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40战略专题系列研讨会(一)

2014-04-28 12:34本刊编辑部
上海城市规划 2014年3期
关键词:人口上海发展

编者按:2014年6月至8月,为配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体现“开门做规划”的基本原则,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主办,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共同承办上海2040战略专题系列研讨会,共计11场。

研讨会围绕大都市空间战略、城市规模、产业与竞争力、交通与出行、新型城镇化、城市发展目标、社区与宜居城市、城市更新、文化与风貌、城市安全与风险应对、信息化与智慧城市等影响上海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广泛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公众参与咨询团、普通市民、高校学生、公众媒体等共同参与,为上海2040建言献策。本刊将陆续整理刊登系列研讨会的专家观点,以飨读者。

专题一:2040上海大都市空间发展战略

上海大都市空间发展的现状与思考

张玉鑫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2010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也是城市规划的要义。上海拥有2 400多万常住人口,市域面积仅6 340km2,当前面临着城市功能转型、人口增长、布局优化、结构调整以及资源约束的多重挑战,未来2040年的城市生活如何发展、演绎,是新一轮上海城市总体规划要回答的关键问题。

在2011年举办的“描绘2040 - 规划设计坊”活动中,百余位国内外大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以活跃的思维、开阔的思路,描绘2040年上海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空间框架。“第三元空间”强调城与乡的融合发展,丰富了城市边界向外扩展用地的内涵,如绿色科教园、休闲养老区、创意产业乐土、SOHO等等。“乐龄社区”通过嵌入式建筑、空中连廊、网络热点等形成的乐龄社区来构建一个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乐的未来社会。“集约化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在假设温度上升4℃的背景下,提出城市的“双增双减”发展模式,即建设高密度、垂直增长的空间模式,由人工岛和高速铁路或磁悬浮火车联接。

以上方案,虽然有些未必可行,但是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思路。立足现实,过去十几年间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城市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各项建设有序推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也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在区域层面,区域环境问题突出,区域性基础设施仍需进一步加强衔接,区域交通网络效应有待加强,区域统筹协调机制仍待完善。在市域层面,上海建设用地占市域面积的比重超过40%,工业用地占城镇建设用地的比重大于30%,中心城向外蔓延的态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新城的发展相对滞后,乡镇之间发展差异显著,农村建设用地规模过大。

面对上海城市空间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一些突出问题,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一是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如何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在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自贸区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如何构建与长三角世界级城镇群和上海全球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战略定位和目标要求?二是如何在城镇化和城市规划的核心目标与价值导向下,明晰目标,明确主线、路径,探究未来都市在有限资源约束条件下的开放式、包容性、多维度、有弹性和不突破底线的发展模式?三是在区域协同发展方面,如何强化空间一体化,探讨区域轨道交通与城镇群协同发展的开放式、网络化的大都市空间格局?如何体现长三角同城效应?四是如何切实实现人的城市化,体现以人为本?如何围绕以人的生产、生活、生态等为重点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城镇体系以及生态空间关系,突出多中心、组团式、集约型的空间格局?五是如何保障城市生态安全、运营安全、公共安全,切实提高城市的安全保障能力,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切实体现江南水乡特点、文化特色鲜明的空间环境?六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对未来空间格局产生何种影响?七是思考如何切实提升城市空间品质,聚焦城市更新、睿智增长,通过深化人性化、小尺度、集约多元、功能复合的规划理念和设计,创造更加宜居、宜业的空间品质,提升城市的吸引力、竞争力?

加强区域规划衔接,推动长三角协同发展

邹 军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思考上海大都市空间发展战略可以分为4个层次,都市区、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和中国沿江经济带。而这4个层次,都应该以上海为核心。

第一个层次是都市区。上海大都市空间发展战略所指的大都市空间,本质就是都市区。都市区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现在,除了居住之外,生产服务业等产业也会向江苏、浙江转移,这是一个趋势。在上海建设用地规模已超过全市陆域面积 40%的前提下,如果把用地平衡、功能协同的视野放到整个都市区,甚至更大的范围,就有可能更好地平衡空间。因此,无论是交通规划还是生态规划等,都需要放在长三角整体区域范围内,做好前瞻性研究和衔接。

第二个层次是都市圈。都市圈应当由一个和多个中心城市,以及与其社会、经济紧密关联的临近城镇共同组成;空间上是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需要协调发展的区域。按照这个概念,上海周边的苏锡常、南通,以及浙江很多临界的行政区域都属于以上海为中心的都市圈空间范围。上海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很多功能也应当跳出都市区的范围来安排和布置,让都市圈内的城市有更多来自上海的要素外溢机会。通过提升腹地的辐射能力,来实现上海的能级提升。

第三个层次是长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浙江、江苏,这也是公认的世界巨大都市连绵区之一。习总书记在北京和京津冀调研时的要求对长三角地区发展很有启发。长三角能不能整体发展,成为一个智慧的城市群,值得我们共同来研究探索。

第四个层次是长江沿江经济带。上海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随着“两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上海要与周边城市共同做好沿江经济带东段或者下游的文章。比如,沿江经济带的一个重要支撑是航运,上海以海运见长,航运则使江苏沿江港口更有优势,区域间若能做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就能带动整个沿江经济带下游的发展。

全球城市与国家中心城市

赵 民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导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加快融入全球经济。目前,全球经济日益呈现一体化、网络化的趋势,并由多层次的网络节点、各级中心城市管理和控制。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需要有若干担当国家职能的中心城市,既要辐射国内,也要链接世界。所以国家中心城市和全球城市,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面。

彼德•泰勒对全球100家顶级服务业公司的全球业务量进行了测量,构筑了全球城市网络地图。根据他的分析,上海的层级已经很高了。GaWC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联系度把世界城市做了分级和排序,分为A++、A+、A、A-、B+、B、B-,伦敦和纽约为A++,香港和上海均为A+。根据以上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城市研究的结果显示,上海目前在全球城市中的层级地位已经很显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上海已经是全球城市了,但上海作为全球城市的内涵和层级还需要不断提升。

