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2014-04-17 08:14赵慧敏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欧美人崇尚跨文化

赵慧敏

(渤海大学 辽宁锦州 121013)

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赵慧敏

(渤海大学 辽宁锦州 121013)

文化是民族的烙印,是历史的沉淀。文化不同决定了思维模式、价值观和伦理道德的不同,由此而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和交际规则。正视文化差异对提高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帮助。本文在详细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解读了跨文化交际的具体实例,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文化模式

一、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儒家思想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占据统治地位。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中庸之道”,由此而延伸出来的行为准则包括温、良、恭、俭、让,这些思想对中国人影响至深。因此在中国人的核心道德中崇尚谦虚、关心他人、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由此而延伸出在恭维语和招呼语方面的特色。因此中国人表现出来的往往是群体文化,而这种文化是反对将个人价值置于群体利益之上的。西方价值观的形成深受欧洲文艺复兴的影响。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精神,即肯定个体的价值与尊严,主张追求现实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因此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价值,崇尚英雄,由此而表现出来的张扬个性、富于冒险和进取、注重个人隐私等价值观念。

文化的不同造成了中西方人群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道德、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在思维模式上,西方人重视理性分析和逻辑抽象。在古希腊时代,欧洲的哲学家就把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认为是认识世界的基本工具,而现代的欧美人群深受其影响,因此逻辑思维和实证分析成为欧美人的思维模式的主要特点。中国人重视直观和经验,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客观事关进行认识,因此中国人认识事物的方式充满感性认识。而儒家更是把认知的对象作为自我意识外化的整体来感知的,从中寻找对伦理、价值和道德的印证,因此中国人感性认识较强而缺少理性认识。价值取向方面,“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人们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提倡个人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倡导个性化和个体价值。中国人则恰恰相反,中华文化传统中尊崇礼让,强调“长幼尊卑”有序,强调群体意识、社会意识,反对个人主义和竞争意识。在伦理道德方面,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和谐交融,人与人之间也是重和谐和统一的。而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是强调人们在为人处事方面要适度和守常,反对个人张扬和个人之上的自私观念。而西方的人道主义则把人看作是自然对象,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追求个性解放,要求彻底打破封建和宗教神学的束缚,推崇征服自然。在社会关系方面,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认为无论贫富,人人都会尊重自己,同时能充分尊重他人,不允许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很少有人以自己的家庭背景为荣或者为耻。西方人认为凭自己的努力就一定能获得成功。中国人则等级观念较强,对家庭的依赖性较强,同时比较看重情感因素。

二、日常用语和礼仪规范的差异

1.打招呼语的不同。中国人熟人见面通常问:“吃饭了么?”这体现中国人传统观念中的对别人的关心。而这样的打招呼语对欧美人容易引起误会,他们认为你打算请他们吃饭。欧美人见面时一般喜欢谈天气:“Good day, isn’t it?”或者说“How are you?”又如中国人见面中喜欢问对方:“干啥去啊?”这样在中国人眼中认为是关心的话在欧美人见面中会引起反感,原因是西方人普遍注重隐私,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己的隐私的窥探。同样在初次见面寒暄时,中国人喜欢问对方年龄、家庭情况、收入情况,这些问题在西方人眼里都属于隐私问题,因此这样的问话通常会招来对方的反感。

2.恭维语的不同。中国传统观念中尊老爱幼,认为老年人的阅历和持重是令人尊重的。因此对待长辈或者年龄较长的人喜欢恭称:您老、老先生,老大爷等等。而欧美人比较崇尚冒险精神,喜欢年轻人的活力,而认为老年人是能力弱和需要别人照顾等负面意思。因此中国人的尊称到了欧美人那里就容易引起误会甚至反感。同样,由于中国人崇尚谦虚内敛的风格,因此对待别人给予的夸奖通常持谦逊态度,回答上通常是谦虚的否定。而欧美人由于重视个人主义,通常对别人的夸奖持肯定态度,回答上变现为大大方方地接受。如中国人的同事夸奖对方说:“你这次工作做的可真是出色啊!”中国人通常说:“哪里哪里,全是大家帮忙的结果。”而欧美人遇到这种情况通常说:“Thank you.”或者说“Really? I am pleased to hear that.”

