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输入理论框架下英语写作教学策略之探索

2014-04-17 08:14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语法学习者语言

刘 彬

(湖南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长沙湖南 410205)

信息输入理论框架下英语写作教学策略之探索

刘 彬

(湖南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长沙湖南 410205)

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引发起国内外二语习得理论界对输入的广泛研究。这些研究对语言习得过程都有着深刻的揭示。发挥输入理论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指导作用,对深入探讨写作课堂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输入理论;输入强化;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一、引言

随着中外高校合作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学生参加国际英语水平测试。这些测试主要目的之一是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完成国外全英语环境下完成专业学习的学术能力,其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起到关键作用。但是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提高英语写作水平似乎已成为阻挡他们成功之路的一大障碍。其主要原因是汉语对学生英语写作中产生负迁移作用,句式单调、简单句堆砌、遣词造句错误百出,语法、词汇及其表达出处留下汉语的痕迹,严重妨碍了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写作中的汉语负迁移作用已成为当前英语教学界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尽管如此,针对提高课堂英语写作教学策略的研究依然不够。本文针对这一现状,试图从信息输入的角度,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以提升课堂信息输入的质量,从而实现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目的。

二、国内外信息输入的相关研究

就输入的内容而言,克拉申(Krashen1982)认为:“学生能够通过他们的背景知识,已习得的语言知识来理解目的语,只要学习者在交际中可接受到足够的可理解的输入,那么习得会自动进行而无法阻止。由此来看,正式的语法解释就变得毫无用处。”该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可理解输入,如果i代表学习者的现有水平,那么可理解输入就是i+1。只要i+1能在交际中多次出现,学生就可以习得。此外,克氏还提出了“粗调输入”和“精调输入”,强调外语教学应采用“撒网法”大剂量地为学生提供足量的“粗调输入”,即未经任何语言调整的自然输入。尽管隆氏输入理论(Long,1983)也认为不论是母语还是外语学习,成功的学习者总是以获得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为特征的,但是隆氏认为调整语言会促进对语言输入的理解。研究语言习得的学者对母语环境中母语习得、二语自然习得、课堂有意识学习中的语言特色研究也有助于更近一步了解二语习得的规律和特征(Snow&Ferguson,1977; Caies,1977; Ellis, 1980,1984a; 王宗炎,1988)。

克氏的自然输入法主要指听和读,大量的听和读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有关词汇、语法、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信息,有利于学习者对语言的掌握。该方法所需要的输入量是很大的,不仅耗时,而且对于教师的二语水平要求较高。这些特点并不适合中国国情。因此,国内语言研究者对输入方式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例如丁国诚(1993/ 4 :24 - 26) 强调输入的重要性,但他将输入分为泛输入(泛读、泛听) 与精输入(精读、精听) 。王大伟(1997)、吴朋(2001 :53 - 56)则明确强调了非自然输入的重要性与优越性。非自然输入指的是背单词、词组、句型等,在输入的材料中词汇是核心,是决定是否理解输入内容的关键,“交际的核心不是句子平面以上的知识,而是语言知识;而词汇是核心中的核心”。至于反馈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 Carroll( 1994) 首次做了清楚地阐述,他将反馈定义为第二类输入。反馈输入主要是对学习者有关语言学习的假设进行肯定或修正的输入(张雪梅,2001)。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反馈,学习者可以发现其语言假设中知识如何关联、一起构成什么、受到何种制约等方面的信息,从而对其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正确推断,或不断修正其推断,进而加速习得的进程及正确语言知识的获得。Carroll and Swain ( 1993)认为如果语言学习是通过归纳进行的, 那么没有反馈的理论是不完整的学习理论。这一理论对成人二/ 外语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证明直接和含蓄的反馈有助于成人学习一些抽象的语言规则。

就输入的顺序而言,Hatch & Wagner Gough (1976)认为学习者习得语言的先后顺序取决于该语言成分在输入中出现频率的高低,输入频率越高,习得越早。但是,克氏(1997)认为输入顺序与习得无关。第二语言学习者掌握的语言语素和句法具有一定的顺序,这些阶段和顺序并不会因为学习者及其语言环境的差异而改变。克氏提出了语言习得的调节模式。模式把支配第二语言行为的机制为习得系统和学得系统。前者是第一性的、最重要的系统,是天生、本能的语言能力。学得系统是第二性的、次要的系统,是正式教育(如课堂教学)的结果。学得系统是后天有意识学习的产物,它可以暂时调节某些语言表达,但无法改变语言习得的进程。对于克氏的信息输入理论,也有众多研究者提出质疑。其中的代表之一是Larshen Freeman & Long(1997)。他们认为尽管第二语言的某些语素和句法形式的习得是有一定的顺序和阶段性,但大量的研究证明,教学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改变这些顺序,并且提高习得的效率。

三、输入理论研究对英语写作教学策略的启示

为了提高中国学生的写作能力,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写作知识方面的策略训练。从输入输出的角度看,写作是语言输出,应建立在语言材料输入的基础之上,而语言的内化是输出的基本保证。目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尤其是中外合作办项目中的写作教学,面临的困难是,课时不够,输入量不大,而且学生学习的效率非常低等等问题。究其根本,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信息输入的质与量不够。写作教学任务非常繁重,却效果甚微。要提高英语写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从语言材料、课堂信息输入的质与量入手,设计合理的写作教学策略。

