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疗效观察

2014-05-02 03:01曹文定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23期
关键词:踝部踝骨踝关节

曹文定,徐 松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骨伤科,江苏 扬州 221002)



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疗效观察

曹文定,徐 松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骨伤科,江苏 扬州 221002)

目的:分析探讨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踝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手术切开后复位,进行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踝部解剖复位率为86.0%,对照组患者踝部解剖复位率为8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踝关节疼痛、稳定和行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患者踝部功能恢复效果较好,解剖复位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踝部骨折;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

高空坠落、跌倒、车祸等都是造成踝部骨折的主要原因[1]。踝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患者行动严重受限,对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2]。踝部骨折可分为单踝骨折、双踝骨折和三踝骨折,其中三踝骨折是最为严重的[3]。为进一步分析探讨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100例踝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入住我院的100例踝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12~82岁,平均49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12~81岁,平均(48.31±16.38)岁;单踝骨折患者20例,双踝骨折患者20例,三踝骨折10例;车祸致伤患者35例,高空坠落致伤患者5例,砸伤患者10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12~82岁,平均(49.31±16.49)岁;单踝骨折患者21例,双踝骨折患者19例,三踝骨折10例;车祸致伤患者34例;高空坠落致伤患者5例,砸伤患者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手术切开后复位,进行内固定治疗。对患者进行全麻或硬膜外麻醉,手术进行外踝或内踝环形切口,切开患肢皮肤和皮下组织,充分暴露踝骨骨折端,进行手术牵引复位,固定骨折端。

观察组采用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具体方法: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通常需要由2位医师共同完成,患者取平卧位,膝关节屈曲成直角,其中一名医师站在肢体外侧,抱住患者大腿向上对抗牵引,另一位医师站在患肢远端,握住患者足跟和足背,向下对抗牵引,力度要适中。外翻骨折先外翻牵引,内翻骨折先内翻牵引,在牵引过程中纠正踝关节的旋转移位,然后再向畸形的反方向旋转,也就是由外翻变为内翻,内翻变为外翻。若患者出现胫腓分离的现象,医师可用手掌挤压两踝关节来纠正移位的现象。如果除了后踝骨折还发生距骨后脱位,这时要将胫骨下段向后推,握住足部向前牵拉,逐渐将足背的角度接近90°,使后踝在关节囊保持紧张的情况下进行复位。中医闭合手法复位完成后,用石膏从患者膝关节以下进行固定,抬高患侧肢体,2~3周后改为功能位固定,2个月后拆除石膏。

1.3 观察指标

采用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4]系统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疼痛、稳定、行走,各项满分均为15分,得分越高说明踝部功能恢复越好。治疗2个月后用X线检测患者踝部解剖复位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踝部解剖复位情况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踝部解剖复位率为86.0%,对照组患者踝部解剖复位率为8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踝部解剖复位情况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情况

观察组患者踝关节疼痛、稳定和行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情况比较 (±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踝关节是人体内负重最大的关节。车祸、高空坠落和重物砸伤均容易导致踝部骨折,踝部骨折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都受到较大影响[5]。过去临床上通常采用手术切开后复位,进行内固定治疗踝部骨折,但是手术对患者伤害较大,住院时间较长,很长一段时间不能自主活动,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近几年来,临床采取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采用正确的中医手法对骨折踝部进行复位,踝部可逐渐恢复正常解剖位置,不影响患者正常活动,无并发症,患者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康复效果更好,患者自主活动所需时间明显缩短[6]。表1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踝部解剖复位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中医闭合手法复位和手术切开复位均有较好的效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踝关节疼痛、稳定和行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过程中,功能恢复所用费用更少,适合广大普通家庭,能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广泛应用于踝关节功能评估,可科学准确地评估踝部骨折患者肢体恢复情况[7]。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属于中医治疗方法,相对于手术治疗,对机体伤害小,所需治疗时间明显缩短。采用该方法治疗后,患者无骨不适症状发生,无切口感染和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是一种治疗踝部骨折的安全有效方法,能有效促进患者恢复[8]。

综上所述,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患者踝部功能恢复效果较好,解剖复位率高,安全可靠,建议广泛推广应用。

[1] 李军.运用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的疗效与方法[J].中医临床研究,2012,4(20):93-94.

[2] 刘江.闭合手法复位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4,20(13):44.

[3] 杨翠林.中医手法整复踝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3(7):26-27.

[4] 陈江祥,郑季南,方钧,等.手术与手法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22):3031-3032.

[5] 崔彦江,付立新,张书钦,等.手术与手法保守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5):2764-2765.

[6] 陈志,林乔龄.踝关节骨折脱位治疗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33(12):67-68.

[7] 吴晓鹏,马志杰,吴锦才,等.小夹板外固定配合踝套牵引治疗踝部骨折[J].广东医学,2010,31(7):885-886.

[8] 田小瑞,刘志刚.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中节指骨骨折并发症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5):3790-3791.

(责任编辑:宋勇刚)

2014-09-01

曹文定(1959-),男,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骨伤科。

R274

A

1673-2197(2014)23-0060-02

猜你喜欢
踝部踝骨踝关节
居家运动——踝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踝部练习(中级篇)
居家运动——踝部练习(高级篇)
自拟消肿方联合冰硝散治疗三踝骨折肿胀的疗效观察
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踝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后外侧踝关节途径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分析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基于三维有限元仿真模拟的踝骨损伤生物力学分析*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