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如何归来

2014-05-13 21:10
中国新闻周刊 2014年16期
关键词:山楂树张艺谋职业化

30年间,从摄影师转为艺术片导演,再到商业大片导演,张艺谋的票房越来越高,也越来越“职业化”。职业化是说他对导演这个角色的驾驭越来越纯熟,无论是拍摄技巧、团队运作还是资本与市场的平衡。他不仅仅导演电影,还执导京剧、芭蕾舞剧、歌剧、大型实景演出,最后是北京奥运会……他端出了一场场视听盛宴,也创造一个个票房奇迹,他是中国最成功的职业导演,甚至他的名字——“张艺谋”,本身已经成为视觉系和重金打造的代名词。

但针对他的批评声也一直没有断过。批评者说他越来越滑到了商业的泥淖之中无法自拔,说他的影片除了绚丽的色彩之外只剩下空洞的灵魂。张艺谋觉得委屈,但面对批评他又有些摇摆不定,甚至有些方向不清。他试图继续要在商业上成功,又无法摆脱艺术片的情结,于是又有了像《千里走单骑》《山楂树之恋》这样的文艺影片,结果这种夹缝中的状态一样连累了他的电影,还又招来新一轮批评。

文艺、商业、商业加文艺,30年间,张艺谋就这样一边纠结一边前行,在外人看来,现在的他,与那个拍摄《红高粱》《秋菊打官司》的张艺谋完全是不同的两个人,但他自己却说,“我和30年前的张艺谋是一样的”。这一次他带着《归来》想要回归,回到最初的热情中去,拍一些“有价值回归的电影”。

但当第五代导演单纯的热情和冲动已集体褪去,电影如今更加接近工业化和流水作业,营销和市场的力量在精确地把控着观众的兴趣点,已经在商业化的大网中习惯了的张艺谋,真的还能够归来吗?

猜你喜欢
山楂树张艺谋职业化
山楂树
70岁那年会在干什么
秋天的山楂树
悬崖上的山楂树
张艺谋的抠门
加速职业化
张艺谋归去来兮
职业化铸就卓越企业
经理人要走向职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