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儿童“秩序感”、“专注力”理论和实践的反思

2014-04-17 08:14唐芳丽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蒙台梭教具秩序

唐芳丽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 湖南吉首 410016)

蒙台梭利儿童“秩序感”、“专注力”理论和实践的反思

唐芳丽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 湖南吉首 410016)

蒙台梭利是二十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的教育理论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幼儿教育。本文重点介绍了蒙台梭利关于幼儿“秩序感”、“专注力”的相关理论及实践,并结合实际探索了我国幼儿教育的误区。

蒙台梭利;秩序感;专注力

玛利亚·蒙台梭利(1870-1952),是二十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所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幼儿教育。

一、蒙台梭利教学中注重幼儿“秩序感”的培养

(一)幼儿期培养秩序感的重要性。蒙台梭利认为2-4岁是秩序敏感期。“秩序”主要是把物品放在适当的地方,遵守生活的规律,理解事物的时、空关系,及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进行分类,找出其内在联系。[1]他认为儿童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幼儿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孩子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蒙台梭利在观察中发现,儿童会因为无法适应环境而害怕、哭泣、甚至大发脾气,因而确定“对秩序的要求”是幼儿极为明显的一种敏感力。儿童的秩序敏感力常常表现在对场所、顺序、所有物、生活习惯和约定的要求上。[2]

(二)幼儿秩序感的培养。蒙台梭利认为,如果成人未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儿童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3]因此蒙台梭利给孩子提供的环境是“有秩序”的。整个环境是非常美观、整洁、有规律的;每件物品的摆放都是非常有序,教具的摆放要遵循上到下、左到右、小到大的规则;而且物品陈设的顺序还考虑到孩子的接受程度和需要。

在蒙台梭利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十分注重对幼儿秩序感的培养。首先取教具时要双手端平,轻拿轻放,尊重教具;取教具的顺序:从上而下、从左到右、从小到大。其次在教师在展示“工作”前双手相握不讲话;操作教具都是从上而下、从左到右、从小到大。左手持教具,右手摸教具。再次教具操作完要顺序将教具归位。通过这样一种有序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来发展幼儿的秩序感。

二、蒙台梭利关于幼儿专注力

(一)幼儿具有专注的能力。蒙台梭利声称在“儿童之家”发现了一件令人惊讶的事实,即儿童竟然“喜欢工作甚于“游戏”。她说:儿童的“工作欲”正像征着一种“生命的本能”,在顺利的环境下,工作这种本能会自然地从内在冲动中流露出来。[4]幼儿喜欢“工作”,并在“工作”中得到满足与乐趣,没有厌恶与疲倦。在这种“工作”中幼儿的专注力自然地得到了培养和发展。因为工作是儿童的自由活动,是非强制性的。儿童工作的目的就是工作本身,他在工作中能够获得乐趣。儿童的工作遵循自然法则,服从内在的引导本能。儿童的工作是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无意识的工作。[5]只要善于仔细观察的人都会发现幼儿会安安静静的做“工作”,而且表现出很强的专注力。我们常常会看到孩子一个人在沙滩上玩沙玩得非常专注。较小的孩子只是重复将沙放里桶子里,然后又倒出来。这样的动作不断的重复,也许大人会觉得一点意思也没有,而孩子却“工作”得非常专注。

(二)幼儿专注力的培养。在蒙台梭利教室里,孩子所做的事物都是“工作”。蒙台梭利也正是善于利用幼儿爱“工作”这一特性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她强调教师在教具操作时,着重训练儿童“秩序感”和“专注能力”远比要求幼儿会操作更为重要。所以教师在操作教具时要特别注意幼儿专注力的培养。

1.教师在操作教具时要慢,让孩子看清每一个环节。在蒙台梭利教具操作,教师所展示的每一个动作都要慢,让幼儿看清每一个环节。同时在操作教具时需要克制无关的动作。这样做其一可以让幼儿看清楚老师操作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环节。有些动作大人也许觉得很容易,但孩子操作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其二可以培养幼儿的专注能力。如果老师操作太快,幼儿看不清楚,就会觉得有难度,有些幼儿则索性就选择不看了。这样就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要精简。蒙台梭利要求教师教学的时候所用的语言要简单、客观、正确。蒙台梭利曾说,话说得愈少,教学效果愈好。因为说得少,孩子更能专注在教具上。蒙特梭利认为孩子的思维就像肥皂泡一样,特别容易破。如受别人打扰时,就会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如果在教学中教师不停的说,幼儿又要看又要听,在一定程度反而分散了幼儿的注意力。

