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致抑郁症临床观察

2014-04-26 08:48黄廷耀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12期
关键词:精神障碍脑血管病西药

黄廷耀

(新蔡县公疗医院 内科,河南 新蔡 463500)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致抑郁症临床观察

黄廷耀

(新蔡县公疗医院 内科,河南 新蔡 463500)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对脑血管病所引发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脑血管病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纯进行西药治疗,采用HAMD量表对患者进行治疗后评分,采用SDS抑郁症自测量表来评价抑郁患者的抑郁情况,采用NIHSS评分来评定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组在治疗脑血管病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上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5%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抑郁程度在入院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入院前可发现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病情明显减轻。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改善脑血管病致抑郁病患者的病情,且对于修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有一定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脑血管病;抑郁症;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

脑血管病致抑郁症致病原理比较复杂,通常患者会产生很严重的心理影响导致心理障碍,在长期的负面心理情绪影响下患者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这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患者采用一般治疗方法疗效并不明显,本文结合中西医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做好记录、分析工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取的100例脑血管病致抑郁症患者类型均符合我国精神障碍诊断与分类的标准,其中有25例为脑出血患者,75例为脑梗死患者,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段为40~78岁(平均年龄为55.46岁)。患者的病情程度:49例为轻度抑郁患者,37例为中度抑郁患者,14例为重度抑郁患者。在入院进行初期治疗抑郁量表平均总分为(28.26±2.36)分,SDS测量平均总分为(65.65±6.59)分,NIHSS评分(24.64±6.24)分。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病人的性别、病情、年龄等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治疗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中医具体处方为:当归、柴胡各18g,郁金、赤芍、陈皮、香附、熟地各10g,川穹13g。此外还要根据患者的气虚情况来适当加以其他药物,气虚较为明显的患者应加服党参、黄芪各12g,白术11g;患者血虚较明显时要加服白芍14g、首乌12g,将当归量加至30g;肾虚较明显患者则加服山萸肉14g及菟丝子、肉苁蓉各13g。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轻、中度抑郁症患者予以服用百忧解,25mg/d;而重度抑郁症病人则在轻、中度患者服药基础上加服阿米替林45mg/次,1日3次,总共分2个疗程,1个疗程为30d。而对照组则单纯进行西药治疗,其治疗方法与治疗组在西药配方上保持一致。

1.3 治疗效果判定

依照HAMD抑郁量表来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综合评分,并在2个疗程后以治疗前的减分率为指标对疗效进行评定。其中减分率在80%以上的患者评定为痊愈,减分率为55%~80%则评定为显效,减分率为25%~55%为有效,低于25%的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

通过对比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00%,具体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治疗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SDS与NIHSS评分对比

在入院诊断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抑郁程度并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病情明显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见表2。

组别例数(n)SDS评分NIHSS评分治疗前65.55±6.5924.32±7.58治疗组治疗后5028.52±6.2472.45±24.22t13.8721.24P<0.01<0.01治疗前65.75±7.1224.54±8.24对照组治疗后5046.32±7.0544.04±25.34t6.028.56P<0.01<0.01t11.320.88P1>0.05>0.05t27.048.16P2<0.01<0.01

注:数据t和P为两组组内比较检验值,t1与P1为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比较检验值,t2与P2为两组治疗后的相关比较检验值。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并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在治疗组中出现了3例恶心干呕现象,是服用中药的常见反应,该现象在短时间内会逐渐消失。在患者出院之后的回访过程中了解到治疗组患者的生活、社交能力以及心理状态都要明显好于对照组。

3 结论

对脑血管病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尚无定论,传统中医认为抑郁症与病人的肝、肾及心脾有关。其具体机理是由于肝郁气滞、血瘀、气血阴阳失调等导致患者产生抑郁心理继而加重其心脑血管病况,而心脑血管的病情加重又会反过来加深患者的抑郁程度,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在治疗上中医主要以疏肝解郁为主,本研究治疗组患者服用的中药多为香附、柴胡、郁金等具有疏肝解郁疗效的药材,同时针对气虚患者加服党参、黄芪等,针对肾虚患者加服菟丝子、肉苁蓉以补肾,对于血虚患者加服首乌、白芍以养血滋阴等。

中药与西药单独用于治疗脑血管病致抑郁症均有其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可发现,中西药结合治疗效果较佳,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同时还可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1] 耿建领.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54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1):143-144.

[2] 贾竑晓.抑郁症的中西医结合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3):200-201.

[3] 徐其良.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05(10):134-135.

[4] 李建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致精神障碍效果的观察[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5):711.

[5] 覃加许.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期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36例效果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2(4):508-509.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4-03-08

黄廷耀(1966-),男,河南省新蔡县公疗医院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

R743.3;R749.1

A

1673-2197(2014)12-0081-02

猜你喜欢
精神障碍脑血管病西药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联合用药治疗偏执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经验研究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益气祛瘀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