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及策略分析

2014-04-17 08:14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工学院校政治

金 航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及策略分析

金 航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

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注重学生某项技能的学习,对学生的基本文化知识和个人素养要求较低。但是,根据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传统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政治教育是其他教育教学的基础,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如何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是值得广大教师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将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入研究探讨。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高职教育;思想政治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当今比较流行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能够让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是通过校企合作双向介入,让学生在校能够学到技术的理论知识,在企业能够得到基本的技能训练和工作实践。这种双向介入的人才培养可以促进学生教学相长,为我国提供更多一线优秀人才。所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是我国众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发展趋势,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职业技能的学习是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模式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要求。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能够在上课学习和上班工作中交替进行角色上的转变。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既能够学习到理论知识,又能将知识运用到实践工作中,不会觉得学习或者上班是枯燥乏味的事情,可以调动学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学生毕竟处在学习阶段,作为一名学生,还不能完全适应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学生刚开始这种生活的时候会有很大的不适应,如果不能调整好精神思想状态,既影响上课质量,又影响工作效率。打破了以往寝室,课堂,图书馆,食堂的传统模式,学生在思想上产生的变化必须得到及时的修正,这就给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教育要求。

2.时代变化,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改变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了学生围绕课堂、寝室、图书馆的生活模式。在这种转变较大的情况下,高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学生本身需要转变思想,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变化,另一方面,高职学校面对学生思想上发生的变化要给予及时的关注,及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的转变。同时,除了教师和学生需要努力,学校其他部门需要全力配合高职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3.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接洽问题。校园充满学术的分为,到处是学生之间,师生时间研究问题,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没有工作的金正气氛,没有明争暗斗的竞争。但是企业与校园最大的区别就是企业已经立足社会,脱离校园,不可能要求企业去适应校园,只有校园来适应企业。所以,高职院校转变教学模式,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将校园文化同企业文化做好恰当的衔接。但是,有些高职院校并没能做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衔接,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区分时分明显,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之间交替学习实践,文化差异较大,导致学生角色转变困难,不能及时进入学习或者工作状态,这种情况下,双向介入式教学就不能起到最佳效果。

4.学生问题。面对高职教学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很难马上适应新的教学方式。这就造成一部分学生产生负面情绪。一方面是抵触,另一方面是怨恨。有些学生对学校合作的企业不是十分满意,不符合自己的要求,从心里上就产生抵触情绪。即使是经过老师校方的劝说,学生带着情绪接受企业实习,也不能投入全部精力进行工作。还有些学生认为学校是强制性地将学生推向社会,减轻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责任,对教师和校方产生一定的恨意,更加不愿意接受企业实习,接受这种双向介入的教学模式。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策略

1.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必须创新。长期以来,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基本局限于“教”、出发点也是基于“管理”,把注意力重点放在从政治及道德上进行正确引导并纠正学生的偏差。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要从传统上的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始终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着眼点,牢牢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深入了解高职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和实际需求。不仅要帮助学生在提高实践技能上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而且还要通过宣传教育、心理辅导、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一系列的实际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健康人格,确立积极心态,挖掘自身潜力,发挥聪明才智,积极投身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

2.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创新。为使高职学生适应工学结合职业性、应用性、岗位性的特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由传统的以教材为蓝本转化为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操守、职业行为等方面的培养与教育,将职业理念、职业纪律、职业素质等企业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中。同时,还应顺应时代的变化,适当增加职业规划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等新内容。具体来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包括解决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顺利完成角色转换,并在实习中树立良好的敬业奉献精神,养成优良的职业行为习惯,形成优秀的职业道德品质,从而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在强调社会价值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学生的个体成长,满足学生自我身心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适应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能力。

3.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创新。目前,高职院校实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也就是部分学生在校学习,部分学生在工作单位实习。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采取时间和空间上的创新,不能依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将学生全部集中到学校,统一开课进行教育。学校可以灵活安排学生接受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对在校学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同期在企业工作的学生,教师可以定期去企业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和思想动态,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信平台和学生保持联络,学生在工作中遇到一些问题也可以及时向老师进行反馈,得到老师的指导帮助。

4.教学的模式必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习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只有接受,接受教育这才能发自内心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规范,能够做到知行统一。高职院校采取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不能够全部集中在学校,分散在学习和工作两种状态,这样更加突出了学生的整体地位。所以,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必须改革传统政治教育教学模式,要让在校学生和在工作中的学生都能够接受及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校的教育主要依靠教师开展,在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利用一线员工积极地思想和生动的事例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爱岗敬业的道德情操,让学生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接受到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和道德修养。

三、总结

高职院校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一线人才的摇篮,面对时代的变化,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脚步。然而实践需要思想的指导,高职院校在进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时候,必须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学生以积极正确的态度接受双向介入的教学模式。有了良好的思想基础,才能真正实现工学结合的教学效果,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一线建设人才。

[1]黎海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人才,2012(08).

[2]宋丽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

[3]贾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2).

[4]葛志亮.关于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路径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03).

[5]周丽华,周敏.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有效性探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6]黄卫国.关于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几点思考[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9(03).

The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training mode of work-study combination.

Jin Hang

(Lanzhou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Lanzhou Gansu,730000, Chin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train technical talents,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skill learning, the requirement of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personal qualities is lower. However,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society, the traditional training model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nnot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other education teaching, under the training mode of work-study combination of talent,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worthy of our in-depth study of teachers. The paper will discus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training mode of work-study combination.

training mode of work-study combin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G711

A

1000-9795(2014)03-0060-02

[责任编辑:董 维]

2014-01-20

金 航(1979-),女,甘肃兰州人,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工学院校政治
盐工学人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盐工学人
——沈 妉
“政治攀附”
盐工学人
——李 琦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工学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