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及对策

2014-04-17 08:14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渠道政治大学生

郑 真

(福建江夏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8)

浅析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及对策

郑 真

(福建江夏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8)

总结新时期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特点,特别是对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参与现状进行探索和总结,对于形成全社会理性、充分的公民政治参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足够重视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疏通、健全参与渠道,最大限度激发大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参与热情。

大学生;政治参与;特殊群体;参与渠道

政治参与亦称参与政治,是现代社会政治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宪法赋予公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在法理上确认了公民有广泛的政治参与权。总结新时期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特点,特别是对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参与现状进行探索和总结,对于形成全社会理性、充分的公民政治参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特点

随着《选举法》的修订,公众的参与渠道增多,选举特别是基层选举作为人民参政的重要渠道,得到了完善和发展。特别要注意发挥青年人的力量,不要将他们一般看待。大学生是青年中的高知识、高层次群体,他们的政治素质和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未来。

1.政治参与的表现:激情与冷漠并存。大学生“谈”政治较多,而实际参与较少,显示出政治意识与实际的政治参与行为存在较严重的差异。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呈现出多样性。一方面,他们关心时事,是网上论坛和各种签名活动的主力军之一;另一方面,许多学生又对正统的理论教育和政治活动敬而远之。实际的投票活动中,往往会出现“理性的无知”。

2.政治参与的动机:信念性与功利性并存。对大学生来说,信念性政治参与是最富有特色的,它是指大学生为实现某种理想而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突飞猛进,“利益原则”逐渐在社会中得到普遍认同。大学生日益变得理性务实,功利性政治参与呈上升趋势。受到个人利益的驱动,一部分大学生在政治参与的过程中存在较强的务实性。相当多的大学生入党只是为了毕业好找工作。因此,很多大学生党员处于一种“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没有入党” 的状况。

3.政治认知和政治行为之间存在较大偏差。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知行偏差问题属于一种特殊的非常态参与,即政治参与中的政治价值判断与实际参与行为二者不能很好地统一。一方面他们对社会丑恶现象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能对某一政治价值判断作出正确的评价,有一定的政治参与基础。另一方面,他们却又不能超越自我,常常为实现自己的某些愿望而采取一些违背制度规范、违背政治伦理道德规范的行为。

4.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但实际的自主参与行为不高。随着青年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青年学牛、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的 扩大,青年主体意识的确立和参与要求的增长,很多青年尤其是大学生和知识分子已经将能够发挥专长、参与管理和决策过程、参与社会事务、影响社会变革等等,视为自身权利和利益的组成部分。然而很多大学生都不愿意参与政治投票,也很少通过其他渠道参与政治。

二、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因素分析

1.经济与社会地位。一般说大学生,从经济学角度看是作为一个消费者的身份出现在社会的舞台上的,他们没有收入,同学之间也没有各种复杂的经济利益往来。他们的经济地位很难超过在职的成年人,有限的经济地位影响着他们的参与热情。

2.政治机制。大学生在学校除了学习,就是参加一些学校的各种活动,但是其中有关政治生活的活动相对较少,比如入党,或党团学习等。不能有效的把学生吸引,缺少互动性和亲和力,可以说一种填鸭式方式。

3.科技因素。网络的发展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因素。在大学校园,网络的普及率很高。在网上,大学生可以就国家的政策法规,社会的经济、道德、文化等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表明自己的政治情感,表达自己的政治愿望,或对一些事情进行批评或揭露。常此以往,大学生常常会徘徊于真实与虚幻之间,造成对现实生活中政治参与的冷漠。

4.时代因素。当代的学生大多数是改革开放后出生并在这个大环境下长大的,深深地打上了时代了烙印。一些西方的不好理念,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也在我们这代大学生中广泛传播起来,而同时我们正处于一个学习的阶段,自然受到了影响。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确切的说,体面的活下去成为了大学生奋斗的目标,也是许多大学生参加各种活动的中心,当然也就包括了政治参与。