全球城市与国家中心城市是密切相关的,在全球化背景下,要求资源全球配置,国家中心城市应该能有效组织国内网络中的城市和腹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因为只有具备了国内或区域的联系和服务职能,才能吸引国际要素。要成为全球城市,首先应当是国家中心城市。不可否认,上海是国家中心城市,肩负着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发挥政治、文化等影响力的使命。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条件下,中心城市的崛起离不开其自身的实力,更离不开其“辐射”和“链接”能力,上海要能有效组织国内网络中的城市和腹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因为只有具备了国内、区域联系和服务职能,才能吸引国际要素。上海的发展离不开长三角强大腹地的支持,如苏锡常、南京、杭州、嘉兴、宁波这些重要的二级城市。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应该把上海放在更广的空间中来考虑。加强与直接腹地、更广阔的经济腹地之间的联系。要在全球网络中获得一定的“节点”地位,我们要做的,是不断提升层级地位,不断扩展所影响的内涵和领域。随着层级地位的提高,上海能够成为更重要的全球城市。

上海大都市区空间规划的若干思考

宁越敏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空间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投影,空间的塑造,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的特征。通过分析上海市1990年—2012年各年度GDP增长率的变化,可以看出上海从1992年至2007年的16年中,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而我们所看到的土地、人口快速城镇化,其本质是快速经济增长在空间上的反应。

纵观上海近20年的发展,在全球化、市场化、分权化和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城市发展迎来了重大机遇,城市空间迅速扩张,上海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也已基本形成。新一轮总规编制要求城市建设用地不仅不能增加而且要减少,这个理念非常好,有没有可能性?通过分析“2000年—2012年工业、第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合同占比”可见,2004年后,工业项目数一路走低,相应的,对于土地的需求也在减少;而第三产业的项目数尽管不断攀升,但其对土地的需求要少于工业项目。从2004年以来的变化,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上海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这一变化在空间上也必然会有所反映。

过去,我们编制了很多宏伟的规划,大片工业园区、大片生活区、大片绿色空间,这是典型的功能主义规划,而我们现在要反思,规划区本身能不能支撑起那么宏伟的规划?如此明显的功能分区如何来体现产城融合?未来的规划,我们要走向中观尺度,着力提高城市空间的集约度;要以混合利用、多样功能为主导对空间进行优化,打造复合多元的城市空间。

以开放心态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屠启宇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我们在编制新一轮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时,一定要有开放的心态。首先,考虑城市与人口的关系,编制规划时不仅仅要考虑市民,还要考虑流动人口、投资者、游客,他们都是这个城市所要服务或者影响到的人群。城市不能筛选人群,城市规划一定要考虑为不同阶层人群服务。

其次,考虑城市与空间的关系,上海的城市空间应该是多层次的,从本土到长三角再到国际,在规划时要考虑“协同”发展。第一层是上海的市域范围,要关注功能和空间的协同关系。上海的城镇体系规划如何响应“四个中心”的功能定位?第二层是大都市区,即区内、域外的协同。区内是指上海大都市区范围内,域外是指上海行政市域范围外。上海功能边界不仅仅是6 340km2,其辐射力已超出行政区范围,规划时就要考虑市域城市群的协同。第三层是长三角城市群。文化方面,上海除了“水脉”、“绿脉”、“文脉”,还有非常重要的“人脉”,江南文化将整个长三角地区紧紧融合在一起。经济方面,我们现在任何一个主导产业在上海地域范围内,都不构成产业集群,若置于长三角范围内,则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集群。上海与长三角城市之间的博弈应该是既有竞争,也有合作。一方面,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二三线城市的追赶效应使得上海经济规模的首位度在整个长三角地区持续下降;另一方面上海也享受到了长三角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红利。所以,上海今后的发展要注重与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的战略协同。

从“功能联系”角度看城市空间结构

杨东援同济大学教授、博导

交通工程是从“联系”的角度看空间结构。美丽的规划蓝图对于交通工程师来说也许是一种压力,这意味着大量的土地要改变使用性质,而我们已有的土地很难再增加设施。如何应对这样的压力?我有以下两方面思考。

第一,上海在迈向全球性城市的过程中,很多面向区域、面向世界的职能是不是全都应由中心城承担?是不是需要建设两个或者更多承担服务区域职能的核心城市?而核心城市在服务区域的同时又应该是交通枢纽,这样我们空间的联系体系才会发生变化。比如:徐家汇是一个副中心,它又是一个很好的交通枢纽,所以在整个市域范围里都有很强的服务职能。五角场也是一个副中心,但从轨道系统来看,它只是一个末端节点,所以只能在很小的范围里起到服务职能。

第二,我们来看上海外围大型居住区的空间结构,它与新城、周围的工业区是什么关系?这些居住区里的居民大部分都是城市居民,但是又不在传统的城市范围里,人口数量众多,接近300万人,如果这些居民全部依靠中心城就业,一方面会给我们的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到了2040年,可能他们面临的只是基本层面的“谋生”,而不是完整意义的“生活”。因为据对外围大型居住区居民上下班时间的调查显示,平均单程通勤时间超出一个半小时,最长达三小时。所以研究空间结构,不能只关心土地的性质,还要考虑社会的结构、就业岗位的结构,考虑空间如何“联系”。

空间战略打造“活力上海”

王训国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20年来,在开展规划实施管理的工作中发现,规划蓝图在实施过程中,对不同区域、不同层级人的积极性调动方面做得不是很全面,结果导致城市活力有余,农村活力不足;周边地区活力强,省际之间活力不足;新城活力有余,新市镇活力不足。我认为上海新一轮规划要把这座城市的活力激发出来,这个活力是多层次、全方位的,不应仅仅聚焦在中心区,而是城乡、农村共同焕发的活力。如何把活力激发出来,我有以下4个方面思考。

