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与审计实践教育基地构建研究
——安徽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2014-04-17 08:14尹合伶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基地岗位实训

尹合伶

(安徽经济管理学院财会金融系 安徽合肥 230059)

会计与审计实践教育基地构建研究
——安徽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尹合伶

(安徽经济管理学院财会金融系 安徽合肥 230059)

文章从我国会计与审计实践教育模式的现状出发,探讨了构建会计与审计实践教育基地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将会计与审计实践教育基地建立在院企合作的基础上,采用嵌入式的形式建在高等职业院校内,充分利用合作单位拥有的优质财务信息资源,建立实训案例资料库,尝试面对学生提供真帐实训,破解会计、审计类专业学生集体实训难的困惑,为会计与审计等相关专业学生开展实践技能训练搭建科学的平台,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会计与审计;实践教育;基地;构建

根据《2012年安徽省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分析报告》,2012年安徽省各类企业需求小于供给的职业排名第三的是财会人员,企业需求人员7277人,求职人数19698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例为1:2.71[1]。这说明安徽省会计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求

职难度增加。同时随着安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会计与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培养、提高会计与审计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竞争能力,最终达到会计与审计专业毕业生与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与管理等岗位无缝对接,是摆在每一个高等院校面前的重大课题。实现上述目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与审计实践教育基地的构建,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构思安徽高职院校的会计与审计实践教育基地的构建模式,以期用会计批量式实训模式,破解会计、审计类专业学生集体实训难的困惑。

一、会计与审计实践教育模式的现状

会计、审计是技术性、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需要从业者有良好的会计、审计悟性和动手能力,培养、提高会计、审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的关键是会计、审计实训体系的构建和运用,目前我国各高校教师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结合社会需求开发了不同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有实训教学课程按难易程度和职业技能的递进关系而构建的“阶梯渐进、校企融合”式[2]、实训教学课程以模仿会计工作流程和会计工作环境而构建的“仿真式”[3]、实训教学课程以会计教学、技能、岗前“三位一体” 而构建的模块化式[4]、实训教学课程以构建"全方位、三循环、多模块"的“全方位立体模拟”式[5]等等,这些实训模式的具体应用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实训效果离高等职业教育对会计、审计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究其原因主要有:实训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真实性;实训指导教师缺乏岗位实践经验;实训效果缺乏有效评价等[5]。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是缺乏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实训内容的设计与实际工作有距离,通过实训很难获得会计、审计关键岗位的工作经验。为了提高会计、审计的实训效果,借鉴上述各实践教育模式的优点,设想安徽会计与审计实践教育基地的构建将建立在高校与本地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公司、审计事务所进行的院企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上述单位拥有的企业优质财务信息资源,建立实训案例资料库,尝试面对学生提供真帐实训的模式,让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训练,从而实现提高会计与审计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竞争能力的实训目标。

二、构建会计与审计实践教育基地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用会计批量式实训模式,破解学生集体实训难的困惑

会计部门是企业的核心部门, 其所形成的会计资料除了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以外,不得向外透露,会计工作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实践性和技术性,学生作为新手不经过专项实训,很难独立承担会计各个岗位的工作,要顶岗实习必须得有专人培训指导,但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相对繁重,要指导学生需要花费额外的精力和时间,他们对指导会计、审计专业的学生顶岗实习积极性并不高。另外企业规模有限,其会计岗位的职数也有限,一次也只能接受几位学生实训,解决不了安徽各个高校每年成百上千学生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实训问题。因此我们设想将会计与审计实践教育基地采用嵌入式的形式建在高等职业院校内,把企业的会计与审计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搬进校园,采用会计批量式实训模式,同时容纳40—60名成建制班的学生实训,为在校大学生提供科学的、系统的会计与审计综合技能教育实践基地,从而破解学生集体实训难的困惑。

