调查显示,高职生对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的知晓情况分别为:知道的人数占40.1%,了解一点的占50%,不知道的占9.9%。知道和了解一点创新创业项目的共占90.1%,这表明高校在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的宣传、动员方面已初见成效。62.7%的人每周愿意利用2小时以上时间参与有关创新创业的活动,可见高职生对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是挺高的。有55.7%的人表示对创新创业项目感兴趣,表示对创新创业没兴趣的仅占10.1%。

2.高职生创新创业动机

在调研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对大学生帮助方面时,认为高职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可以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增长知识的人数占85%;可以锻炼创新思维能力的占65%;可以丰富阅历、在获得荣誉后对读研或工作有帮助的占80%;而仅有11%的人认为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对大学生没有帮助。

3.高职生创新创业的准备

国家出台的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法规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经常关注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政策的占15%,70%偶尔关注,25%从没关注过,表明大学生自身可能并未认识到这些政策和法规的重要性,因此关注度不高。

4.高职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状况

76.5%的高职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重要,22.5%的认为一般或不重要,认为不重要的占1%。86.8%的人认为开展科研应具备科研意识、科研兴趣,有一定的科研方法、科研习惯和科研精神;50%的人认为需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发展的献身精神;而78%的人认为要有团队合作精神,开拓创新的精神。在调研,当前学院对高职生创新创业计划的支持与投入满意度上,6%的人表示满意,50%的人表示一般,30%的人选择了不满意,不关心的占15%。

5.高职生创新创业参与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过1次及以上创新创业类计划的占20.5%,对没有参与过的人进行调查,表示目前有参与科研活动冲动的占65.8%,没有冲动的占16.5%,不清楚的占17.7%,足以显得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已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品。

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职院校的调研,从调研结果中我们发现,高职院校普遍成立时间不长,大多正由规模扩张阶段向内涵深化阶段过渡。因此如何开展好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许多高职院校面前的一大难题。十多年来部分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对高职院校的整体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由于近年来高职教育发展较快,从总体上看,各校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中还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低下

大多数高职院校均由中专升格转化而来,中专教学的影子依然存在,创业创新教育起步晚,认识不到位,多数学校没有成立创业中心,甚至没有一个教研室统筹管理创业教育。

2.创新创业教育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部分高职院校办学条件距教育部人才水平评估尚有很大差距,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很大资金缺口,实践性教学投入也很大,因此,许多院校创业创新教育资金投人严重不足,仅限于创业计划书的设计大赛、鼓励学生摆地摊练手等初级创业活动。社会和地方政府也是一样,往往带有功利性,只投时间短见效快的项目,对创业教育鼓励多投入少。

3.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欠缺

在高职校园内创业文化氛围极度贫乏,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上升到文化高度去挖掘、积累、创新。大学生创业社团和大学生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很少、创业政策及激励机制没有有效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和创业计划大赛没有在学生中普及,校园内没有形成创新创业气候,更谈不上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4.师资队伍、课程体系严重滞后

没有针对创业师资的培训计划,担任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大多数没有自身成功创业的经历,对企业运营和管理不熟悉,基本由公共课教师转化而来,他们缺乏创新创业教育专业训练,既缺乏理论素养,也缺乏实战经验,进而创新创业课成了思想教育或就业指导课。教师结构简单,双师型教师更是少之又少,企业及社会资源利用不够。教材也缺乏系统性和权威性,不是东拼西凑就是照搬国外课程,缺乏区域和校本特色。许多院校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只停留在讲座上。

5.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短缺

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专项创业教育经费,更没有开辟创业教育实践场地,只停留在口头上,还有的与专业实训基地共挂一个牌子,应付上级检查和评估。

6.创新创业教育社会外部环境不完善

外部环境主要指国家政策、风险机制、银行贷款、税收减免等方面还没给自主创业,特别是初始创业者以非常优厚的待遇,没有造成鼓励自主创业的声势和影响,不利于毕业生大胆创业。

7.学校和社会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存在误差

一是认为是解决就业的直接途径,让大多数人去创业。

二是认为创业知识和技能是重点,忽视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开拓精神、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

三是创新创业教育短期内可培养大批企业家。

四是有些学校把创建创业园、创业一条街认为是创业教育的全部,忽视创业课程体系的建立。

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以上问题,主要源于全社会对其认识不够全面,对其影响研究不够深入。因此,要科学地认识创新创业教育,在校园内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打下重要基础。[2]

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的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既让创新创业理念扎根于学生心灵,也要以务实的工作与有效的措施,推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1.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意识