第一,加大新城的规划力度。新一轮总规是做减法的规划,首先,中心城要对环境容量做减法,要把人口疏散到郊区去,可能要把一些院校、大型文化、娱乐、体育设施移至郊区;其次,上海的建设用地已经到了“天花板”,建设用地减量化,需要有政策支撑;最后,要把工业用地比例降下来,这需要从规划层面来调整用地结构。所以在新一轮规划中,我建议把新城的级别定位抬高一些,当作苏锡常那样的城市去看待,来考虑如何把新城做得更好。

第二,科学评估“1966”城镇体系的实施情况。以青浦区金泽镇为例,原来是4个镇,后来改为1个镇和3个社区。而有些社区的建筑及服务配套建设都不理想,其服务功能也弱化了。没有好的政策,农民也就没有积极性。实际情况是新市镇和中心村的发展相对滞后。

第三,通过政策调动积极性。作为一位区县规划实施的推进者,我认为还是要通过简政放权来调动区县和乡镇的积极性,激发其自主发展能力。

最后,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来推进规划实施。以爱尔兰在推动市民低碳出行和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的做法为例,比如:鼓励市民买月票,月票的部分费用可以抵扣居民的个人调节税;鼓励单位投资用于维护保护建筑,一部分费用可以抵冲单位的营业税。这些做法都很简单,却激发了社会的活力。如今,我们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的是一种新模式,政府退出,企业参与,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形成一个政府协调监管、市场运作、社会参与、资金循环、项目联动的良性模式。

专题二:资源紧约束背景下的城市规模探索

上海城市发展规模的现状与思考

金忠民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我国已进入快速城镇化时期,城镇化成为中国解决就业、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但在人口快速集聚的过程中,给城市带来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根据“十八大”对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未来10年至20年全国人口向城市集中仍然是主旋律。随着人口、空间规模的持续快速扩张,上海面临着发展瓶颈。如何面对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带来的城市问题,是新一轮上海城市总体规划要回答的关键问题,也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主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进一步加强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的调控”。这是因为人口的过度集聚会导致一系列“城市病”的出现,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卫生状况恶化、公共服务设施稀缺等。同时,在过去的20年间,我国许多城市走的是土地高扩张、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的发展之路,加剧了人地矛盾和环境恶化。

上海在人口规模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人口规模持续增长,对环境资源和基础设施承载力提出巨大挑战。现状市政设施服务能力趋于饱和;二是人口老龄化特征明显,高学历人口比重偏低,人口结构需进一步优化;三是人口分布不尽合理,中心城人口疏解压力较大,新城集聚人口能力不足。在用地规模方面,上海存在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建设用地规模偏大,建设用地占市域比重和人均建设用地偏高;二是建设用地结构不尽合理,工业用地规模占建设用地规模的比例是国际代表性城市的3—10倍,交通运输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以及绿地占比低于国际同类大都市;三是用地效率有待提升,工业用地效率偏低,亟待加强空间布局引导、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土地绩效。

针对当前上海在人口规模、用地规模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一是如果人口变化有规律可循,如何合理预测未来上海的人口规模?哪些是影响人口增长的关键要素?最可能出现的情景是什么?二是按照“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国家战略,政府能否通过调控实现控制目标?其中,总体规划实现城市人口控制和引导的主要路径在哪里?为应对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规划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好准备?三是有哪些国际城市的发展轨迹和经验教训值得上海借鉴?特别是在面临人口和经济增长的同时,在保证城市人口享受优良的城市环境方面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四是在严控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总体要求下,应该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同时保持上海的经济活力和发展动力? 五是如何按照区域一体化、城乡统筹的思路,优化人口结构和分布?如何在轨道交通、公共服务、社会融合等方面采取规划措施予以配合?六是作为国内率先提出规划建设用地零增长的城市,上海如何构建可持续的空间发展模式?应对城市发展的多情景,如何在优化建设用地结构、鼓励土地合理混合使用和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方面进行探索?

基于以上问题,结合我们的研究有如下体会:第一,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是一个综合性的难题,上海是网络化、全球化城市中的一个节点,必须从区域层面考虑规模控制问题;第二,上海是一个开放性城市,人口规模控制要从社会角度多管齐下进行控制;第三,解决城市规模问题,必须注重政策与机制的配套,“调”与“控”相结合形成破解思路。

腾挪空间,留住人才

戴星翼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

控制城市规模虽然可以提出一个数字作为“天花板”,但其本身具有腾挪的空间。今天我主要讲上海人口规模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第一,必须正视老龄化的挑战。我们现在对于老龄化的思考过于局限在公共财力、抚养比等问题上,但今后的二三十年中,上海的老龄化问题会面临一种我们从未遇到的境地:一是老龄化之后,我们会碰到高龄化,这就要求商业、公共设施及相关服务发生重大改变;二是我们不仅可能面临劳动力短缺,还会出现由于劳动力平均年龄的上升,劳动者创造力和学习能力下降的情况,导致城市的创造力、经济活力衰退,严重影响城市竞争力。

第二,关注上海未来人口的“推力”和“拉力”。什么样的人会出去,什么样的人会进来?让我们来关注一些趋势。“推力”方面:首先,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缩减、投资额的缩减,约有200万的外来人口或将面临去留问题,流出的程度取决于社会总投资的缩减程度;其次,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外移也会导致一部分人的离开;再次,因综合商务成本过高而外迁的小企业乃至好的服务业也会导致一部分人口流失,其中不乏有发展前景的现代服务业企业。“拉力”方面:一方面,上海作为中国经济中心,其功能的强化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人进来;另一方面,上海对于周边的农村地区的治理还很不到位,由于灰色经济活动吸引人口集聚。那么,上海人口是否会无限上升?在我看来,与其看重人口规模的“天花板”,不如关注优化人口结构,把优质企业和人才留住。

