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疗效

2014-04-26 08:48刘震宇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丹红脑血管黏度

刘震宇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丹红注射液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疗效

刘震宇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平均水平(1.52±0.09)mPa·s,纤维蛋白原平均水平(2.33±0.18)g/L,与治疗前统计数据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痊愈24例,显效3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丹红注射液;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缺血性脑血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患者脑组织中存在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病情发展可能会导致缺血区脑组织的缺氧和坏死进而引起相应的功能障碍,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1]。相关文献[2]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为了探讨丹红注射液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作用及效果,笔者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20例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资料为2011年4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其中男性68例,女性52例,年龄为50~75岁,平均年龄为(60.2±12.9)岁,病程为1~5d,平均病程为(1.9±3.4)d。患者入院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或者意识模糊等临床表现,所有纳入研究资料经头颅CT影像学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120例患者中有33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0例为多发性脑梗死,27例为缺血性脑损害,20例为腔隙性脑梗死。统计资料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心脏病等基础类疾病患者,排除精神病患者,排除合并肾功能损伤等严重的内科疾病患者。分组方法:12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两组患者一般病例资料(平均病程和平均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方法下的疗效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入院后给予静脉点滴右旋糖酐注射液(使用剂量为250mL,购自四川科伦药业,国药准字:H51020230),将曲克芦丁(使用剂量为0.4g,购自重庆昌野药业,国药准字:H14022941)+胞二磷胆碱粉针剂(使用剂量为1g,购自河北石药集团,国药准字:H19993918)与250mL0.9%生理盐水充分混合后静脉点滴给药。另外给予患者肠溶阿司匹林片剂,1日1次,连续治疗7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指标统计。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将丹红注射液(使用剂量为30mL,购自菏泽步长制药,国药准字:Z20026866)与0.9%生理盐水250mL充分混合后静脉点滴,1天1次,连续治疗7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指标统计。

1.3 疗效标准

所有患者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患者意识清晰,语言功能恢复正常,能够独自下地行走,患侧肢体肌力水平恢复正常者视治疗结果为痊愈;患者意识清楚,言语功能不同程度恢复,患侧肌力水平不同程度提高者视为显效;治疗前后临床表现无显著性变化者视为治疗失败。

1.4 观察指标

统计12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黏度水平与纤维蛋白原水平,根据疗效标准进行统计并计算治疗总有效率(包括显效率与痊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独立样本平均值资料的组间比较选择t检验,独立样本分类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选择卡方检验,均以α=0.05为检验标准,双边检验方法比较组间数据统计结果差异性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浆黏度平均水平(1.52±0.09)mPa·s,纤维蛋白原平均水平(2.33±0.18)g/L,与治疗前统计数据相比明显降低(P<0.05),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比较结果见表1。

组别血浆黏度(mPa·s)治疗前治疗后纤维蛋白原(g/L)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2.60±1.021.52±0.09*3.88±0.242.33±0.18*对照组2.62±0.982.08±0.543.79±0.333.12±0.24t0.313.440.452.80P>0.05<0.05>0.05<0.05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另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痊愈24例,显效3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P<0.05),具体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3 讨论

由研究数据统计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浆黏度平均为(1.52±0.09)mPa·s,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前后血浆黏度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改善程度(P<0.05),而血浆纤维蛋白原统计指标也可以推断出类似规律,由此可以判定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临床效果更好。

4 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体内的血液黏稠度明显增高,主要表现为血浆黏度的增高和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增大,因此本研究选择这两项指标作为疗效评价的观察标准。患者脑组织中一条或多条脑血管缺血会导致该供血区局灶性脑功能障碍,从而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并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过去的观点认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作持续时间在24h以内,研究提示[3-4],颈内动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平均发作时间为14min,椎基底动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平均发作时间为8min。1/3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将发展为卒中,而初发的卒中往往会再发。随治疗学的进展,时间窗对缺血性卒中至关重要。现在的论点[5-6]认为1h以内不恢复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作就应视卒中,应积极治疗。祖国传统医学认为缺血性脑血管类疾病的病理基础是由于“瘀血阻络”引起“气不行血”,因此治疗方法应该选择具有扩充血管和促进血液循环类药物进行治疗。本研究选择的丹红注射液的主要成分包括红花(中医可用于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和丹参(中医可用于用于胸肋胁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仆伤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现代药理学研究[7-8]表明两种药物主要成分都具有显著的扩张血管和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具有较强的调脂、抗氧化和改善大脑组织缺氧状态的作用,最终使患者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付胜奇,张淑玲,张洪涛,等.单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时侧支循环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关系[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4):397-399.

[2] 胡红梅,顾蘅.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塞5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12):49-50.

[3] BENBIR G,KARADENIZ D.A pilot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on the prognosis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J].Neurological Sciences,2012,33(4):811-818.

[4] MARKAK I, FRANZEN I, TALANI C,et al.Long-term survival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acute inflammatory stroke study, a hospital-based cohort described by TOAST and ASCO[J].Cerebrovascular Diseases,2013,35(3):213-219.

[5] 杨华,夏章勇,曲怀谦,等.通心络胶囊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炎性因子及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8):730-733.

[6] 吕向洋,孙可健,帅杰,等.颈动脉狭窄程度及血hs-CRP水平对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影响[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2,38(8):490-493.

[7] 刘艳霞,丁文涛,张宗耀,等.丹红注射液治疗缺血性眩晕疗效及凝血功能的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1,06(6):472.

[8] 孙志海,马静.丹红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病34例临床总结[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03(21):73-73.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4-03-21

刘震宇(1978-),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脑血管疾病。

R743.3

A

1673-2197(2014)12-0108-02

猜你喜欢
丹红脑血管黏度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超高黏度改性沥青的研发与性能评价
扩链增黏回收PET的特性黏度和结晶行为研究
水的黏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42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尼麦角林注射液治疗脑血管功能不全观察
高黏度齿轮泵径向力的消除
丹红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