1.运用输入强化策略,提供有交际目的的泛输入信息。仅仅提供写作阅读材料是远远不能实现海量输入的目的。尽管大量的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形成好的语感,但是在目前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在布置课外阅读任务时缺乏针对性。学生对于海量的阅读心生畏惧,并且由于在阅读中接触到的知识、表达方式难以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中,所以往往这种课外阅读的任务流于形式。要提高泛输入的效率和质量,首先,教师应该对语言材料进行筛选,选择与写作主题一致的话题,并且对语言材料进行处理,将有助于学生进行书面有效交际的表达方式、句型等内容使用粗体字、旁注等手段进行文字加工,引起学生的充分注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量的研究表明,学生会有意无意地将这种“注意”到的信息反馈到他们的写作中去。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了解所教学生的层次,分级处理所选材料。在现实的课堂中,往往存在各种层次的学生。教师在处理写作阅读材料时,可采用分级方式。也就是说,在一篇材料中,标注其难易程度,既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读材料,又能鼓励学生接受具有挑战性的材料。克氏输入理论中尚未明确的是怎样确定“i+1”,多大程度是“1”。但是,如果学生根据自身的水平主动选读不同难度的文章,那么输入的信息则将最大程度地接近“i+1”的可理解性信息。

2.改变传统写作教学方式,设计写作教学特有的精输入策略。传统写作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是语法的讲解。教师往往针对一个语法现象进行系统的教学。例如受到汉语的负迁移作用的影响,学生对于时态使用总是遇到很大的难度,因此教师往往通过反复讲解、机械训练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该知识点。有研究表明,这种语法讲解对提高学生语法水平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表现出较强的抵触情绪。这是因为学习过程本身非常枯燥,而且由于写作中学生仍然会出现许多时态错误,学习效果不佳,这样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低。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陈述、解释语法现象,不拓展、不延伸,教学手段放在陈列语言现象,解释语法现象的目的只是提高文本理解程度。教师的干涉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而不是对语法的“死记硬背”。当然,作为课堂的设计者,教师应该在对学生进行精调输入前,遵照习得系统顺序,合理选用、设计语言材料,尽量使学得系统的顺序与习得系统的顺序相一致。

3.运用输入强化策略,充分发挥“背诵”对提高写作水平的作用。国内众多的语言学家、教育者(邓鹂鸣,2001;丁言仁,戚言,2001等)的研究发现,背诵对于加速语言知识的内化,提高语感等方面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文本背诵最终目标是提高学习者书面交流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其外力干涉的作用,对学习者要背诵的文本进行分类、处理。首先,通过篇章强化,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注意。教师根据写作的目的,分类背诵材料,如篇章连接的段落,词汇运用的段落,逻辑、语法的段落。对于这些文本,通过改变通常的字体(加粗字体、加大字体等),提高学生的注意程度。其次,要选用优秀的语言材料之外,如果书面输入中并未包含足够多的目标形式,教师可采用输入流强化策略改写需背诵的文本材料,增加目标形式的数量。例如,在学习定语从句时,教师可以通过改写文本,凸显语言现象,让学生有意识注意到目标形式,并且在写作中运用。第三,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为学生提供运用相关内容的平台。没有这个平台,学生接触的语言信息将无法成为可理解信息,更别谈内化。

四、结论

本文结合二语习得中的输入理论,探讨了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输入什么”、“怎样输入”等策略,认为提高和保证写作课堂教学输入信息的质和量是提高写作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也是提高语言输入转换为语言吸收效率的前提和保证。写作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英语水平、个性等因素。缺乏英语使用的真实情景,就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使写作课堂教学中的输入尽可能提高学习者内化英语信息的效率。

[1] Саrrоll S, Swаin М. Ехрliсit аnd Imрliсit Nеgаtivе Fееdbасk: Аn еmрiriсаl studу оf thе lеаrning оf linguistiс gеnеrаlizаtiоns [J] . Studiеs in Sесоnd Lаnguаgе Асquisitiоn, 1993(15).

[2] Krаshеn, S. Рrinсiрlе аnd Рrасtiсе in Sесоnd Lаnguаgе Асquisitiоn[М] Охfоrd: Реrgаmоn Рrеss, 1982.

[3] Lаrshеn Frееmаn,D. &Lоng, М. Н. Аn Intrоduсtiоn tо Sесоnd Lаnguаgе Асquisitiоn [М]. Lоndоn аnd Nеw Yоrk: Lоngmаn, 1997.

[4] Lоng, М. Dоеs Sесоnd lаnguаgе Instruсtiоn Маkе а diffеrеnсе? А Rеviеw оf thе Rеsеаrсh [J]. TЕSОL Quаrtеrlу, 1983b.

[5]丁国诚.试谈交际性教学中的语言输入[J].外语界,1993(4).

[6]王大伟.输入新论[J].外语界,1997(4).

The strategy of English writing under the framework of information input theory

Liu Bi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Huna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Changsha Hunan, 410205, China)

Krashen's input hypothesis sparked extensive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ies on input. The research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ss has profound revealed. Play a role in guiding the input theory to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of the university, and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strategy of writing.

input theory; input enhancement; English writing strategy

H315

A

1000-9795(2014)03-0376-02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4-01-10

刘 彬(1976-),女,河南西平人,讲师,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欢
语法学习者语言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语言是刀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跟踪导练(二)4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