三、完善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意义

公民个人或团体不管以何种方式参与了政策形成过程,都属于政治参与。而它的最大的政治功能和价值在于通过影响政治的行政和决策,使国家政治体系的运作避免或减少对“公意”的可能的偏离。这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个基本特征。完善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具有深刻意义,具体表现为:

第一,政治参与是大学生表达、维护、实现个人及集体利益的现实途径。参与政治的多少是大学生政治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参与的知识、方法和技能,可以在实际参与经历中掌握和提高。第二,合法、有序、按规则进行的理性参与有助于促进政府和学校决策的科学化和政策运行的合理化。学校决策机构积极提供广泛、自由、公开、独立而全面的信息和参与渠道,有利于各种校内外矛盾和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校园秩序的稳定和校园文明的建设。第三,有利于进行有效的政治、法律教育,满足大学生日益强烈的参与政治生活的愿望,增强其主人翁责任感和对政治的信赖度,促进他们对政治权威的认同,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知识分子群众基础。

四、完善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对策

1.心理层面:加强政治心理调适。所谓政治心理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政治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现象等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随着社会环境开放性的增强,丰富多彩政治信息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突出了大学生自身的主观构建作用。由此,大学生政治参与中一般的“知情意”心理要素会细化为“体验、思考、评价、选择、整合、饯行”等新的心理要素。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新心理机制并不是对以往大家公认的“知情意”模式的否定,而是指大学生的政治心理机制出现了新的变化。教育者只有认真了解和遵循当代大学生新的政治心理机制,及时把握他们的心理动态,才能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信念、政治行为,在导向上保证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顺利进行。

2.文化层面:弘扬主流政治文化。建设校园政治文化。大学生政治参与是在社会、学校、大众传媒、学生自身等多重影响下进行的,作为教育和培养人才的专门机构,学校无疑是影响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最重要的因素。学校的政治教育内容几乎包括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政治理想、政治道德、政治规范、政治理论体系等等。一方面要通过传播主流政治文化,让学校与社会的主流政治文化相一致,促进大学生完成符合社会需要的政治参与。另一方面,要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政治文化,给大学生政治参与提供最好的空间。学校在与世界联网、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中。

3.制度层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完善政治参与渠道良好的制度环境是大学生政治参与良性发展的客观外在条件。目前存在的腐败现象,行政决策、管理过程中民主程度化不高、透明度欠缺、政治信息不畅、司法不公正等都会对大学生政治参与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政治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促进政治参与的法制化,开拓和疏通参与渠道,健全政治参与制度,有效地吸收和疏导大学生日益扩大的政治参与需求。随着《选举法》的修订,选举特别是基层选举作为人们参与的重要渠道,得到了完善和发展。同时,大学生的信访、申诉、举报等政治渠道,愈来愈引起政府和学校的重视。传媒视角向社会基层广泛倾斜,媒介开始成为对政府施加影响的重要渠道。疏通、加宽乃至开凿更多的可供大学生参与的渠道,运用稠密的政治参与网络,把大学生中的利益群体联结起来,并融人体制中,这样政治系统就有可能更好地满足大学生不断增长的利益表达需求。

[1]丁三青.论近代中国青年的政治参与[J].当代青年研究,1994(04):5-9.

[2]李娜,等.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心理[J].高等农业教育,2ОО6(01):87-89.

[3](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4]柴宇平,陈永森,编.政治学导论[М].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153.

[5]陈振明.政治学[М].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Zheng Zhen

(Fujian Jiangxia College, Fuzhou Fujian, 350108, China)

The summar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our citizens in the new period, especially the exploration and summary of the actuality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young college students,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reason, full of citize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we mus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dredging, and improve the participation channels, the maximum excitation students master spirit and enthusiasm.

college studen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special groups; participation channels

G455

A

1000-9795(2014)03-0030-02

[责任编辑:董 维]

2014-01-19

郑 真(1982-),男,福建连江人,助教,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教学。

猜你喜欢
渠道政治大学生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
渠道
渠道与内容应当辩证取舍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