(二)“以培养能力为本位,以岗位胜任为导向” 的实践教育基地培训模式突出实践价值取向,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出发,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目的是为会计与审计等相关专业学生开展专业实践技能训练提供良好的平台,形成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理财规划、审计监督和纳税筹划的思考与辨析能力,以满足社会专业岗位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通过实训环节的开展,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会计、审计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灵活掌握,学以致用,大大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高质量的安徽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实践教育基地的建立,使课程教学与生产实践的联系更加紧密,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的养成,实现会计、审计实训与其工作岗位要求无缝对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三) 真账实做的体验式训练,培养学生的会计、审计悟性

会计与审计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综合实训部分将尝试面对学生提供真帐实训的模式。实训过程中,将合作的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公司拥有的真实企业财务资料,用全真凭证重制一份,提供给学生进行全程真账操作。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实际的会计、审计从业能力;原始数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客观真实的财务环境,有利于学生培养团队合作、强化分工与协作意识;多行业丰富的财务资料,有利于学生熟知不同行业的工作要求。通过真账实做的体验式训练,让学生熟悉会计、审计岗位职责,体验各岗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实际要求以及财务工作流程,使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尝试“把需要工作的人培养成工作需要的人”,缩短就业初期的适应阶段,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加速就业。

三、会计与审计实践教育基地构建的思路

(一)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

会计与审计专业作为经济类的重点建设专业,理应首先承担起为安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任。找准人才培养与地方需求的最佳结合点,与地方形成互惠共赢、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安徽地方经济发展输送更多的适用的应用型的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同时向全省其它高校和社会开放所建的实践教育基地,与其一起共享优质会计与审计实习实训资源,真正体现共享性、先进性、开放性,最终成为水平一流,资源共享的省级示范实践教育基地。

(二)制定科学的会计与审计实践教育的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总纲,涉及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能力结构分析、能力实现的途径及毕业生标准等重要内容。根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念,深入各企事业单位、行业主管部门、政府监管部门,进行广泛调查研究,顺应会计、审计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和《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实施的新要求,摸清安徽经济社会对会计、审计专业人才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会计与审计的职业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增加实训课程比重,使其占到总课时量的40%-50%,让学生在做中学,建立有效的实习实训课程标准及学生职业技能的评价体系。坚持“以培养能力为本位、以岗位胜任为目标、以职业实践为主体、以职业准入和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符合现代职教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6]。

(三)加强实训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双师型”优秀团队

会计与审计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对实现培养“双师型”会计、审计教师队伍,由理论师资向实践师资转型有很大的帮助,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由有多年财务总监从业经验和高校专业教授组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领衔教学,由有十余年财务工作经验的资深会计全程业务指导,为指导教师的互相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有力地保证了会计、会计与审计等专业的教学质量,使校企合作互利互惠,走上良性循环。

(四)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为手段,积极拓展实践教学

构建适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实训体系,一是进一步加大对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成本会计和税法等核心理论课的建设力度,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为开展会计与审计实训奠定基础。二是突出对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及ERP沙盘模拟和审计实务实验等应用性学科的建设,培养学生解决财务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单位,形成稳固的实习基地。并在此基础上,组成学生实训工作团队进行综合实验室的企业实体流程实训,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大赛、ERP沙盘模拟大赛、校外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以大赛促教学,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综合素质。

(五)建立新型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全方位地评价实训效果

改革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估不仅仅局限在学生考试分数上,而是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外实习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方位的、多个角度考核评价。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职业技能考核评价机制,确保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质量,以保证“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高用人单位满意率,真正实现“教学与实践零距离、教师与学生零间隙、毕业与上岗零过渡”的目标[7]。新型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的建立,还会促使学生重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用用人单位的要求来衡量自己,积极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为上岗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会计与审计实践教育基地构建的内容

会计与审计实践教育基地的实训内容是实践教学目标任务的具体化。具体来说,是将实践教学环节的会计与审计实训、会计实习、会计社会实践等,通过合理设置,以教学模块为结构单元,按照会计单项操作技能训练、会计岗位技能实训、会计软件操作与分析能力训练为主线来安排和组织实训教学,把实训教学形式贯穿于整个会计、审计教学过程中,会计、审计实践教学内容应该围绕着四个方面的能力形成来建设:

