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才核心价值观培育浅析

2014-05-14 22:14顾桂滨张瑛
成人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培育

顾桂滨 张瑛

【摘 要】高职人才作为企业未来的骨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因此,在高职人才中培养中要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基于此,针对当前高职人才价值观教育的现状,提出通过坚持从严管理,按企业要求培育高职人才;注重文化传承,激发学生内在情感;开发隐性课程,加强诚信践行教育;善用微博引导,构建育人平台等方式,把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人才培养始终。

【关键词】高职人才;核心价值观;培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4)01-0031-03

【收稿日期】2013-09-18

【作者简介】顾佳滨(1982-),男,浙江临海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张瑛(1973-),女,浙江东阳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核心价值观是特定时代里国家、社会及个人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取向。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不变,它需要一个“倡导”、“培育”和“践行”的过程。[1]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行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3]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一线的应用性技术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毕业后大多数在企业就业,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毕业生为例,与企业签约占到了毕业生的95.9%。可见,高职院校已逐渐成为企业人才的培养基地。高职人才是企业的骨干力量,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直接影响未来行业企业的发展,也直接关乎到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希望。因此,如何加强高职人才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并贯彻于人才培养的始终值得各高职院校进一步思考。

二、高职人才培养要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

1.高职人才价值观教育任重道远

高职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价值观易受社会、家庭、学校所影响。为了更好地了解这类群体的价值观现状,笔者以某高职院校大一新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89份,回收率96.3%,有效问卷284份,有效率98.3%。调查结果显示,他们的价值观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有:一是感恩之心缺失。调查显示,有58.5%的学生不记得父母的生日;有40.5%的学生从来不做家务;有13.8%的学生从没有参加过社会公益服务。导致他们感恩缺失的主要原因还是家庭因素。在我国计划生育的国策下,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往往受到家庭的溺爱,感恩等道德品质的培养逐渐被物质满足所取代。父母缺失了对子女感恩意识的培养和教育,造成孩子感恩意识缺失。同时,学校教育中缺乏能真正打动学生内心的感恩教育。二是诚信意识淡薄。调查显示,有12.1%的学生承认考试过程中存在作弊行为;有18.5%的学生承认在求职简历上有造假资料;有32.5%的学生认为诚信是理想,很难真正践行。在社会转型期,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受到多方面的冲击,道德底线一次次挑战人的神经。高职学生在这个社会大背景下,难免会受到影响。三是人生理想模糊。调查显示,有55.6%的学生找工作更倾向于大城市;有68.7%的学生更希望从事办公室工作;至于选择进工厂、去一线、到基层的人只有19.8%;就算无奈先选择基层工作,有72.5%的人认为如有机会会马上跳槽。对于人生的理想,有38.5%的学生认为很迷茫。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现在的学生对于工作好高骛远,人生理想模糊。四是易受网络文化的影响。调查显示,有88.6%的学生每天上网;有65.8%的学生认为他们对社会的了解主要通过网络;有83.4%的学生认为网络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如人际交流方式的改变、消费方式的改变、在虚拟世界谈恋爱等。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弊端,如网络舆情的真实性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因沉迷网络导致学生人际关系疏远、价值观念模糊甚至暴力犯罪等等。这些问题都对高职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

2.高职人才价值观教育“虽重却忽”

高职学生首先表现为学习基础差、自主管理能力差及行为习惯差。不少学生进校后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动力、自觉性不强、主动性不够、行为习惯差、缺乏远大志向。面对这样的群体,各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也采取了不少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由思政教师进行理论教育。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是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思政教师当仁不让地承担起这个重任;二是由辅导员或班主任承担实践教育的重任。价值观教育的关键是在于践行,那么辅导员就成了学生的指引者和领路人;三是开展一段时间内的专项主题教育。如新生始业教育、学雷锋教育、“红五月”活动等等。三种方式虽然形式多样,也具有针对性,但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的兴趣不浓,主要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完成学业;辅导员一个人要负责200名左右的学生,而班主任多数是专业课教师,他们忙于教学、科研,学生总体素质差,往往力不从心,很难全面兼顾;专项教育活动时间短,活动缺少延续性。因此,从现有情况看,高职院校对价值观教育虽然都很重视,但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缺少了实效性。

3.企业招聘人才“重技更重德”

上文已提到高职培养的人才的去向多数在企业。笔者在某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招聘会上,对参加招聘会的226家企业进行了调研,了解企业招聘员工的标准。有66.8%的企业认为学生的品德是企业首要考虑的因素;有18.6%的企业不愿招聘在校受过纪律处分的学生;有58.3%的企业对受过纪律处分的学生要重新考量。学生专业技能高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企业招人时最关心的,只要学生素质好,就值得企业培养。不少企业提出了“重技更重德”的招聘理念,这也显示出企业不但是看重个人的业务素质,更加注重的是对人才创新能力、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等全方位的综合考评。endprint

