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生成及其培养教育

2014-04-17 08:14樊艳君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欠发达毕业生院校

樊艳君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永州 425000)

欠发达地区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生成及其培养教育

樊艳君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永州 425000)

本文围绕欠发达地区高职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与培养等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高职学生;就业;创业

所谓的欠发达地区主要是指那些由于受到历史历史、区位、资源和观念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而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相对于发达地区水平差距比较大的区域。在近几年,欠发达地区的高职教育发展比较快,但是这里的高职学生也不愿意在经济不发达的本地区就业,他们也追求去经济发达的地区。不仅如此,高职学生身处欠发达地区的地理导致他们难以及时得到就业方面的信息,而不少用人单位不十分了解不发达地区高职毕业生的情况,也不太信任,这就产生了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不高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这一地区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教育的研究。

一、多措并举强化高职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

对欠发达地区的高职学生来说,就业、创业教育应为培养其顺利踏上社会的首要工作。

一方面,要加强对欠发达地区毕业生的正确择业观的引导工作。对于这样地区的高职毕业生来说,在一些传统的就业观念和社会上流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下,其对社会就业形势认识有偏颇就很容易导致就业的失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高职毕业生多进行就业和择业观教育,使其能够端正态度,确立起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对就业的期望值适当降低。针对目前所面临的高职学生就业新形势,就要求毕业生把自我价值的实现紧密结合国家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让学生受到鼓舞和引导,能主动面向基层企业、农村,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在就业指导的形式上,要讲究多样化和多种形式。可以作为一门专业课来对待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课程,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师最好应有比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并适当地把就业指导和创业课程的课时增加,作为一门重要的高职教育课程来对待。由此才能够使高职学生对就业的形势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自己能够主动地追求就业和创业技能的提升,切实增强自身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不仅如此,还可与自身实际紧密结合,采取聘请资深专家来校讲座、组织相关就业部门开展咨询活动以及运用宣传栏、就业网站都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将一个良好的就业宣传氛围营造起来。

另一方面,也要鼓励那些有条件的高职学生开展自主创业。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转变教育观念和创业理念的教育。就目前情况看,相当多的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受到区域环境和经济状况的影响比较大,缺乏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维,以学校为本位是主要的办学模式,主动沟通和与企业社会、行业合作的机会并不多。对学生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专业知识的传授比较看重,而对学生实践和创业技能的培养关注和重视比较少,在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方面的主要内容是为学生进行推荐就业,并不重视学生开展自主创业活动。由此来看,对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来说,应把开展创业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通过科学论证环节之后,把定位找准,充分树立重视创业教育意识,着力对学校毕业生开展创业素质和能力的教育培养工作,并在学校的校园文化之中,把和谐创业的氛围也进一步营造出来。

二、以内涵建设促进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

就本质上来说,职业教育就属于一种就业教育,高职院校最大的使命就是必须使学生以更好的姿态走进社会。对于位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来说,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高的关键,就在于抓好自身的内涵建设,切实使自身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真正的提升。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必须以创新的理念,下大力气进行改革,确立起一个最基本的高职学生人才培养模式,也即“三个一”的技能型适用人才培养目标:一个是让学生把一整套基本的交际工具掌握好,这包括:语言的表达、操作计算机、规范的中文写作和英语会话;一个是塑造出学生都具有一个健康向上的人格,能够秉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基本的礼仪规范掌握好,有着高尚的情操;一个是对学生做好一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这就要求让高职学生能够初步具备能胜任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和知识,掌握适应岗位工作过程的技术与能力。

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就应深化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切实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的竞争力。这是由于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和相对落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影响了高职教学与社会实际的有机衔接,这对毕业生成才的质量及其就业必然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因此,对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来说,应注重人才培养过程的工作,在教学改革上加大力度:一是加快办学理念的转变。要将传统的轻能力重知识的教学理念彻底转变,把培养人才的定位确定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并紧密适应社会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二是做好专业结构的调整。对于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应与自身的实际有机结合,把扩大就业作为主要导向,在调整专业结构过程中强化专业建设。专业的设置要紧紧围绕本地区人才需求的基本状况来进行,将一些与服务业相关的专业增设进去;针对本地产业布局的情况,将一些缺少实用性或实用性不强的专业进行整合与减少,对于欠发达地区所需要的专业要增设进去;围绕自身实力的增强,结合自身实际适当调整专业。三是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步伐要加快。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前沿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在教学内容中得到充分的体现,选择教学内容要在对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前提下,对教学的实践环节高度重视,使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教学方法要在教育理念上,把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出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在学生学到应有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掌握好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增强终身学习的能力。四是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高、精、尖”为高职院校甚至专业必须选择的模式,要对专业意识逐渐淡化,进一步丰富其基础知识,将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开发出来,促进毕业生成为全面素质的人和有着专长和特征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占据人才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三、积极营造高职学生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首先,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应为毕业生把平台搭建好,为其就业创造出良好的环境。毕业生面临着多种多样的就业洽谈会,高职院校都应有针对性地动员和组织学生去参加,使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能够相互沟通联系,从而使成功的几率提高。学校也要主动地深入到用人单位之中,与其把长期合作关系建立起来,畅通双方的联系渠道,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其次,将毕业生把创业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创建起来。相对于发达地区来说,高职院校处于欠发达地区,就难以为创业体系的建立投入足够的资金。所以,对政府部门来说,就应对高职学生创业培训、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把创业教育内容体系科学地建立起来,使高职毕业生的竞争力得到提升。可以把创业教育专门课程与创业实习基地有效结合起来,力求取得理想的效果。

第三,把立创业扶持基金体制在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建立起来,可开展的创业形式有:创业竞赛、创业演讲比赛以及创业论坛等等,还可以把发达地区创业经验丰富的成功企业家定期邀请到学校来,为学生亲身讲授创业经历和经验,使学生成为创业型人才有着良好的环境。

总之,对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来说,必须加强高职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的生成及培养教育工作,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职教育人才。

[1]王静.浅析民族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04).

[2]方经奎,王扬铭.构建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J].时代经贸,2008(11).

The generation of employment,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from less developed area and training education

Fan Yan-jun
(Yongzhou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Yongzhou Hunan,425000, China)

This paper from the three aspects to study employment,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nd other issue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from less developed areas.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entrepreneurship

G715

A

1000-9795(2014)03-0231-02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4-01-17

樊艳君(1963-),女,湖南永州人,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副研究员,大学本科,教育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贺 萍(1975-),女,湖南永州人,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

杨春华(1976-),女,湖南永州人,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副教授,湘潭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毕业,本科文化,研究方向为化学教育。

本文系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课题号ZJA2012006,课题名称:欠发达地区高职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欠发达毕业生院校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别让欠发达地区的新能源项目成摆设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最“叛逆”的毕业生
欠发达地区经济报道策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