第三,上海需要有勇气接纳艰苦打拼的外来移民。我们不仅需要人才政策范畴内的人才,更需要那些怀着梦想来到上海打拼的年轻人,他们是城市发展的助推力。我们必须创造条件,为这样的人才提供能够有尊严地生活的空间,能够发挥自己创造力的空间,能够以很低的成本去推动自己梦想的空间。

上海城市人口发展的新思考

彭震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导

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是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背景下启动的第一个重要城市的总体规划编制,对全国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我认为新型城镇化有两个核心:一是城乡发展是否符合中国资源环境的禀赋条件?上海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要着力构建新的资源环境利用模式,提高上海对全球资源的配置能力,从而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二是城乡发展、区域发展是否符合社会公平原则?上海要构建新型的城乡关系和区域关系,规划中要体现城市公平。

上海的人口发展如何与上海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对此我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第一,城市总体规划在人口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和路径是什么?原来我们关注人口规模最终是为了确定城市用地规模,而新一轮总规是要通过改变要素资源的配置和相应的政策辅助,来引导城市人口的集聚程度和空间布局。

第二,我们该如何进行操作?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人口规模不是预测出来的,而是规划出来的,我们可以通过对人口发展支撑要素的规划,如就业岗位、公共服务、交通、环境等,来影响人口的规模。另外,住宅用地规模和开发强度的控制,也能影响到城市规模,但不是唯一的控制要素。因为即便是居住用地开发强度降低了,很多外来人口可以通过群租等方式解决居住问题,因为他们可能更在乎大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公共服务等要素。

第三,一个地区的资源要素禀赋是有限的,如何实现在更大范围里的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可以通过上海与外部地区发展功能的协调、空间发展的协调、包括公共交通、生态环境在内的支撑体系的协调,统盘考虑区域发展政策来实现上海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的资源环境配置,解决上海城市人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上海未来经济社会发展。

第四,上海如何在城市人口发展中体现社会公平性?人口发展不能仅考虑户籍人口,应给予外来常住人口更多的关注。上世纪末,纽约都市区技术含量较低的就业岗位不断减少,但是与这部分岗位相对应的人口仍占较大比例。针对这个问题,纽约当时制定的规划非常强调城市以及都市区范围内,人口及就业岗位的对应关系。通过加强就业与教育的联系、建立新增劳动力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系、建立社区与就业岗位的联系、增加投资需求等来解决人口发展的问题。

建设多元化、包容性的社会,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上海要建设成为能够包容来自各个地区、各个阶层人口的城市;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实现社会的转型升级发展。

关于城市人口容量

丁金宏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城市人口容量的本质是什么?它不像是在杯子里装水,而更像是在纸上堆沙,因为城市系统是开放的,城市空间是可延展的,人口密度是径向衰减的,所以城市能容纳多少人口,就相当于一张纸上能堆多少沙。纸有多大、沙堆多高是决定因素,类似的,土地面积的大小和人口密度的高低决定了城市人口容量。所以我认为,人口容量的本质其实就是“可以接受的人口密度”,那么什么是“可以接受”?又由谁来定义?是规划师、科学家,还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我认为,前两者对于“可以接受”的定义都不如居民的直接感受来得科学,因为那是内生的。

城市人口容量有以下3种属性:第一,本质上是一个生态命题,不是经济命题,城市发展规模不该完全由“市场说了算”。它是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经济生态的结合,城市需要生态缓冲空间,大面积、高密度的城市是窒息的城市;极度压缩的人际距离会酝酿社会矛盾和冲突;规模经济、外部经济追求到极致也会产生危机性后果。第二,从时效上看是个长期命题,不是短期命题。城市人口容量不应该强调明确的时间节点。我们按照今天的认识水平判断城市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或适度人口,将来认识水平提高了,不排除提高或降低承载规模定义的可能。第三,从动机上看是价值命题,不是工具命题。无论我们设计的模型多复杂,也必须假定我们按照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生活,我们取什么样的价值水平、生活质量,这就是一个价值命题。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开展对城市人口容量的讨论,是基于对城市健康的价值追求,是政府对未来负责的一种表现。

国际大都市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律及对上海的启示

周海旺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对于国际大都市的人口发展规律,基于城市的可比性考虑,我认为上海可以借鉴纽约、伦敦、巴黎、东京这几座城市的人口发展规律和经验。纵观这几座城市的人口发展过程,均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是快速城市化阶段,纽约、伦敦、巴黎、东京这些大城市,它们快速城市化阶段的时间长短不一样,有的五六十年,有的上百年,但都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第二是郊区化阶段、逆城市化阶段,在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这几个国际大都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均出现了增长放慢甚至减少,而近郊区和远郊区人口快速增长。第三是再城市化阶段,最近20多年来,这些国际大都市对于其中心城区进行了一系列改造,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继续放大,公共建设和便利性重新吸引人口集聚,出现了人口回流。

这些国际大都市在人口、产业与城市空间发展方面有以下几个规律:中心城区都经历了人口先增长、后减少、再增长的过程;大都市圈的人口长期持续增长,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持续提高;在发展中,都坚持了多中心、卫星城的空间布局原则;从产业发展来看,这些国际大都市都是以创新来引领产业发展,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在大都市发展过程中,都十分注重制订和完善城市规划及其配套政策法规。

上海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人口规模增长过快,其中主要是外来流动人口的增长,对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带来沉重压力。二是上海外来人口的人才比重少,不利于上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户籍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养老负担重。三是上海的人口分布向心化特征明显,新城发展缓慢,单中心结构不利于城市功能发挥。四是轨道交通网络虽然快速发展,但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中心城与郊区之间交通联系不够便捷,影响了中心城人口外迁。

