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网络自制剧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

2014-04-17 14:07李海丽
剧作家 2014年6期
关键词:网民

李海丽 张 磊

新媒体背景下网络自制剧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

李海丽 张 磊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今已进入到一个全面的新媒体时代。虽然电视作为第一媒体的地位依然无法撼动,但是受众的心理和观看习惯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与传统媒体的竞争和自身发展的瓶颈,在相关政策的鼓励刺激下,国内各大视频网站纷纷加大内容建设。网络自制剧因其较强的互动性、碎片化的接受方式、制作成本相对较低且灵活度较大,成为网络生存发展的重要举措,近些年佳作频出,越来越受到网民的喜爱和广告主的关注。特别是2013年获得9项艾美奖提名的《纸牌屋》更是让网络自制剧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本文将就网络自制剧的概念及基本特征进行梳理,分析其现状,展望其发展前景和趋势,以期能更好地把握网络自制剧的发展规律。

一、网络自制剧概述

当电视剧还在聚焦于家长里短、婆媳争斗时,网络媒体给观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以乐视、优酷、爱奇艺、搜狐视频等为代表的网络媒体,生产了大量的自制剧,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网络自制剧的总量将会超过1700集,比去年同期增长45%。[1]

那么什么是网络自制剧呢?

百度百科认为:“网络剧是专门为电脑网络制作的、通过互联网播放的一类网络连续剧,是随着互联网发展产生的。与传统电视剧的区别主要是媒介区别,是以电脑网络为媒介的剧种。其带来的便利性包括播放准入门槛低,对节目的内容选择性、时间选择性、观看可操作性等方面都比较宽松。也有的网络剧是基于已经播出的人气电视剧,填补其内容与时间空隙等的不足而产生,或是基于人气游戏等产生。”[2]百度百科的网络剧概念显然包括了网络连续剧和网络电影。而“网络自制剧”顾名思义就是由网络媒体自己投资拍摄、专门针对网络平台制作并播放的影视剧。[3]与传统电视剧相比,它具有投入资金少,效益回报高,主题、形式相对灵活等更符合网民接受心理的特点。

网络自制剧的概念有三个要点:一是创作者必须有网络媒体参与;二是网络为首要播出平台;三是必须符合“剧”的要求。这三点突出了网络自制剧中网络的主体性,同时又将网络自制剧与电视台拍摄的电视剧、网民自拍上传的视频区别开。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视频网站,网络自制剧经历了最初的以草根性、业余化的网络短剧为主的初级阶段,到开始注重商业开发的发展阶段,再到以专业化、精品化的网络自制剧为主的成熟阶段。目前视频网站已经尝试精良化制作,不甘于仅仅做传统电视剧的播放载体,或是草根自拍视频的展示平台。正是在这样的态势下,视频网站在剧集制作小试牛刀后,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不管是《屌丝男士》还是《嘻哈四重奏》,都获得不错的点击率和经济效益。网络自制剧的低投入与高回报获得了更多网站的青睐,并都想在自制剧上一试身手。

网络自制剧是近几年在国家广电总局网络版权政策下催生的新生事物。2010年11月国家广电总局颁布了《广播影视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意见》,重点打击影视作品侵权行为,强化对盗版美剧、日韩剧的打击力度,许多视频网站的美剧、韩剧一夜之间全部下档,继而广电总局又加大对网络盗版的打击力度。各视频网站既要面对美剧、韩剧等视频资源的缺失,又要面对日益水涨船高的电视剧版权费用,此时普通电视剧集每集播出版权费用要5000元左右,热播剧甚至每集高达15~20万元,一部数十集电视剧播出版权的花费动辄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元。虽然视频网站尝试收费观影业务,但是对于已经习惯了免费观看视频的网民来说却是很难实现的。于是各视频网站开始纷纷寻求对策,网络自制剧就是应对策略之一。从土豆网斥资600万元打造了第一部网剧《欢迎爱光临》,到优酷网推出了《11度青春》系列电影计划,门户网站新浪网和搜狐网也分别推出“4+1”电影计划和“搜狐制造”等计划,并成立了自己的专业创作团队。一时间《欢迎爱光临》《老男孩》等优秀的网络剧脱颖而出,获得了经济效益与口碑的双丰收,也显示出了网络剧的巨大发展前景。

