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中国已沦为骗子的天堂?

2014-05-13 21:07
中国新闻周刊 2014年16期
关键词:骗子陷阱老龄化

日前,有关方面发布了一份清单,列举了6种最常见的非法集资陷阱,其中第四大最常见陷阱是以养老为旗号的陷阱,它的目标就是退休人群。如今很常见的一个现象是,老年人被骗的案件越来越多了。

许多人认为,老年人被骗很简单,无非就是贪小便宜。不过事实却并非如此简单。

以社会学家的统计研究,老年人的金钱观更为谨慎,这能够避免他们被骗。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社会心理学家迈克尔-罗斯(Michael Ross)研究了1993年到2013年期间美国九项有关诈骗的调查数据。他发现,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老年人的受骗几率更突出。而加拿大的官方数据也是,在2013年,诈骗受害者的比例在60岁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罗斯的分析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生活重心从如何将收益最大化转变到了如何将损失最小化,他们花钱更少,对金钱支出也更加地谨慎。中国老年人在花钱上也是出名地节约,所以这样的道理自然也应该是适用于他们的。

然而,倘若物质、情感两大需求变扭曲,老年人被骗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了。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美国被骗的老人比例有增加的趋势。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数据是,在2012年收到的诈骗投诉中,有26%是60岁以上的人群,这个数字在2008年只有10%,《华尔街日报》的分析就认为这是因为在金融危机后,低利率让许多靠着固定退休储蓄吃饭的老年人感受到危机。随着身体慢慢释放出衰老信号,病痛增多,他们可能被忽悠着买各种神奇保健品,以求“不得病”。

另一方面,骗子喜欢利用建立情感纽带来诈骗。一旦跟家人、亲戚的亲密联系不足,面对陌生人递过来的“关爱”橄榄枝,老年人很难去设防。有的诈骗者通过电话等手段谎称自己是老人的儿孙,并且用自己遇到急事为由头,要一大笔钱。看似简单的手段,却因为被骗者独居、与儿孙联系少,一时情急,屡屡得手。

说起老龄化的速度,大家都会拿中国和日本来比较,结论就是都快速得惊人。而日本社会还有一个问题,少子化(即人口结构中的幼年人比例越来越低)现象严重。再看中国,中国的老龄化速度非常快,养老难题已经浮现;另一方面,多年来的独生子女政策也让已经和即将进入老年的群体会面临着可能比日本的老人们还要糟糕的“情感和陪护孤独”,西安的一个官方数据是,遭受电信诈骗70%以上的是中老年人。

解决老年人被诈骗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让子女加强和老年人的联系,让老年人的生活不再闭塞;另一方面,社会化的努力更为重要。比如在日本,日本警察厅、法务省于2008年7月颁布《扑灭汇款欺诈行动计划》,要求金融机构做到在ATM机周围提醒顾客注意、在ATM附近禁止使用手机、银行员工警惕可疑客人等措施,来预防诈骗案的发生。从2009年开始,日本金融机构对此类事件的阻止率也从2008年的12.4%提升到了2012年的31.4%,在2012年挽回损失95亿元。

所以,并非中国的老人爱贪小便宜容易受骗,这实在是在老龄化、独生子女化的背景下衍生出来的众多养老难题之一。

Q&A

@中国新闻周刊:老龄化的中国会成为骗子天堂吗?

@腾讯今日话题:网友跟帖表示,大多被骗老人无非是几种,一、贪小便宜;二、想长命;三、不理智;四、没主见等,所以,老人要多接触社会,看新闻,多听广播,了解现今社会才能避免受骗。

猜你喜欢
骗子陷阱老龄化
老龄化是医药行业的福音吗
健康月历
陈五:上钩吧,骗子
北京超老龄化将持续50年以上
陷阱
路遇骗子
陷阱2
陷阱1
甜蜜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