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增活力

2014-04-13 04:18
中国石化 2014年10期
关键词:志成物探岗位

□ 本刊记者 王 旸 姚 斌 程 强 张 强 魏 玮

以物探先锋、世界一流为愿景,以引领物探、服务石化为使命,物探院立足实际,凝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物有象、探无疆”的企业文化。

2011年大学毕业的女孩张瑶刚来到中国石化物探院,就被派到一个艰苦的地方——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玉都镇。为配合华北分公司镇泾区块玉都工区三维地震勘探采集工作,物探院处理解释中心成立镇泾三维野外现场采集监控处理项目,张瑶和另外三个同事,在这里一待就是7个月。

苦井水必须经过沉淀掉黄泥巴才能使用,几乎每天都要冒着飞扬的黄土步行至野外队取回当天的数据进行处理“就是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也没有使我们退缩,反而激发了我们身为物探人的斗志,愈是艰苦的地方我们就愈是要征服它。”张瑶说。

□ 奋发有为的职工队伍。

□ 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

现场采集处理只是物探院工作的一小部分。从软件研发到产品生产,物探院每一个环节的每一位员工都有着尽心尽职的奉献精神和执着追求的创新精神;从科研工作到员工生活,物探院都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员工、发扬民主、关注员工发展,为院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是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打造了高效规范的执行体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肩负使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将其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对于这一点,物探院党委书记管路平深有感触地说。

关注员工发展:不怕小,就怕不做

2002年,庞锐来到物探院的前身物探所,成为一名软件模块开发人员。学习自动化专业的他对物探知识一知半解,几年的学习、实践下来,让他慢慢熟悉了业务,逐渐成长。庞锐却说,自身业务能力发展最快的,是最近这5年。

5年里,庞锐从一名单纯的科研人员,成为3个项目的项目负责人、技术首席,除承担科研任务外,还担当起了行政、组织角色。同时,作为聘用制员工,他不但入了党,还被物探院委派到国外学习以提高业务能力。“这一切,都有赖于院里的青年成长通道建设。”庞锐说。

“充分调动和发挥好青年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加快人才资源建设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物探院科技创新和跳跃发展的充分保障。”管路平说。因此,为保障年轻人快速投入科研工作中,物探院发挥人才培养和项目两个载体的重要作用对青年人才进行重点培养,“青年科技基金项目,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应运而生的”。

“不怕小,就怕不做。”物探院副院长杨勤勇这样评价青年科技基金项目。虽然单个项目资金在5万元到10万元不等,主体负责人也大多是刚毕业新员工或35岁以下的青年人,项目周期短、规模小,还“允许失败”,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青年科技基金项目的管理完全按照正常科研项目的管理流程进行,从立项、中检到验收,严格按照《青年科技基金项目管理办法》执行,青年基金项目的承担人所做的工作与大型科研项目的项目长、技术首席所做工作并无差异。

优化岗位配置:让人才流动起来

杨子兴在物探院处理解释中心一干就是10年。虽然已经是地震资料处理方面的专家,但对软件研发一直感兴趣,他总想要换一换岗位,去做自己更喜欢和擅长的工作。物探院的内部人才市场计划,正好给了他这个机会。

通过物探院内部人才市场交易平台,杨子兴得知软件所有岗位空缺,且正是适合自己的地震资料处理方面的软件测试工作,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如愿竞聘到了软件所。“单位的内部人才市场,让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杨子兴对记者说。

为了形成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物探院建立了完善的内部人才流动机制。“为最大程度做到人尽其才,每年我们都会定期汇总各部门提出的岗位空缺需求,结合员工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提出的职位调整需求,引导和鼓励人才进行有序流动。”管路平向记者介绍。

“所有的缺员岗位都通过内部人才市场面向全院实施公开招聘,我们都是通过交易平台收集岗位信息的。”杨子兴指着物探院主页上的交易平台向记者介绍。专业人员可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岗位,通过竞聘的方式流动到相应岗位。在完成人才岗位调整之后的一年内,人力资源部会定期组织对岗位调整人员考核评估,对不适应新岗位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或岗位调整。

在此之前,物探院的人才流动基本上靠领导物色推荐、部门审批才能进行部门之间的人员流动。久而久之出现合适的人员无法及时进入适合的岗位工作,挫伤了一些员工的积极性,对全院的科研发展不利。内部人才市场的建立,让物探院的人才流动了起来,全院共有12名副主任(师)以上职位的人员进行了部门之间的岗位流动,调动了员工的科研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人才有序、合理流动,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

