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的有效融合

2014-04-17 08:14陈小芸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专业英语基础中职

陈小芸

(惠州工程技术学校 广东惠州 516023)

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的有效融合

陈小芸

(惠州工程技术学校 广东惠州 516023)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英语课程和专业英语之间不协调,存在“裂痕”。本文分析了其中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具体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有效融合的现实路径,以期真正促成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和谐统一。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知识的衔接不能简单地描述为一个概念,而应当是一个对学校、老师和学生而言系统的工程和一个不断探索、创新和完善的过程。

中职学校;基础英语;专业英语;有效融合

一、中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英语有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之分,加强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学习的衔接对学好英语极为重要。衔接可以理解为能力的衔接和知识点的衔接。

在中职阶段,我们普遍的做法是在第一学年内继续基础英语的学习,第二学年转入相关专业英语的学习,学生在修完基础英语后应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具备用英语交流信息的能力,这时再转入专业英语的学习,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实际过程中我们发现,经过一学年的基础英语的学习后,一些学生的英语水平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再者,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教学之间存在严重的隔裂,二者这间没有很好地衔接,进入第二学年后,对专业英语的学习感到力不从心,而且整个英语的学习与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精神相悖,所以我们实际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相差甚远,

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很困难,笔者从教十五年,一直在进行着一些积极的尝试,努力使英语教学更有成效,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前期我们对英语教学实施分层教学法,学生入学后进行英语水平测试,将学生按成绩的高低分成A、B、C级班,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总体来看教学效果较好: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不断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基础差的学生在老师耐心引导和鼓励下,有了从头开始学好英语的信心,经过一年的共同努力,大多数学生的英语都有起色。

但这种教学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弊端,特别是在英语水平差的班级,由于整体水平很差,老师上课的进度很难推进,一学期下来老师非常辛苦的授课,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却很缓慢,要在一年的时间内将语言基础打好,实属不易。

再者,学生在学习基础英语的过程中感觉不到将来从事的职业(专业)与学习的英语有多密切的联系,就业时普遍反映英语在工作中没有发挥作用,与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毫无关联,在校两年的英语学习等于白学。对学好英语是否能真正成为他来未来工作中得心应手的工具而感到迷茫,因此,学习英语又进入一种恶性的循环过程:教师上课很辛苦,学生上课很无聊。后来我们又尝试将中职英语直接改为专业英语。学生很多时候是凭空想象,英语学习变得难上加难了。

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有效融合

针对以上情况的分析,笔者认为要进行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就要将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进行有效的融合,把学生在初中应试阶段只会写在试卷上的“死”知识“活”用起来。提高英语的综合交际能力和实际专业应用能力,建立一种新型的英语教学模式。

1.转变应试教育模式,建立“做中教、做中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基础英语教学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普通英语教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四大英语技能,特别是前三项技能对中职生以后职业的走向是非常有帮助的。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对基础英语能力的培养向英语技能应用的过渡,我们的教学目的是扩展学生本专业的英语词汇量,熟悉本领域的专业术语及专业英语的特殊语法,学会阅读外语文献资料,为以后从事相关工作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

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实际上是为同一教学目标而构建的两个层面。两者的课程设置内容上可以相互融合。

(1)创设专业英语学习的情境,在英语课堂进行以“活动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我校提出“基础课以活动为载体,专业课以技能为导向的‘快乐课堂’”的教育教学改革,“以活动为载体”的教育教学模式强调“做中教,做中学”,精讲多练,让学生进入工作场景中去学习。通过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达到自主训练的目标。教师提供特定的语境供学生观察、思考并总结规律,促使学生将习得的知识与具体的生活实践相联系,使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喜悦。“以活动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以下特点:1.重视语言情境的创设;2.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3.语言的习得是在参与活动中进行;4.多媒体、互联网等技术的引进,增加了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容量。

(2)转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将英语课堂搬入专业实训室、教室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场所,教师要努力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来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可以把英语课堂搬入专业实训室。例如: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的英语课堂可搬进汽修实训室。课前的导入非常容易的就设定了模拟场景,涉及的新词和句型用法通过实物和在具体的实操中展示出来,边做边说,让英语贯穿于他们的技能操作,为其技能服务。学前教育专业更可将课堂移入实训室,如在舞蹈室内学生边展示舞蹈边学英语,学生们会觉得非常有趣,更让学生们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3)开展英语技能展示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技能的舞台。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英语能力展示活动,以英语汇报表演、口语测试、英语活动角为主要形式,拓展英语会话教学内容,让学生把学到的英语会话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个性、展示才能,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我校开展了“111”技能竞赛,指每个专业班级一个季度开展一次单项专业核心技能竞赛,每月最后一个星期进行竞赛,每个专业一个学期开展一次综合性专业技能竞赛,每学期最后一个月开展竞赛;全校每学年举办一届技能艺术节。通过这个展示平台让学生能更有效的将专业英语知识与基础英语知识进行有效的融合。

2.注重英语教师的培养和英语教师身份的转变。中职生英语学习普遍缺乏自觉性和目的性,教师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良好教学效果的保障。作为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应该如何才能做到基础英语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的有效融合呢?

(1)学校为基础英语教师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学习专业知识.按专业英语的听、说的需要对英语教师进行专业分工。在工作上定向培养提高。比如我们把英语教师归入专业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一起探索学生的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从而获悉更多专业知识,使自己的英语教学灵活、实用,使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而且也让学生感受到语言为专业服务的魅力。他们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听课,提高英语或专业课水平。另外,如果专业基础教师的英语水平能胜任英语教学,则可以由英语教师给予英语教学方面的相应教学方法的指导,让英语教师与专业基础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2)学校安排基础英语教师一起参与学生实习。我校为了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深入推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实施了6个0.5培养模式。该模式具体实施过程设置为六个学期,其中第一、三、五个学期进行模块化理论教学,第二、四、六学期到企业进行实训教学。英语教师就可以和专业教师一起被安排带学生入企业实习,与学生一同进入企业实习锻炼,熟悉其运作环节,获取最新的市场信息,了解相关专业的流程,这样可以基本解决英语教师只懂英语不懂专业的纯语言教学问题。这样,英语教师从“专家”转变成了“杂家”,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可以转变成有专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

三、结语

中职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际专业技能,特别在专业操作中的应用能力。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强调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专业应用能力并重。根据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需要,我们培养的初级技术人才既要有过硬的英语技能,也要有丰富的其他社会科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笔者认为处理好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教学关系是中职教学改革的关键。

[1]刘晓维.高职英语反思性教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0.

[2]魏再江.基于新课程的中学英语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与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2).

[3]叶琳.素质教育与外语专业教学改革.外语研究,2009(2).

[4]高海虹.交际策略能力研究报告.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basic English and professional English teaching in secondary occupation school

Chen Xiao-yun

(Huizhou Engineering Technical School, Huizhou Guangdong,516023, China)

The inconsistency between basic English curriculum and professional English in secondary occupation school, there are "rift". This paper analyzes some problems,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teaching reform, put forward the realistic path integration point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real harmony to basic English and professional English. The cohesion of basic English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English can not be simply described as a concept, but should be a continuous exploration, innovation and improvement process of the school,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system engineering.

vocational schools; basic English; professional English; effective fusion

H31

A

1000-9795(2014)03-0307-02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4-01-20

陈小芸,女,英语高级讲师,从事英语语言文学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欢
专业英语基础中职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高职轮机专业高中职衔接专业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