针对以上问题,在促进上海人口、产业、空间布局优化方面,我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要遵循国际大都市人口发展的一般规律,对城市人口用综合性的方式进行调控,实行差异化管理,在规模调控中优化人口结构。第二,要完善上海人口迁移和居住证管理制度,加快人才集聚。上海要调控人口规模,但不能控制人才。第三,在用地“零增长”背景下,要优化建设用地结构,提升城市用地效率和宜居水平,可以通过产业引导,提高新城对人口的吸引力。第四,加快长三角城乡一体化进程,拓展上海发展的更大空间,优化区域内部产业分工和人口布局。第五,加快城市交通体系建设,完善中心城与郊区、郊区新城内部、区域城市之间的交通体系,提高交通效率。

建设“多中心”的特大城市

左学金上海市政府参事

从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我们一直提要控制特大城市的人口,但是控制的效果不是太好。首先,特大城市的市场经济环境有很多吸引人口的优势,有很多的产业,可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和集聚效益。市场这只手,既有鼓励人口集聚的一面,也有控制人口的一面,因为人口集聚到一定程度,交通非常拥堵、房价非常高、生活成本很高,特大城市就不能无限地增长了。其次,我国的特大城市在国家中享有很高的等级地位,政府按照行政级别来分配资源,给予了特大城市更多的资源优势,从而吸引人口集聚。如果我们要减少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我们的政府可能要改变原来过多使用行政力量将资源配置在特大城市的情况。这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果要减少人口,就要适当减少、分散一些资源;如果不想分散资源,就很难减少人口。上海未来发展要想控制人口总量,就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特大城市人口控制不仅要控制总量,还要关注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大城市应该是多中心的城市。上海“十一五”规划就明确提出要建设“1966”城镇体系。我们有建多中心城市的规划思路,但是落实过程中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关注,比如郊区新城的规模不够合理、人口集聚程度过低、居民的通勤时间过长、功能不够复合等,新城今后要改变以往的低密度建设的模式,走紧凑型发展、功能复合的道路,以吸引人口导入,疏散中心城人口。园区建设也存在功能单一的问题,只有就业,没有居住,没有服务,失去了本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的机会。在新一轮规划中,要建设多功能的园区,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做到真正的产城融合。

控规模与调结构并重

顾 军上海市崇明县副县长

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强调建设全球城市、长三角核心城市、宜居城市和宜业城市,从前两个定位可以看出上海的城市规模很难控制,因为全球城市、长三角核心城市需要吸引来自国内、国际的人才。而我们又要建设宜居城市、宜业城市,所以需要对规模进行一定的控制,保证城市的生活、工作品质。

城市机体如何才能健康?我认为对于城市规模的研讨,一定要与城市结构相结合。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的功能定位。上海建设长三角核心城市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核心”城市的提法非常好,没有提“首位”城市。上海要想控制城市规模与其自身在长三角的定位有很大关系。二是以人为本。要以人的幸福感、舒适感为本进行城市建设。三是规划调整。历次总体规划,在城市结构方面都有不错的理念。在新一轮规划中,我们是不是要考虑把郊区周围全部联系起来,使城市的结构更完整、更合理?

从政策引导的角度来说,首先,要改变我们原来靠房地产、靠资源拉动发展的模式;其次,要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环境,就业、资源配置要让市场进行调节,政策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再次,郊区、新城的发展要差别化的政策设计,关键是要有所导向,并辅以政策引导来完善该地区的资源配置。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要将公共政策、空间导向和城市规模结合起来考虑。

功能定位决定城市人口规模结构

王德培福卡智库首席研究员

城市的人口规模,关键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问题。我认为城市的功能将决定人口的总量和结构。纵观上海的历史,发展从来都是突变性、跳跃性的。从老城厢到租界到发展工业再到现在的“四个中心”,每一次功能的转变都会给上海带来一轮发展契机,形成了跳跃式发展的态势。我预测到2040年,上海将成为市场化经济的领袖城市,而当下的上海,“大饼”摊得虽大,但是功能还有待完善,城市的领袖功能尚未体现。其次,上海将成为一个相当前卫的城市。根据预测,到2040年,中国经济许多指标将超过美国,现在我们正处在转型发展的战略时期,对于上海来说是重大的机遇,应该做些什么呢?上海有很多可以交流的东西,原来我们交流商品,后来是生产工业品,届时我们可能主要交流的是各种信息、新思想、新专利,城市也将有更多体验中心、会议中心。比如,崇明由于生态环保的要求,对常住居民的人数有所限制,对于产业的导入也要有所选择,规划中将建一个会议中心,并引入非污染的高精尖企业,届时高素质的流动人口将云集崇明岛,诸如此类的城市功能一定会对城市人口结构调整带来影响。所以如果我们站在2040年的角度回过头考虑和确定上海的城市功能,我认为会对城市人口的总量和结构带来很大影响。

集约型城镇化道路探索

石忆邵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教授

我所理解的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的本质,是在“天花板”的约束下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有以下3个基本特点:第一是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出行方式。目前上海公交出行的比例大概只有30%,而国际大都市的比例是80%。国外开始摒弃汽车,使用自行车的时候,我们在大量地销售汽车,需要反思。第二是TOD的高密度土地利用方式。规模是一个方面,关键是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我们对于中心城区有人口及土地两个“严控”的提法,其实我认为可以说成是“适度控制中心城核心区的人口密度”。上海还有提高中心城区的开发密度的空间。第三是在中心城居住。我们目前严格控制中心城区的居住用地规模,然而就业中心在中心城区,居住区却在郊区化,职住分离就是导致上海交通拥堵的一个主要原因。从以上3个方面来看我们还有差距,需要改进。