鼓励员工创新:尊重每一项科研成果

每年,软件所的刘志成至少要申请一项发明专利,这一坚持就是十多年。最近,他带领的团队研发的“信噪比一致性技术” 在预处理阶段实现了叠前资料时空域信噪比的基本一致,消除了“信噪比失衡效应”,为改善偏移成像效果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围绕这一技术申请了国内发明专利4项,国际发明专利3组,其中两项国内发明专利已授权。‘信噪比一致性技术’是本领域的开拓性创新技术,可以说是物探院人无我有的实用特色技术之一。”作为院里的专利申请“专业户”,刘志成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如数家珍。

然而在建院之前,发明专利的申请并没有引起院里的足够重视,专利申请完全出于员工的自发自愿,刘志成也走了不少弯路。“刚开始的时候申请专利是很辛苦也很困难的,除了完成自己的研究课题,还要花很大一部分时间和代理律师沟通。”提起当年申请专利,刘志成颇有感触,由于没有形成完善的申请制度和健全的申请流程,专利申请通常都是申请人单打独斗,加上物探技术本身就十分专业,很多专业律师也对申请项目一知半解,“甚至还要从怎么找石油,什么是野外放炮给他们讲起。”刘志成无奈地笑笑。无疑,这不但影响了物探院专利申请的质量和数量,而且也打击了科研人员发明创新的积极性。

针对科研人员传统的只为做项目、创新与产品意识不强的旧观念,为了增强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物探院积极推进知识产权管理,增强科技人员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开展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同时,建立起以成果转化为目标的立项、研发、考核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并成立发明专利申请专项奖金,鼓励科研人员申请发明专利。

“我们提出了从为完成项目的研究向解决问题研究转变、从单纯的方法研究向打造产品为目的方法研究转变、从科研项目数量增加向项目质量提升转变、从单兵作战研究向协同作战研究转变,” 院长曲寿利介绍,四个转变的目的就是要针对问题研究、提升科研质量、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强板块之间、部门之间、学科之间的组合和互动。

物探院科研理念的转变带来了切实的效果,仅就申报发明专利的数量来看,就由2010年的15件增加到了2013年的91件。

“物有象,探无疆。”问起56岁的刘志成是否还是要继续坚持每年申请一个专利,他说出了物探院这六个字的文化理念。“地质有形,探索无限。面对不同地质年代、不同地质环境形成的各种地质问题,需要我们对地球物理技术进行永无止境地探索。”刘志成说。

“物有象,探无疆”是物探院企业文化传播语,现早已植入员工心里。管路平书记对此这样理解:这看似抽象的六个字,正像是物探人的工作性质,从一个个数据、一张张图件、一个个代码这些外人看来抽象而枯燥的图像与数字中,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创新热情和拼搏精神,为石油事业的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也正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所在。

关心员工生活:解后顾之忧

什么是石油?石油是怎样找到,又是怎么开采出来的?云计算是什么?这些知识,对于十几岁的初中生来说,既遥远,又新奇。4月3日,物探院迎来了一批小参观者,他们是南京弘光中学的初中学生,物探院则是他们了解这些知识的“教育基地”。

“对学校开放,一方面可以展示中国石化的风采,让同学们多了解石油勘探知识,另一方面,我们还是有一点‘私心’的。”物探院党委副书记王玲花笑着说。近年来,物探院陆续从油田企业和科研生产单位引进了一批科研人员落户南京,遇到了诸如户口、住房、子女入学入托等方面一些实际问题。“为解员工的后顾之忧,我们及时向有关职能部门反映,一次次同学校、幼儿园沟通,为了和学校建立起长效的合作机制,我们利用院里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对学生定期开放参观,为学校提供课外基地,同时也顺利解决了孩子入学、入托问题,还宣传了中国石化,可以说实现了双赢。”

科研工作难免枯燥,为丰富员工生活,院工会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于微细处显关爱,有员工结婚、生子、退休等特殊时段,物探院工会会为他们送上贺卡以表祝福或感谢,拉近了员工与企业的距离,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为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物探院还成立了员工摄影协会、钓鱼协会、舞蹈队、健身教练队、乐队,并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活跃了员工生活,增进了员工感情,陶冶了员工情操,强健了员工体魄,整个物探院学术气氛浓厚,营造了和谐的工作环境。

同时,针对一些员工心理上的波动,物探院定期组织员工代表谈心活动,为扩展员工的诉求渠道,落实好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搭建了一个有效平台,进一步推动了院的内部民主、和谐良好氛围的建立和企业凝聚力的不断增强。

猜你喜欢
志成物探岗位
横波技术在工程物探中的应用分析
物探方法在下花园饮用水源地勘察项目中的应用
物探工作在大理石石材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综合物探方法在中深层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天·水》《时空》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连志成:一心向战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周志成:我们要从跟跑迈向领跑
天天都是感恩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