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就业指导对策

2014-04-17 08:14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大学生

罗 晶

(湖南科技学院外语系 湖南永州 425100)

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就业指导对策

罗 晶

(湖南科技学院外语系 湖南永州 425100)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国教育体系也随之发生了相应变化,在各高校纷纷扩招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接受到高等教育,国民学历普遍上升,相比之下,当代大学生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吃香”了。根据最新劳动社会保障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空前严峻。本文结合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对如何加强就业指导、突破就业难困境,促进大学生就业寻求出路作出思考研究,以供广大工作同仁借鉴参考。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思考与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猛增,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教育部分析最新统计数据预测,未来5年内大学毕业生还将以每年60万人的速度增长。令人堪忧的是,截止到2013年11月,我国新成长劳动力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加之国企、事业单位等机构还存在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致使整个就业环境相对紧张。在这种形势下,高速发展的经济对就业的拉动表现出后劲不足的情况,大学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是包括各教育主体在内的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找出就业难问题的原因,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课题。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其原因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不容乐观,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低下的现象比比皆是,近年来社会上甚至出现“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的优化配置,挫伤了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积极性。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来讲,可从社会环境和思想观念两方面来讲,其中,社会环境是造成就业困境的客观原因,思想观念是导致就业难问题的主观原因。

(一)社会环境。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以我国加入WTO为标志,社会经济发展迎来了空前机遇,以经济全球化为契机,国家经济稳步增长,国民物质文化水平显著提高。与此同时,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带动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相应增长,可利用的就业岗位十分有限,就业机会也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这些地区普遍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均资源十分有限,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竞争异常激烈。受市场自身缺陷影响,公务员、事业单位等“铁饭碗”岗位日益成为毕业生竞相追逐的焦点,每年下半年,这些岗位招考集中时段都会出现趋之若鹜、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壮观景象。国企、央企、外资企业的管理水平相对较高、福利待遇丰厚,也受到广大毕业生的青睐。普通的私营企业由于受管理水平、规范程度及发展前景等因素限制,不被高校毕业生特别是重点大学毕业生看好。证券、保险、金融这些人力资源需求量较大的行业,对人才质量要求普遍偏高,在高校招聘中常常难以获得满意结果。“高不成、低不就”成为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上的通病。

(二)思想观念。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完全到来,市场中现有的工作岗位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需求,然而,就绝大多数学生与家长来讲,依然受传统的精英教育时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思想观念的影响,在择业过程中往往“有业不就”。受计划生育制度影响,当前我国80%以上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在社会发展中所需承担的风险变大,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再只是自身发展的问题,同时也对整个家庭产生着非同小可的影响,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家长,都希望学生未来所从事的工作岗位能够尽可能多地贴合就业愿望。工作性质、工作地点、岗位薪资待遇、个人在单位中的发展前景等都会被纳入到择业考虑中,通过综合对比分析,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岗位就业,力求将可能承担的风险降至最低。

三、加强就业指导,促进大学生就业

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各教育主体应加大就业指导力度,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就业观,促进大学生就业。具体来讲,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以市场为导向,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每年,各高校都为社会和企业输送大批人才,然而,由于学生就业能力不足影响求职就业的情况时有发生。对此,高校应积极改革就业指导教学,优化学科体系设置,从教学层面主动拉近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现实需求之间的距离。在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上,主动摒弃传统的统一教学模式,结合专业特点,深入了解行业动态,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完善教材内容。在教学活动中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将学生放置到生产实践中去感受专业,有助于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重视学生择业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突破心理困境,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善于在求职过程中扬长避短,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自我、完善自我,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实践经验证明,创业是促进就业的有效方式,通过就业指导培养创业型人才是摆脱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出路。鼓励大学生创业,关注学生创业意识与实践精神,不仅是当前形势下高等教育就业指导的新任务,更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柯林·博尔认为,“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创业教育必将成为人类的第三本教育护照,在人类职业生涯中将起着关键性甚至决定性的作用”。创业教育真正延伸并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在就业指导中,除了关注学生创业意识与实践精神,更加关注学生择业、就业思想观念上的转变,端正学生就业态度,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准确定位,进而主动学习创业技能。利用大学生社团、开展创业知识竞赛、企业家创业成功经验交流会等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三)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辅助就业指导。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完善落实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加大经费投入和资金支持,在国家宏观政策上给予相应倾斜。具体来讲,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大学生就业政策贯彻落实的坚强后盾,在制度层面为大学生择业就业解决后顾之忧,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合理配置资源,缓解大学生就业中东西部、城乡人才结构失衡问题;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理念,逐步取消就业岗位中对大学生非能力因素(如户口、性别、年龄等)的不合理要求,在就业政策制定上保证大学生能够“创业有支持,就业有援助,失业有保障”;加大高校办学资金投入力度,完善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教学环境,优化师资队伍,推进高校改革。

四、结束语

大学生作为当前就业困境中的核心因素,如何有效提升自身在就业难问题中的应对能力,并在探寻就业困境出路中反客为主,是包括政府、企业、学校、家庭等多种教育主体在内的全社会整体性的重要工作,加强就业指导、促进大学生就业,是当前形势下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夏科家.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01(04):21-23.

[2]陈天年,苏白茹.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238-239.

[3]张鹏祥,李鸿娟.当前形势下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0(35):69.

[4]潘晶巍.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

The current employment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Luo Jing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Yongzhou Hunan, 425100,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progress of the times, the education system of our country has the corresponding chang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xpansion in al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igher education gradually change from elite to mass,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able to receive higher education, national education rise, in contrast,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no longer as a "popular". According to the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statistics, in recent years,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in China is unprecedented.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how to strengthen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breakthrough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to promote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to seek a way out to think and research,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work of colleagues.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roblems; thinking and research

G473.8

A

1000-9795(2014)03-0187-01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4-01-06

罗 晶(1981-),女,湖南永州人,汉族,讲师,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大学生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