三、蒙台梭利“秩序感”、“专注”理论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

(一)改变传统地对幼儿的看法。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幼儿好奇、好问、好动、好破坏,没有很好的认识到其实幼儿还有专注能力、有秩序感,而且2-4岁还是幼儿秩序感发展的敏感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注意观察幼儿,就会发现幼儿的确具有秩序感和专注力。一个两岁的小孩,在幼儿园离园时,去幼儿园玩。因为看到幼儿园的门平时都是关着的,这时门是开着的。小孩进了幼儿园马上把门关着。期间小孩只要看见门开着,他就马上去关门。孩子这种要把事物回到原来样子的做法,就是秩序感的表现。另外,我们还经常发现两三岁的孩子有模有样的、非常专注的洗碗、洗衣服、扫地。虽然他们还不能把这些事物做好,但他们在做的时候表现出极大的专注能力。

(二)让幼儿自由地形成秩序感。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靠奖励、惩罚、说服等方法和手段来使幼儿遵守秩序。不知道我们还可以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幼儿做“工作”,让幼儿“自由”地遵守秩序。蒙台梭利告诉我们要孩子遵守秩序首先要有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我们可以想想,如果我们到一个地方是非常的整洁、美观、有规律、有秩序,那么你会乱扔垃圾吗?如果我们走进教室(或其他地方)是非常安静的,那么你还会大吵大闹吗?所以我们的幼儿园要善于为幼儿提供一个有序的物质环境,包括幼儿的教室、寝室和室外的物品摆放都要有序。

其次,幼儿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对幼儿进行秩序感地培养。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利用蒙台梭利教学理论中合理的做法。在我们传统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把取教具和收教具这两个环节弱化。教具总是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就取来了,幼儿没有看到教师取的这个环节。而教具的收回更加匆忙。往往在活动结束后,利用幼儿喝水和上厕所的时间,来收拾教具。有些教师甚至自己也没收拾教具就带幼儿出去活动了。这么好的教育机会却被忽视了。

再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事必须也是有秩序的,为幼儿起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我们从来都是把垃圾乱垃圾筒里,那么在孩子幼小的心里认为垃圾只能是在垃圾筒里。而且幼儿秩序感的培养一定要从小培养,抓住孩子秩序感培养的敏感期。

(三)给幼儿专注“工作”的机会。在我们传统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老师为了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总是在不停地说,就怕幼儿没听明白。这样往往也就造成老师不停地说,幼儿也不停地说,整个教室吵得像一锅沸开水。很多老师总里抱怨在幼儿园一天下来,整个喉咙都哑了,头都被吵晕了。蒙台梭利告诉我们还可以安静地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日常生活只要认真观察,可以发现很多关于幼儿专注“工作”的现象。“一个两岁的小男孩,妈妈洗鞋时,他也忙得不可开交。一双鞋,两只鞋,两只鞋垫。妈妈洗鞋时,他也洗鞋;妈妈洗鞋面时,他也洗鞋面;妈妈洗鞋里面,他也洗鞋里面;妈妈洗鞋底,孩子也洗鞋底;妈妈把鞋放下洗鞋垫,孩子也把鞋放下洗鞋垫。妈妈把鞋洗好的一只鞋子,放窗台凉着。孩子的那只鞋还拿在手里,还想洗。妈妈要孩子别洗了,孩子不服从。妈妈走了。过了一会,孩子拿着洗鞋盆进了房间。妈妈急忙到外看,心想孩子肯定是把鞋子和水一起倒在地上了。谁知孩子也把他洗的那只鞋凉到窗台上了。(孩子的高度要把鞋凉到窗台上,有一定的难度。)”在整个洗鞋过程中,妈妈没有一句语。没有说鞋要怎么洗。可孩子却完全按妈妈的方式洗鞋子。妈妈也没有说鞋子洗好要凉窗台上,孩子却这样做了。在我们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专注力,要给孩子创造一个专注的环境,要给幼儿提供专注做事的机会,来培养幼儿的专注力。不要不停地说,不停地问,要给幼儿专注的时间和环境。

总之,我们在看待幼儿时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善于仔细地观察幼儿、研究幼儿,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发现幼儿的秘密。并提供适当的环境,培养幼儿的秘密。

[1][4]杨汉麟,周采.外国幼儿教育史[М].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283-291.

[2][3]吴晓丹.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与方法[М].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42.

[5]玛丽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М].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66.

On the reflection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ontessori's " sense of order ", "attention"

Tang Fang-li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Teachers College of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410016, China)

Montessori is a world-renowned educator in twentieth Century, her education theory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children's education around the world.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ontessori about the children's "sense of order", "attention" of the relevant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to explore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preschool education.

Montessori; sense of order; attention

D431.7

A

1000-9795(2014)03-0035-02

[责任编辑:董 维]

2014-01-16

唐芳丽(1982-),女,湖南怀化人,从事学前教育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欢
蒙台梭教具秩序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秩序与自由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孤独与秩序
蒙台梭利在日本
蒙台梭利教育是完美的吗
走“偏”了的蒙台梭利
冰与火之歌——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谁能在蒙台梭利的“铁王座”之上——蒙台梭利教育市场的“火”与“殇”
遏制违约频发 重建药采秩序
乱也是一种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