二、网络自制剧的发展现状

1.数量多、质量优、点击率高

《中国网络视听产业白皮书》中的数据显示,2012年网络自制剧的投入规模大约为6500万元,预计2014年将达1亿元。艺恩咨询的分析表明,2013年网络自制剧产量不到1000集,而2014年各大视频网站预计投入1500~1700集左右,产量增长45%左右。[4]数量的增多从侧面也可以反映出网民对于网络自制剧需求的增加。

随着视频网站的整合和网络带宽升级,网络自制剧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欢迎。2012年,网络自制剧的点播量已突破10亿次[5],而2013年爱奇艺推出的网络自制剧《灵魂摆渡》上线20天创下了3.65亿的播放量,取得总播放量过5亿的好成绩。之前破亿点击量的《屌丝男士3》、优酷土豆打造的《万万没想到》和腾讯视频新网络自制剧《探灵档案》等网络自制剧成了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预计到2015年,其点播量将达15亿次。

随着网络自制剧的热播,各视频网站纷纷成立专业的制作团队;为了保证较高的水准,资金投入也比过去有了较大的提高。早期的网络自制剧带有实验性质,多是由段子组成,长则十来分钟,短则三五分钟甚至几十秒,瞄准的就是网络观众短平快的视频消费心理。而现如今,网络自制剧从内容上、表现形式上、参与演员的水准上更加趋向于精品化的策略,制作了一些了高水准的作品。近些年,一些在传统媒体上很有影响力和实力的导演、演员纷纷加入网络自制剧的队伍。如郭靖宇监制的《灵魂摆渡》,杨幂和余文乐将在网络剧中上演《微时代之恋》,姚晨、孙俪等也在网络自制剧中参与客串。这些都大大提升了网络自制剧的品质和影响力。

2.受众更年轻,以娱乐为主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搜狐新闻客户端进行的调查(1432人参与)显示,90.9%的受访者看过网络自制剧,在受访者中,63.0%为90后,30.9%为80后。[6]接受调查的人员表示网络自制剧轻松幽默,或者是时尚热门话题或者是搞笑热词的串联,通过夸张的演绎,博人一笑。由此不难看出,网络自制剧深受以90后、80后为主体的网民的喜欢。

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曾经设想,电脑可能是一种延续“童年”的传播技术,在草根文化、恶搞文化肆意横行的网络时代,“娱乐至死”的预言依然回荡耳畔。互联网就如同一个狂欢的、去中心化的场所,网民可以更加自由地、自主地行使自己的话语权,肆意地宣泄自己的情感。网络自制剧在互联网的沃土里,扛起了娱乐的大旗,内容的草根、恶搞,形式的多样、灵活,成为了寻求愉悦、宣泄情绪的主要途径。

3.碎片化叙事,题材更宽泛,聚焦现实

网络自制剧符合网络媒体碎片化接受的特征,故事更短小,更易于受众接受和理解,经常一个故事中穿插几个小故事,或是几条叙事线交叉进行。碎片化叙事更加随意、自由,更符合网民的接受习惯和审美习惯。特别是在移动终端迅猛发展的当下,网民是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观看网络自制剧,碎片化的叙事特点更符合网民的碎片化收视习惯。

从内容审查上看,网络剧与传统的电视剧相比有着更大的优势。导演王岳伦拍摄的《人生需要揭穿》就突出了劲爆的社会话题。他曾感叹:“在拍摄网络剧时没有审查的干扰,能保持创作力,很过瘾。”[7]因为目前我国网络剧管理实行的是“谁办网谁负责”的原则,主张 “少干预、重自律”,审查的方式主要是由每位网络服务商内部组织审核员审查自己的网络剧,尽管对审核员的资质做了比较严格的要求,但是因为有利益关系,所以审查上并没那么严格。正因如此,像灵异以及超自然现象等在传统媒体上受到极大的限制的内容,在网络上却并没有如此明显的制约。近来火热的《探灵档案》和《灵魂摆渡》,都选择了常规电视剧甚少触及的灵异题材,并且都获得了较高的点击量。

