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联合应用于临床的风险分析及规避措施

2014-04-26 08:48张天灵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中西药西药我院

张天灵

(深圳市龙岗区坪地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17)



中西药联合应用于临床的风险分析及规避措施

张天灵

(深圳市龙岗区坪地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17)

目的:分析西药与中药联合应用于临床的风险及其规避措施。方法:统计分析某院107例中西药联合应用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具体情况,探讨不良反应规避措施。结果:某院发生的中西药联用不良反应有107例,轻度、中度及重度不良反应分别为60、27和20例,其中联合用药出现不良反应比例最高的为中药注射液配伍西药注射液;年龄小于12岁者29例,占27.10%,18~50岁25例,占23.36%,大于55岁者53例,占49.53%,较易发生不良反应的人群为幼儿和老年人。结论:临床上中西药联合应用时应掌握其配伍禁忌,注意用药人群,根据患者病情合理用药,以规避风险,保证用药安全性。

西药;中药;联合应用;风险;规避措施

临床上,医生常采用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疾病,目前已成为我国普遍采用的用药方案。虽然二者联合应用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临床疗效,但后期的不合理搭配、擅自改变用药种类与剂型等都会引发各种风险[1],如药源性疾病、过敏反应等。为有效统计中西药联合应用所产生的风险及不良反应比例,现抽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中西药联合用药所致的不良反应数据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共收治4万余患者,其中临床门诊以及住院部门共开出中药联合西药应用处方2.56万张,所占比例为64.0%。在此期间我院发生中西药联用不良反应共10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0%。

1.2 方法

统计分析我院发生的107例中药联合西药应用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按照轻度、中度、重度的严重程度进行划分,最后再按照药物剂型进行分析,其中药物剂型一般分为以下4种:①中药注射剂和西药注射剂联合应用;②中药固体制剂和西药固体制剂联合应用;③中药注射剂和西药固体制剂联合应用;④西药注射剂和中药固体制剂联合应用。四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患病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07件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我院发生的中西药联用不良反应有107例,轻度、中度及重度不良反应分别为60、27和20例,其中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为中药注射液配伍西药注射液,其重度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高,见表1。

表1 107件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n(%)]

注:与①组用药组合相比,P<0.05。

2.2 患者资料分析

根据我院提供的资料分析得知,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男性占52.5%,女性47.5%,男性多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小于12岁者29例,占27.10%,18~50岁25例,占23.36%,大于55岁者53例,占49.53%。年龄不同,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有所不同,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较易发生不良反应的人群为幼儿和老年人。

3 讨论

3.1 西药联合中药应用存在的风险

WHO国际药物检测合作中心规定,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是指正常剂量的药物在诊治过程中出现的与药物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是药三分毒,每一种药物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只是严重程度以及发生率有所不同而已[2]。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药源性疾病,其是指在使用过程中,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所诱发的生理生化结构异常,是较严重的不良反应类型。除少数人擅服药物外,医生给药是引起不良反应的最大因素,还有一部分是由于临床用药不合理所导致的[3-4]。比如阿司匹林是当前公认的相对比较安全的一种药物,但是如果服用过多或者不按照要求服用,则很容易引起胃肠反应,进而诱发胃溃疡,导致出血等现象。中西药联合应用是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治疗方法,但由其引发的药物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医药工作者的重视,一般药物联用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用药种类与剂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合并用药种类数呈正相关[5]。如茵栀黄联用维丙肝、病毒唑并口服肝泰乐药物的患者出现风团样皮疹现象。茵栀黄的药理作用较为复杂,其成分是茵桅提取物和黄荃甙。其过敏反应并不是根据两种药物就可准确判断出来的,加上不同患者有不同的个体因素,不良反应出现的概率就会大幅度增加;②药物剂量。一些医生盲目认为中药药性不如西药猛烈,常采用感冒通配伍解热镇痛药,并加大剂量,导致患者出现嗜睡等不良反应[6];③配伍及服用方法。药性发挥与服用方法两者关系十分紧密。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服用,尤其应注意饭前、饭后、口服几次等。

3.2 规避对策

①在规避中药和西药联合应用不良反应方面应按照性别、药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同时也要加强药品管理与使用,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要注意常见的不良反应药物类别,相关药品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这些药物的监管,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提高数据检测质量[7];②监测方法与手段。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可分为集中监测和自发呈报,其主要是根据患者基本情况、用药情况、不良反应来进行监测;③按照中药方剂的君、臣、佐、使原则与西药配伍使用,同时辨证用药,这是确保用药安全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从根本上避免中西药联合应用发生不良反应。在临床中西药联合使用过程中,必须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对症下药,科学设计处方,严格控制中药使用剂量和用药时间,避免过量使用[8]。在需要增加剂量时,应严格按照权威的医学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作为依据进行剂量增减,从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

综上所述,中西药联合用药在临床普遍存在,其不良反应机理较为复杂,医院可实施全面监察系统,协同医学各个部门合作,重点监测发生率较高的合并用药,纠正不合理联用现象,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1] 林浩.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不良反应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16):125-126.

[2] 骆海荣.药物联合应用于临床的风险分析及规避措施[J].中国民间疗法,2013(8):52-53.

[3] 文娱,陈雪梅,陈云艳.西药与中药联合应用于临床的风险分析及规避措施[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2(6):383-385.

[4] 林燕飞.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引起不良反应的情况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9):156-157.

[5] 林丽勉.中西药联合的不良反应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34):52-53.

[6] 邬占慧.浅议中西药联合用药的注意事项[J].中国医药指南,2011(8):46-47.

[7] 张素涛,霍福生.中西药物联合应用禁忌浅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1(7):89-90.

[8] 张少丽.西药和中成药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32):105-106.

(责任编辑:尹晨茹)

2014-03-17

张天灵(1979-),男,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坪地人民医院主管中医师,研究方向为中药学。

R969.2

A

1673-2197(2014)12-0125-02

猜你喜欢
中西药西药我院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肉牛前胃弛缓的临床症状、中西药疗法和预防措施
乙肝患者的中西药纠结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中西药结合治疗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43例疗效观察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扩心宁煎剂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