3.餐饮礼仪的不同。在餐饮文化方面,中国人通常是好客和热情的,认为让客人吃饱喝足是主人的责任。在宴请客人时,中国人通常在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酒菜,然后非常客气地对客人说:“仓促之间,没有准备很多菜肴,请您多多包涵。”而欧美人会觉得非常奇怪,认为菜肴已经很多很丰富了,为什么还要说很少。同样在餐桌上,中国人将好客热情地传统发挥得淋漓尽致,总是为客人倒酒夹菜,在客人说吃饱了的情况下还要热情地礼让。在欧美人则认为主人非常不尊重自己的意见:我明明说吃饱了,为什么还总是让我吃饭喝酒?在西方国家,人们普遍比较尊重个人权益,因此很少有人勉强对方做事,同样也不会硬往对方碗里夹菜,更不会想方设法劝别人喝酒,通常的做法是“Help yourself please.”

4.时间观念的差异。由于在哲学观和世界观方面的差别,欧美人普遍将时间观和金钱观联系在一起,认为时间就是金钱。因此西方人对时间非常爱惜,对自己的时间进行精心规划,不喜欢别人打乱自己的计划安排。在西方,要拜访某人,事先要打电话预约并说明造访的目的,然后经过协商之后确定时间和地点。未经对方允许就登门造访是不礼貌的行为。同样无事打电话闲聊或者串门也被认为是打乱私人计划和浪费别人时间的行为。相比较之下,中国人的时间观念没有那么强,同事或者亲戚之间串门聊天非常普遍,不需要郑重其事地打电话预约,同样邀请别人来访通常也不会给出具体的时间。

三、对跨文化教学的启示

文化差异的造成跨文化交际中的诸多障碍,只有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和风俗习惯,才能有效避免文化冲突现象。当前国内英语教育通常重视英语语言知识而忽略文化知识,结果形成了学生的“英语外壳+汉语思维”,这在跨文化交际中严重影响了交际的正常进行。因此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教师应在输入英语知识的同时对英美文化风俗习惯进行大量输入,使学生更多地接触到欧美实际生活范例,并与国内的习惯做比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同时,对教师应鼓励和督促学生多读多看原版英文音像材料和杂志报刊,对欧美文化做广泛的涉猎,避免出现用本国的风俗习惯和思维模式去对待跨文化交际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获取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对待不同文化形成平等、宽容、尊重、开放的态度,为外语教学培养出更多地跨文化交际人才。

[1]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М].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8.

[2]葛朝霞,史明兰.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48.

[3]李雪梅,张郁.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探究[J].科技与教育,2006(6):75.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 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Zhao Hui-min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Liaoning, 121013, China)

Culture is the national brand and the precipitation of history. Culture determines the mode of thinking, values and ethics of community, therefore, results in different language expression and communication rules. Facing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s of great help to improve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nd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specific cas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Further, the author put forward the concret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ultural differenc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ultural model

H31

A

1000-9795(2014)03-0386-01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往往需要对共同的话题进行探讨和磋商,而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往往对交流带来了不小的障碍,因此如何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成为语言学家研究的重点。“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之间的交际,其需要处理的是交际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解决的是跨文化语境(cross-cultural context/ setting)中的问题。”跨文化交际中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对对方的语言错误通常是可以容忍的,如发音不正确、用词不当、语法错误等等,因为他们知道对方是“外国人”。如果语言正确却违反了对方的交际规则而出现语用失误,即出现了“说话不合时宜的失误,或者说话方式不妥, 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往往被对方认为是没礼貌或者故意的,造成交际对方的反感,从而导致文化冲突现象。文化是民族的烙印,是历史的沉淀。文化决定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习惯、风俗、禁忌等等。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因此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尤为显著。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4-01-17

赵慧敏(1984-),女,河北乐亭人,渤海大学大学外语教研部讲师,从事应用语言学和英语教学方向的研究。

本文系2013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跨文化沟通中的语言文化冲突研究”(项目编号:L13CYY018)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欧美人崇尚跨文化
秦朝
———崇尚“大”的短暂朝代
崇尚精巧的枫丹白露画派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崇尚奋斗
上百个与肥胖有关基因被发现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Meeting Guests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