关于上海的土地利用,我有3个观点:第一,上海不缺建设用地,而缺生态用地。上海目前的建设用地占比是48%,而上海的生态用地太少。第二,上海不缺工业用地,而缺公共空间。上海的工业用地接近900km2,而公共空间却很缺乏。第三,上海不缺时尚的高楼大厦,而缺一流的水和空气。关于这一点,我想如果上海的生态用地增加了,我们的水质和空气质量都可以得到改善。

专题三:迈向全球城市的产业升级与竞争力提升

迈向全球城市的产业升级和就业空间思考

孙 珊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在全球新经济格局和产业技术革命背景下,如何构筑支撑上海未来作为全球城市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以及城市规划如何更好地应对各类新型产业将对人口结构、就业分布和空间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把上海建设成一座更具国际竞争力、更加人性化的宜居宜业城市,是本次总规战略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上海的产业空间起步于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地区,此后历经1950—1970年代卫星城建设、1980年代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1990年代至今的工业园区开发等阶段。从总体布局来看,中心城和郊区、工业与服务业差异化特征明显。中心城就业密度远高于新城和郊区;服务业就业岗位高度集中在中心城和新城中心;工业用地和工业就业岗位大量集中在新城外围和郊区,就业岗位与住宅空间融合度较低。

从用地规模来看,工业用地存在3个问题:一是总量规模偏大,集聚度不高;二是产业能级较低,产业用地绩效有待提升;三是产业转型需求显现。服务业用地也存在两个问题:在用地规模方面,商业和商务办公快速增长,部分地区商业设施阶段性供过于求;在用地结构方面,高端服务业水平有待提升,社区级服务亟待加强。

目前全球经济的大环境存在以下3个特点:第一,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第二,国家间的竞争将更多地通过城市间的竞争实现;第三,新技术和新能源将重构全球产业格局。从国家战略来解读,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出席亚信峰会后,在上海考察时定调上海使命:上海要进一步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科学发展先行者的角色——我们的理解是,中国经济在经历长期快速增长后,已经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关期,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上海将承载着率先转型发展的历史责任,要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要发挥在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带动作用,积极参与“两带一路”的国家战略;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我们上海的愿景是什么?这里我引用总规指导意见的一个提法,我们想“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全球城市,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贡献”。具体来说,就是一方面要着力突出功能提升,推进产业高端化、集约化、服务化发展,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打造“上海服务”和“上海智造”;另一方面要合理布局产业空间,结合信息化发展趋势,依托未来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空间布局优化(TOD模式)为骨架的“网络化、多中心、组团式、集约型”城镇空间格局,推动二、三产业合理布局和融合发展,实现生产和生活的融合发展。

面对当前的产业变革,觉得困惑的有4个问题。第一,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趋势,如何构筑支撑上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第二,上海产业转型和新产业体系的构建对于城市产业空间、人口结构、就业分布将产生怎样的影响?第三,在建设用地“负增长”的总体要求下,如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第四,上海应采取哪些措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持续升级?

走向创新中心

朱晓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

上海推进的“四个中心”建设——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其实全部都是产业中心。而我今天要跟大家一起讨论的是上海下一个目标——走向创新中心。在这个命题下,我从以下3个方面展开。

第一,创新不可忽视的发展趋势。我认为未来的企业也许应当从产品中心走向产品中心+创新中心。而城市应当从产业中心走向创新中心。顶级的国际城市不但在资本控制方面有绝对优势,而且往往是创新中心城市。从相关资料来看,排名前列的国际大都市,如纽约、伦敦、巴黎都是创新能力很强的城市。资料表明,2012年纽约在科技方面的新增就业岗位约为8 900名,仅次于硅谷的9 800多名。很多著名的高科技研发中心迁到了纽约,论产值,纽约也排到了第二名,这就是趋势。创新,应该是最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市的发展方向。

第二,创新不可忽视的技术路线。昨天的科技预测,会点燃今日的科技创新,而过去的科技预测其实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如“大、云、平、移”(即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移动互联网)的运用。我们也做了一些研究与预测,包括电动车、移动电子支付、数字化医疗、媒体影视广告和金融创新等。我认为上海对未来的产业升级预测,需要多一些科技预测。

第三,创新不可忽视的环境条件。首先是基础设施环境。上海有很好的硬件环境,期望拥有更好的软件,包括“大、云、平、移”的软基础设施建设能大大降低数据共享、资源传递的成本。其次是人才培养环境。美国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提出高等学校要成为科技创新领先的学府,所以,美国掌握了60年代的空间技术、70年代的电子技术、80年代的软件技术、90年代的信息高速公路,一直到本世纪的“大、云、平、移”。而我们的大学是培养成绩好的优秀人才,这一点是不够的。上海不仅需要优秀人才,还需要有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再次是政策环境。上海建设自贸区,有了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可是自贸区的建设如果不用创新的方法,它的“可复制、可推广”是没有价值的。因此,我认为必须要使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通过金融创新解决当前的困惑。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上海下一个目标是什么?我想也许是走向创新中心!

构建与全球城市相适应的新型产业体系

芮明杰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主任、教授

未来上海作为综合性的全球城市可能具备如下特征:第一,拥有全球视野的领导力;第二,是全球性要素流动与配置中心;第三,拥有全球性机会与吸引力;第四,拥有全球性的基础设施及联通能力;第五,拥有全球性的知识氛围与创新文化;第六,拥有全球性的身份标识。这样的全球城市需要新型产业体系予以支撑。

