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三合一”学生工作模式与民族精神的契合性研究

2014-04-17 08:14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三合一军事化民族

赵 玲

(郑州华信职业学院 河南新郑 451100)

高职院校“三合一”学生工作模式与民族精神的契合性研究

赵 玲

(郑州华信职业学院 河南新郑 451100)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高职院校学生的民族精神缺失十分严重。在以党建为引领、半军事化管理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三合一”学生工作模式中加强对高职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推动二者的融合,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高职院校;“三合一”模式;民族精神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一线高技能专门实用人才。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迅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党的十八大报告非常重视高职教育,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毫不夸张地说,高职教育承担着中国制造业的希望,承载着无数人的中国梦。如何培养出大批的爱国守法、素质优良、技术过硬、能吃苦耐劳和甘于奉献的高级技术人才是所有高职院校都必须面对的一项课题。笔者认为,创新管理学生工作方法,加强对学生的优秀民族精神教育,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一、高职院校“三合一”学生工作模式简介

90后学生的具有张扬洒脱、大胆叛逆、狂傲不羁、我行我素、哈日哈韩哈潮流、自信开放、标新立异的特点外,他们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心理素质也相对脆弱,比较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和行为上的偏差;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理想、信念,忧患意识差; 个别学生法制纪律观念淡薄,旷课、逃学现象严重。

我们根据90后高职学生的特点,在总结现有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改革,创新思维,提出“以党建为引领,半军事化管理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三合一学生工作模式”(以下简称‘三合一模式’)实证研究。

具体来讲,就是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思想上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善于把党的建设经验,如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纪律建设等,充分运用到学生工作之中;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坚持从严管理;坚持运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熏陶学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高职院校学生民族精神的现状

民族精神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在心理、观念、习俗、信仰、规范等方面的群体意识、风貌和特征。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弘扬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当今时代部分高职学生出现民族精神缺失的现象,民族精神缺失的表现有:

第一,民族自信心低落。由于西方文化、日韩文化的不断涌入,现有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盲目地崇拜,总觉得这些国家就是先进和好的,我们自己国家的就是落后的于西方的。在生活学习中,往往习惯性得用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来评价中国的现实。在他们的眼中,我国民族的发展是滞后的,民族发展的步伐是缓慢的,他们没有注意到,没有看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民族自信心低落。

第二,外国文化充斥着大学生的头脑。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无论是在政治、经济、科技还是文化领域,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流都越来越频繁。 西方国家的风俗、饮食习惯、节日等大量涌入中国, 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 我们的国学经典著作更少有人问津,成为了让人费解的经书。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优秀的民族传统正被我们的年轻人一点一点的丢弃 。

第三,当前社会缺乏对国民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政策制度保障,缺乏吸引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物质和精神产品,缺少优秀的系统的传统文化读物。宣传力度不够,青年及学生参与程度不高,社会公益设施管理不善等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传统文化的弘扬。

三、在“三合一”学生工作模式中融入民族精神教育

(一)民族精神教育是“三合一”学生工作的核心内容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这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传达给每个青年最强烈的信号,是党和国家宏伟大业向每位青年发出的深情召唤。也是让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让党的队伍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根本。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部分学生民族灵魂的缺失也已成为真正的时代危机。 因此,高职院校在创建和实践“三合一”学生工作模式的过程中,必须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一项核心内容,始终贯穿其中。

(二)充分挖掘党建过程中的体现出的优秀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犹如民族思想脉动的主旋律,这个主旋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不同情况下会形成或悲壮慷慨或昂扬激越的不同乐章。例如民主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这些不同乐章既是中华民族精神主旋律的具体表现,又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这些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可以有效克服当今青年大学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帮助他们养成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等良好作风。

(三)半军事化管理增强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

半军事化管理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要求,是开展国防教育、增强民办院校学生国防意识的重要措施。在半军事化管理中,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教育,“我为人人”的良好环境的熏陶,部队干部战士无私奉献精神的感染,使青年学生从封闭的“自我”中走了出来。他们认识到了个人的事业只有和祖国的事业联系到一起,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半军事化管理中开设的军事课既锻炼了学生的意志、体能,同时还让同学们看到了和平条件下潜在的战争威胁,看到了自己肩上保家卫国的历史责任。一日生活制度,培养了学生令行禁止的作风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四)广泛吸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

“诗言志、歌咏言,文以载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孕育、抒发、蕴含历代民族精英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方面,其载体作用和枢纽效应功不可没。那种气贯长虹、一脉相承的鸿论远识更是余音绕梁,不胜枚举:古代有屈原的“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司马迁的“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李白的“国耻未雪,何由成名”。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飞的“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精忠报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诗篇箴言无不表现出对祖国前途、民族命运的神圣责任感。

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必须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让热爱祖国,维护民族统一;勤奋学习,砺志报国;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明理诚信,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等优良民族精神逐渐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使他们真正认可和参与到学习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队伍中来。

综上所述,创建以“以党建为引领,半军事化管理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三合一学生工作模式”是培养高职院校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这在当前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倡导弘扬中国精神和奋力实现中国梦的现实背景下显得尤为有意义。

[1]沙莲香.外国人看中国人100年[М].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2]林语堂.中国人[М].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

[3]《周易正义》卷5,见《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Study 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tudent Work Model of “three-in-one" and the National Spiri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Zhao Ling

(Zhengzhou Huaxin University, Xinzheng Henan, 451100, China)

The national spirit is the spiritual support for a nation'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he lack of national spirit of college students is very serious.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hat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national spirit in the “three-in-one " mode which consis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semi military management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he model of "three-in-one"; the national spirit

G710

A

1000-9795(2014)03-0234-01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4-01-08

赵 玲(1957-),女,山西晋城人,教授,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欢
三合一军事化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单亲爸爸育儿经:军事化管理收服“公主心”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基于“三合一”导师制的本科生综合能力培养模式探讨
走进世纪阳光感受军事化管理的魅力
柏林要建世界首座“三合一”教堂
航海类院校学生半军事化管理文化建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