三、高职人才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途径探析

1.坚持从严管理,按企业要求培育高职人才

加强高职人才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关键要在创新实践上下工夫,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见成效。高职人才培养的出口是企业,因此人才的质量要与企业的要求接轨。为了更快地适应企业要求,高职院校可以引入企业的管理模式,营造企业氛围,把学校“经营”起来。企业经营的目的是利润在短时间内的最大化,那么学校就是在短短三年之内将学生培养成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如果说学院的院长是企业的总经理,中层干部是企业的车间主任,教师是企业的工人,那么,学生就是企业要培养的“产品”。企业的管理模式就是要为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服务,那么,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高职人才就是学院的目标。但是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要培养“产品”的现状,只能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选择从严管理。要让学生成才,首先要教会他们先“做人”,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热爱学生。但是“爱”字关键要落实在行动上。“爱”字落实到行动就成了一个“严”字。学生管理必须“严”字当头,正所谓“严师出高徒”。放眼众多成功的企业,严格的管理模式是促进企业快速健康成长的根本。一方面是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做起。学校要从学生的生活起居习惯到学习习惯,从教育全过程到每个细节一一抓起。作息时间、内务卫生、教学规范(包括实验实训设备使用规范)等都要按照企业的要求管理。让学生从进校开始就感受到企业的氛围。学校可定期开展“行为规范养成训练”活动,内容涵盖学生仪容仪表规范、安全法制警示教育主题班会、寝室内务卫生整治、恋爱观教育等多个方面,切实把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训练摆上重要位置。指导学生从细微处入手,从学习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使学生体验到养成良好行为规范的重要意义,在有序的宣传教育中养成良好的规范行为。从严管理的另一方面就是要形成全员育人的格局,即学院的每个人都要参与到育人工作中来,建立由领导、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行政人员以及学生干部组成的轮流值日制度。领导要亲自挂帅,全体教师、行政人员要共同参与、学生干部协同管理。确保整个校园都有人员值日,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不文明现象、违纪情况等进行督查,真正形成全员、全程育人的氛围。在从严管理模式下,促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

2.注重文化传承,激发学生内心情感

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扎根于中华历史文化土壤中,传承中国传统价值的精华。价值观属于文化的范畴,不可能脱离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核心价值观一定是在一个国家、民族长期发展中孕育形成的,反映着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积淀和思想结晶。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这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提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把传统价值观念作为基本的价值资源,赋予其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涵,在具体表述上也要尽可能体现中华文化特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烙上中华文化的精神印记,展示出浑厚深沉的历史韵味和中国气派。[4]因此,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取其精华。几千年来,社会对青少年的教育多是以孝为切入点,这种建立在儒家孝道教育思想之上的中国传统教育,是建构当代社会时代精神的重要文化资源。对于孝,我们应汲取其合理成分,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同时,应加强传统文化与价值观的融合。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观,就是要求学生立足“成才报国”,也可视为人生理想教育。高职人才要树立“以技能立身、靠素质发展”的理念,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技能为抓手。把职业技能与理想教育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学好知识,掌握技能,用知识改变命运,用学习成就未来。只有掌握了技能才有未来,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3.开发隐性课程,加强诚信践行教育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诚信作为一种道德,其养成和践行的过程必然依赖于实践。文化需求、社会环境、价值观等都要通过实践才能内化为个体的精神需求。同样,个体在他律的作用下,能形成一定的诚信认知和自律后,必须要通过实践将这种内在精神需求转化为外在的行动。高职生是受过一定系统教育的群体,且已具备完全行为能力,其诚信认知应超过一般群体。”[5]而企业更要需要诚信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要把诚信践行作为诚信教育的最终目标。影响一个人诚信的有学校、社会及自然等因素,而学院的诚信教育与隐性课程相结合,初显成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诚信教育模块活动,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诚信践行,把诚信践行行为列入考核指标,并在报纸、校园网、电视台、微博等媒介进行诚信宣传。同时,通过隐性课程渗透诚信教育。以课程教学为基础,通过校园生活为背景的隐性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将自己形成的诚信认知和情感转化为诚信自律,并积极将其外化为诚信行为,在诚信评价体系的约束下,养成良好的诚信素质。

4.善用微博引导,构建育人平台

网络媒体是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推广主流价值观念的主渠道,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旋律。[6]近年来,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媒体迅速在我国兴起,各高校也纷纷开通微博。据统计,全国985高校已全部开通微博,越来越多的高校借助微博进行文化传播、参与文化建设,把微博建设成为引导育人的场所,通过微博平台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首先,应成立一支专职微博管理队伍。管理队伍主要由辅导员、学生干部、意见领袖等组成,并通过成立微博社团,充分发挥学生微博意见领袖参与相关职能部门微博管理的作用。其次,要对网络舆情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和引导。每天统计微博信息摘要,对于重大舆情进行报告审查。对于网络谣言及时予以辟谣,尤其是校园网络谣言要及时清除源头。再次,要建立微博互动沟通模式。微博与学生的主要沟通形式就是互动。微博互动是基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文化价值多元化社会背景,充分考虑到高职学生政治理论素养及党和国家对他们思想政治道德的要求。微博互动能充分发挥校生互动的功能,通过微博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畅通沟通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最后,可将微博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思政教研室将微博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肯定的是微博文化对高职生成长具有积极意义,但不能回避微博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面对问题,应深刻把握网络影响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提高驾驭网络的素质和明辨是非的判断力,培养他们自尊、自律的道德意识。

【参考文献】

[1]欧阳军喜,崔春雪.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山东社会科学,2013,(3):11-15.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32.

[3]孙弘安.坚持立德树人 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3,(9).

[4] 王晓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2012,(23).

[5] 顾旭明.开发隐性课程 加强高职生诚信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3,(9):50-51.

[6] 中央宣传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69.

(编辑/乔瑞雪)endprint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观培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谈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浅析公共文化服务如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