上海未来的全球产业体系可能有以下特征:第一,是一个低碳、环保、智能化的生产体系,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实体产业融合发展,并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大规模智能化定制生产方式为主导。第二,是全球资源配置中心之一,产业体系中的相当部分产业在全球分工条件下,具有产业链、价值链的控制力,创新能力强,附加价值高,成为全球标识。第三,有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特征,即服务业占GDP比重的70%,现代生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也是70%,具体表现为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制造化。第四,产业组织体系形成以平台为基础、大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参与的有序、有效的体系。第五,创新服务体系完整、高效,成为全球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发展高地。这样的新型产业体系会对未来的空间布局带来怎样的变化?上海未来产业布局是在现有国土空间、产业用地、城市人口变化、社会管理等一系列约束条件下的全新考虑,它一定是新型产业体系构建确定下的空间规划。我们初步考虑的新型产业体系在空间上表达为:条、块有序结合,网格化集聚效应、溢出效应。其中,条就是产业链、产业带;块就是产业集群、产业价值网络;网格化就是空间平台的重构。

我们认为未来30年上海产业选择的基本思路是“由重入轻,加减乘除”。这里的“重”和“轻”不是指传统的重工业和轻工业,而是指由以大型机械装备、高炉为代表的资金密集的“重资产”行业,向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轻资产”行业发展。“加”、“减”、“乘”、“除”则代表了4种模式:“加”意味着提高能效,其核心是推动技术升级,大力发展高端、高效、高附加值、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装备和产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减”代表去制造化,其实质是保留价值链上有比较优势的高端高效环节,放弃缺乏技术含量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加工组装环节;“除”是指新兴产业替代,通过新能源的应用实现能源消费的多元化,发展环保支持产业,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形成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模式,解决上海的能源和环境约束问题;“乘”表示构建新型制造体系,第三次工业革命给生产方式带来根本性的变化,一是能源由集中生产转变为分散生产,二是制造方式由切削式生产转变为添加式生产,三是分散的能源和分散的生产依靠信息网络连接起来,所以信息网络产业将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它会融合到其他产业中,产生一种“乘数效应”。“由重入轻,加减乘除”基本思路的实现需要相应的政策设计,使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相协同。

功能定位引导产业发展

杨建文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

上海市委、市政府对于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提出要求,要进一步提升上海的城市功能。这里所指的功能,我的理解是该地区在更大的空间体系中发挥的作用。我今天就从上海东、南、西、北4个方向的功能定位来谈上海的产业发展。

东:科技创新中心。浦东新区可以作为装备工业生产和研发基地,聚焦科技创新。一方面是在现有的工业制造的基础上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如金桥、张江地区;另一方面是加强大飞机、汽车、机器人产业的集聚,尤其要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它可以替代高成本的劳动力,同时也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南:从自贸区到小香港。将原南汇地区再拓展500km2左右,建设成一个“小香港”,无论对上海还是对中国的发展都是利莫大焉。我们的自贸区建设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的同时,也要留下“不可复制、不可推广”的东西,进而在中国下一轮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具体有3个作用:第一是成为吸引世界500强企业的亚太营运中心;第二是成为本土跨国企业的前进基地;第三是具备香港特有的功能,形成国家发展的“双引擎”。

西:老年城。上海已经提前进入老龄社会,需要发展老龄产业。青浦淀山湖地区是上海的水源地,不能发展工业,该地区适合建设为老年城,包含医疗、护理、娱乐、教育等设施,满足老年人各方面的需求。试想一下,东有迪士尼,西有淀山湖,一边发展儿童带动型产业,另一边发展老人带动型产业,有助于吸引全国的高端人才落户。

北:东方日内瓦。崇明岛被定义为生态岛,目前还没有充分发挥其特殊功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政治大国,在未来20年里,吸引国际组织的全球性、区域性总部落户是大势所趋,其理想区位的条件包括:交通、通信便捷;接近国际大都市;远离国内政治中心;服务完善;能根据国际惯常做法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上海的崇明岛最具备吸引国际组织落户的潜力,有望打造成为“东方日内瓦”,在为国家发挥特殊作用的同时谋求自身的发展。

最后,今后上海到底应该发展什么产业?以前讲得较多的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今后应当是第六产业。因为1+2+3等于6,1×2×3也等于6,“+”和“×”意味着产业的多样性,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产业园区对上海成为全球城市的贡献、目标及路径

任 浩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产业园区对城市发展的贡献有4个方面:第一,产业园区助推了实体经济发展;第二,产业园区塑造了创新经济体形态;第三,产业园区促进了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第四,产业园区推进了城市化建设。上海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的目标可以从4个方面做定性的考虑。

第一,空间布局方面要做到产城融合。一方面是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的有机融合,硬环境建设要完善园区城市功能建设,软环境建设要积极创造园区社会资本;另一方面是产业新区与中心城区有机融合,实现产业新区与中心城区的共生和新陈代谢。

第二,结构选择方面要发展优势产业。园区产业的甄选和布局与整个城市未来的发展定位相吻合,推进重大产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第三,发展动力方面要考虑内外联动。首先是内生与外延联动,重视土地集约化、设备智能化、管理精细化转换和融合;其次是内资与外资联动,引入的外资要从生产性投资转向技术研发投资,内资要从资源性外向投资向技术和品牌外向投资转换和融合;再次是园内与园外联动,从园区内的整合转向园区间资金、品牌和管理的输出和整合。

第四,管理模式方面要提供专业服务。目前产业园区的管理模式都是由政府主导的单一模式,今后需要培育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完善园区专业化服务体系。

上海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的路径是什么?根据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可以归纳为“三聚”路径,即聚核、聚链、聚网。第一阶段,聚核,即基于区位优势的主导产业的植入以及基于竞争优势的核心企业的集聚。该阶段主要是明确主导产业,并引进行业里的骨干企业,形成产业园区的聚核。第二阶段,聚链,通过完善生产、供应、销售上下游的纵向产业链以增加园区产值,同时增加生产性配套设施以形成和生产配套服务的横向服务链。通过纵向产业链和横向服务链形成专业化的分工和服务体系,能够建立起企业之间的密集联系,促进其在本地的“根植”。第三阶段,聚网,即园区生产、技术、文化、社会生活环境全面发展,具体分为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内部网络就是生产网络、知识技术网络及社会网络的紧密联结,形成园区商业生态体系;外部网络指园区间资本、品牌、管理、项目等输出,实现园区间合作。产业园区需要通过融合扩展实现聚网,其重点是要培育创新氛围和园区文化,提升生活品质,塑造园区“软实力”。