网络自制剧在题材上或聚焦时代、迎合热门事件,或是关注社会话题如“剩女”“屌丝”“隐婚”,这些题材与网民的亲身经历具有极强的贴近性,因而受到网民的喜欢。其实,网络自制剧的当下性也是创作者对当下现实生活和虚拟生活的一种艺术表现,通过艺术加工使得网络热门话题、社会热点事件转化成一种艺术方式呈现在作品中,表达出创作者的立场和思想。

三、网络自制剧的发展趋势

1.前景明朗,商业价值高

当前网络自制剧的盈利一是靠贴片广告,二是植入广告和赞助,同时一些视频网站开始尝试付费点播的模式。优酷土豆出品的网络付费点播《嘻哈四重奏》第五季就效果不错,目前《嘻哈四重奏》第五季已经基本实现回本。优酷的尝试也为其他视频网站打开了盈利的模式,接下来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都将会推出专门的付费用户剧集,以拓宽渠道。

同时,除了自身的付费用户以外,不少网络自制剧也开始尝试“网台合一”。据了解,目前《万万没想到》已经开始与地面卫视合作,在湖南卫视《一生一世合家欢》等电视节目中亮相。目前《嘻哈四重奏》的电视剧版已经开始计划,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开始拍摄,并会在卫视台进行投放。

2.重视内容建设

网络自制剧拥有互联网平台的资源优势以及数量众多的网民,但是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归根到底还是要加强内容建设。在保证制作质量的同时,也要在内容上实现不断创新。不论是题材还是形式上都要发挥更多的创意,重视编剧在网络自制剧中的作用,挖掘更优质的剧本资源,健全一系列的奖励机制,充分调动编剧的创作热情。当然,还可以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利用数据支持来更好地了解网民的需求,做出更受网民喜欢的剧集。

3.互动优势要加强

互动性,是互联网最重要的特质之一。互联网,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是信息的创作者、加工者、发布者或传播者。它颠覆了传统的单一“发布”或“接受”的角色,使发布者与接受者之间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平等的交互关系。[8]网络自制剧要充分发挥互动性的优势,网友不但可以发表观感,同时也可以通过点击量实时观看数据等网民的反馈来把握剧集的质量。有些剧集甚至可以一边在网络上播出一边根据网民的意见及时修改剧本。可以更好地利用“弹屏”加强网民及时参与评论的心理需求。当然也可通过网络公开征集好的创意、演员及剧本。

目前,网络自制剧还处于发展期,而视频网站对网络自制剧的创作仍在探索之中。不管创作主体是来自民间的草根还是具有专业背景的团队,都要谙熟网络自制剧的发展规律,而各视频网站也要认识到网络自制剧也是未来竞争中的一块重要阵地,这一场战役对各大视频网站都意义重大。

(李海丽:江西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张磊:江西广播电视台精品创作部)

参考文献:

[1]网络自制剧为视频开启暖春时http:// 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4-05/14/ c_126498608.htm

[2]百度百科.网络剧[EB/OL].[2011—7—12].http;//baike.baidu.com/view/609110.html.

[3]曹慎慎.网络自制剧观念与实践探析[J].现代传播,2011,(10)

[4]《视频网站自制剧的现状和前景分析》,http://xiepeng.baijia.baidu.com/article/6494。

[5]90.9%受访者看过网络剧http://news. xinhuanet.com/zgjx/2013-11/07/c_132867688.htm

[6]同上

[7]2014一季度网络自制剧井喷 内容尺度宽成本降2/3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4-03/21/c_13320 3292.htm

[8]江潜.《数字家园——网络传播与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页。

责任编辑 王彩君

猜你喜欢
网民
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 在线教育用户占34.6%
“台独联署”被岛内网民嘲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民心理与风险沟通
从运动式清网到常态化治理下的网民政治参与
现代化网民要有“仁心”“学心”“公心”
微博舆论中网民信息互动的扩散模式
有感“网民节”
2.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