(一)会计、审计基本操作技能训练

在会计与审计专业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安排《基础会计》课程教学,配合《基础会计》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章节理论教学,由授课教师穿插安排辩析各种原始凭证、学会编制记账凭证,掌握登记会计账簿的方法,学会编制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等单项会计技能实训。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完成后,留两周的时间来训练学生基本的电算会计技能、会计手工操作程序与方法,实训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会计基本技能实训,会计书写技能、点钞技能、伪钞识别技能。二是出纳会计岗位实训。三是会计与审计单项技能实训。使受训的学生能达到如下水平:(1)熟练掌握会计的基本实务操作流程。 (2)能独立完成会计基本核算操作。(3)能基本胜任出纳会计工作岗位。

(二)会计岗位能力训练

会计工作的内容是对各个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和综合的核算,会计核算的项目涉及各单位资金运动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需要不同岗位的会计人员分工协作与通力配合。因此在会计与审计实训的设计上应考虑在第二学期《财务会计》教学的过程中,配合教学内容及教学进度安排按会计岗位名称及其工作职责设计相应的会计岗位实训内容,以企业实际会计业务流程、工作流程为引领,让每个学生担任不同的会计角色,找到相应的“职业角色”的感觉,一轮实训完成后,再互换角色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

(三)会计软件操作与分析能力训练

目前我国大中型企业会计核算基本实行了会计电算化,为了适应工作需要,会计与审计实训应设计会计软件操作与分析能力训练,通常安排在第三学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会计电算化》等相关课程之后,以企业版的“用友”财务软件、“金蝶”财务软件及其他企业使用较多的财务软件的操作训练为主线,使学生学会财务软件操作与应用,掌握从建账到报表生成等全部的财务处理工作;体会财务核算自动化、专业化,财务数据精细化的特点及为企业提供多角度、多方面的财务数据,以达到培养既精通会计手工操作又精通财务软件应用的复合型会计、审计人才的目的,使学生适应各种规模企业的会计、审计工作。

相信通过安徽高职院校嵌入式的会计与审计实践教育基地的构建,最终会形成实训项目丰富、布局科学合理、设备先进配套,集会计与审计基本技能实训、岗位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学生职业技能评价体系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使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会计与审计的职业技能的训练,以实现会计教学与会计、审计岗位要求的无缝对接,为学生的顺利就业创造条件。

[1]中国就业网数据分析频道.2012年安徽省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分析报告.2013-02-18/[2]宣国萍.“阶梯渐进、校企融合”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06):156-157.

[3]兰芳.会计仿真实训刍议—会计分岗实训模式[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06):67-68.

[4]褚伶利,于瞳.构建会计教学、技能、岗前“三位一体”模块化综合实验平台[J].商场现代化,2012(27):66.

[5]邢磊,肖建.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立体模拟实训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以嘉兴学院平湖校区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0(3):134-135.

[6]赵建群.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构建——《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09):111-114.

[7]周建松,方华,郭福春.经济管理类高职院校“毕业与上岗零过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实践和探索[J].浙江金融,2004(10):36-37.

Research o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practice teaching base construction --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higher occupation education in Anhui Province

Yin He-ling

(Department of Finance and Accounting, Anhui Economic Management Institute, Hefei Anhui, 230059, China)

This article from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practice education model, discusses the key problem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practice education base, the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practice education base based on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using embedded forms built in higher occupation college campus, fully use the quality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establish case database, trying to face the students really account training, accounting, auditing professional break students collective training difficult puzzles, accounting and audit related professional students to carry out practical skills training to build a scientific platform, enhance the employabi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of students.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practice teaching; base; construction

F23

A

1000-9795(2014)03-0217-02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4-01-05

尹合伶(1963-),女 ,陕西汉阴人,副教授,从事经济学研究。

安徽省会计与审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项目号:20102003)、安徽省会计与审计实践教育基地(项目号:2012sjjd085)阶段性成果,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批准号:AHSK11—12D165)的基金支持。

猜你喜欢
基地岗位实训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我的基地我的连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