人的意识往往决定着人的行为,因此创新创业精神和理念的培养应当是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对于学校来说,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不应该只是美化学校形象的形式要求,而要落实到实处,真正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实际创业能力而做出努力;对于教师来说,学生的进步应该成为教师的责任,作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他们必须首先端正对创业教育的态度,不能为了教育而教育,而忽视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次实习的过程和结果;对于学生来说,对于创新创业课程的学习关系到自己的前途和未来,一定不能掉以轻心,敷衍对待,而要虚心学习一切相关内容,仔细钻研、认真消化,让创新创业的精神贯穿于自己的创业过程当中,为实现“事业有成”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2.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

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产生创新创业成果的外部推动力,是创新创业教育持续走向成功的基本保障。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

(1)学校可以通过报刊、广播、校园网络等形式积极宣传国家和地方促进创业的政策、措施,高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新举措、新成效,宣传成功企业家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先进典型。

(2)开展各种学术交流、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主题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讲座和学术报告等,扩大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创新积极性;组织学生参观创业成功的企业,请创业成功者介绍创业的奋斗历程等,调动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3)要建立一整套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规章制度,如学分认定、奖励等。凡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技术开发、社会实践、发表论文及文学作品、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成果均可获得创新创业奖励学分;学校可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奖学金,对于在创新创业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学生进行奖励,对参加全国创新创业竞赛取得优异成绩或在创业中心开展的创业活动中表现较好的学生,学校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在对学生的管理上实行弹性管理,学生可以一边在学校学习,一边在企业工作,半工半读、工学结合,允许学生学业中途体学创业等。[3]

3.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并给予必要的指导,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能力,勇于开拓和善于创新的能力。在教育中渗透和贯彻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形成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相互渗透,功能互补的多元化课程体系。

彻骨这个词,真是好啊。易非想,老家有个词,叫冷彻了骨,我终于知道是什么感觉了,那就是骨头缝里头透出来的一种寒冷,骨头缝都在向你喊着好冷好冷!

(1)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如:《创新创业指导》、《创业创新管理课程》、《创业心理与技能》等。

(2)对公共类课程进行优化。将创新创业思想融入公共类教育课程,采用公共类选修课形式,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加强学习的内动力。

(3)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相互渗透。让创新创业课程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去,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吸收创新创业教育元素,让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

4.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成果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必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对创业骨干教师的专业培训,支持教师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创新创业实践。

(2)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一些企业家、创业投资家、政府官员、创业成功人士等任兼职教师,扩大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3)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实训和交流,积极探索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实践。

(4)加强国际国内创新创业领域的学术交流、研讨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研究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能力水平。[4]

5.培养创新创业学生团队

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团队的合作。一个成功的创业项目,需要不同专业领域的学生团结合作,在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过程中,应重视创新创业学生团队的培养,充分发挥来自不同专业、具有不同专长的学生的能力。创新创业团队的建设可以跨专业、跨年级进行,形成传帮带的良性循环机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在学生中普及创新创业意识,也有利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保证创新创业项目的持续发展,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6.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活动环节

(1)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专业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如“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ERP企业创业大赛等,各高校还可以根据自己实际,定期举办一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科技创作和发明活动等,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锻炼和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以校内外创新创业基地为载体,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一方面,通过专业实习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在利用校内外专业实习基地的基础上,探索多种形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基地建设。通过建设高职科技园、创业示范园等形式,实现校企联合,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教学,实现“产、学、研”相结合。此外,还可以倡导学生定期深入社区、农村等开展社会调查、科技服务等实践活动。[5]

7.加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力度

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工作,还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进一步理解和大力支持,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部门要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简化各种相应审批手续,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扫清障碍。

(2)提供资金、技术的支持。政府牵头,联合银行、高校和企业设置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对大学生有发展潜力的项目给予资金上和技术上的支持。

(3)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培训,开展创业项目咨询、交流和指导服务。

(4)加快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政府、企业和高校应密切合作,加快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的转化。

总之,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学校行为,而且是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共同行为。它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改善就业结构,以创业促就业,使更多的普通就业者能成为具有较高素质的创业者。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十分重视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配套的课程体系、实训实践平台,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确保学生主体性地位等措施,以便更好地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推动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1]王恩德.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相结合的教学资源开发研究[J].科教文汇,2012(28).

[2]张玉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创新新教育实效性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05).

[3]吕明.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现状与教育对策分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

[4]江玮潘.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广场,2013(11).

[5]张丽萍.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J].黑河学刊,2010(11).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院校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