今年正好是中国产业园区发展30年,国家和地方都在思考产业园区的未来该如何发展。我们认为,过去30年园区的发展模式是政策、行政级别、硬件建设1.0版的三维驱动模式,希望未来产业园区发展模式,能调整为制度、融合、软件建设2.0版的三维驱动模式。

面对未来的让城市更美好的规划

梁信军复星集团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虑。首先分析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城市面临的四大问题:第一是社会民生问题,在商业配套、社区活力、民生保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第二是经济发展问题,要兼顾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使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模式上更多元化;第三是城市形象问题,在规划中除了要考虑改进交通、改善城市面貌,还要考虑如何保持地方的文化品牌;第四是生态环境问题,在规划中我们要兼顾生态问题,发展绿色产业、绿色建筑、绿色基础设施以解决生态环境的难题。

结合以上四大问题,我们从5个维度出发提出建议:一是城市形态维度,每个城市要保护自己的传统特色,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二是产业功能维度,要保留历史延续下来的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要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选择易于聚集的产业,要选择未来具有高成长规模的产业;三是社会人文维度,关键是要聚集优秀人才,强化对本土艺术、创意、护理、医疗人才的培育,并为国际化人才的汇聚留足空间;四是可持续发展环境维度,要建立快速公共交通,降低居民的通勤成本;五是区域分工维度,要打造泛长三角高铁经济圈,促进省际、城际之间的分工合作。

关于上海的产业发展,根据历史集聚、资源禀赋和未来比较优势3个因素的判断,我们认为有以下5个产业可以重点关注:第一,依托上海已有的教育医疗优势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由于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十分严峻,大健康产业在未来的15年内将会有突飞猛进的增长。围绕其发展,我们需要导入的企业有健康产业总部机构、外包服务企业、相关的金融服务企业、医疗器械企业以及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药物流企业。第二,积极引入、培育壮大移动互联网产业。移动互联网与各个传统行业混合催生了一种全新的业态,它减少了对物理空间的依赖,这就有利于空间的集约利用,有利于发展跨省跨境业务,如物流、支付、贸易等;催生了分布式仓储,需要大力发展能够共用的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如通讯设施、数据交流交易平台等。第三,发展受益于中产阶级爆发性增长的体验式消费。上海在引进体验式消费产品时,除了迪士尼,我们还可以引入世界级的儿童乐园、影视制作、旅游度假等项目。第四,推广和壮大先进环保产业。上海应该率先应用全球先进的固废、污水处理技术,借此吸引行业龙头企业落户上海。第五,大力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同时快速建成国内直接金融中心。这主要基于三方面原因:一是金融机构具有杠杆效应,上海的经济增长不能光靠投资增长,还要增加要素的集聚;二是直接金融的高增长率带来了金融业新的发展机会;三是人口结构变化催生个人金融需求,20—39岁人群存在住宅刚需,而40—64岁人群则存在理财需求。未来15年,中国20—39岁人群将减少5 000万,而40—64岁人群将增加1.3亿,这意味着上海将来个人金融资产配置的积极性会提高,需要引进个人金融相关的行业。

功能定位引导产业发展

陈 超上海图书馆副馆长、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所长

我们一直在跟踪观察一些全球城市的科技情报,包括其科技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前沿动态。我们发现纽约、伦敦这样的全球城市,在金融危机以后有些新动向,本来它们都是以金融创新为主,制造业比例非常低,但是现在它们非常重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

分享两则信息,一是纽约从以色列和美国其他地区引入了两所世界级的大学,并以发展应用型技术创新为重点。纽约市长也希望未来的纽约要超过硅谷;另一则信息,今年6月11日,柏林在谷歌的支持下,成立了科技创新中心,名字叫Factory,我们的理解是它希望成为下一个硅谷。所以城市之间下一步的竞争,一定是以科技创新为中心开展的竞争。

上海要成为全球城市,就要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但是目前上海的整个创新生态,还没有达到能支撑世界级创新的程度。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将任何一个领域、学科、产业、行业的创新融入整个全球的知识体系。在这一方面我们国内力量非常薄弱,目前只是扮演了跟随者的角色。而今后不仅在信息服务领域,在其他任何一个领域,我们都需要创新,这就需要上海打造一个能够孕育创新的生态环境,我们称之为“创新生态”,这是我们目前最大的挑战。

技术革命推动产业发展

周 亚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副区长

我们现在研究2040年上海全球城市,就不得不考虑到2040年全球的产业结构、技术革命和发展趋势,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思考。

第一,新技术革命可能带来的深刻影响。最近五六十年,信息技术革命影响了全球。这一技术是以硅技术为基础的,从沙子到芯片,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再到今天的大数据和云计算。所以,新材料革命是我们今后必须加以重视的。过去二三十年,我国的产业是以劳动密集型、粗加工为主,而未来20年,我们要重新考虑在全球产业链的定位问题,我们需要推动创新,这不仅仅是应用技术上的创新,也包括一些科学技术的创新,如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以掌握核心的、源头的知识,一方面避免对进口的依赖,另一方面可以自主研发推动产业的发展。

第二,产业的布局要因地制宜,产业必须要有所选择、有所取舍,不是要建一个全能城市,需要理清城市的功能定位,同时考虑资源约束条件。上海需要结合自己的产业定位来实施布局,我认为上海更适合打造精致型的产业园区。

(以上文字根据录音整理,未经发言者本人审阅,部分发言题目已经本刊修改。)

“上海2040战略专题系列研讨会”一览表

猜你喜欢
人口上海发展
上海电力大学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