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化推进服务型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实现形式

2014-05-23 07:04征国忠
唯实 2014年4期
关键词:四联党代表志愿者

薛 锋 征国忠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战略任务以来,以服务凝聚党心赢得民心,已成为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思想共识。构建有效的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是把思想共识转化为务实行动的基础和根本。扬州市广陵区通过建立“党委领导联系党代表,带强履职尽责能力,争当标兵;党代表联系党员,带头践行群众路线,争当先锋;党员联系志愿者,带头服务奉献社会,争当骨干;志愿者联系群众,带动可爱家乡建设,争当主人翁”的“四联四带四争当”联系服务群众机制,积极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联系服务群众的有效实现形式,为制度化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值得总结的经验。

一、全方位设计“四联四带四争当”联系服务群众机制

“四联四带四争当”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并不是简单为了服务群众的具体诉求,而是在机制层面,通过对机制主体、权利责任、行为方式的顶层构建,把联系服务群众的要求具体化、系统化,实现从服务具体问题向建立服务体系的转变,使体系内的每个党员都主动自觉地为人民服务。

全员设置联系服务群众机制主体。主体设置是机制构建的前提。党员是党组织有机体的细胞,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是以党员个人联系服务群众为基础和依托的。只有重视发挥党员在联系服务群众中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党联系服务群众才能有厚实的根基,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民主政治的不断推进,党员的主体意识和群众的权利意识不断提高,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发挥党员的能动作用,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盼,成为联系服务群众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路径。“四联四带四争当”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在重视发挥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领导核心作用的同时,突出党员的服务主体地位和群众受益主体地位,拓宽主体设置格局,以党委领导、党代表、党员、志愿者、群众为枢纽,全员设置联系服务群众机制主体,实现了主体设置由单一的党组织为主,向党委领导、党代表、党员、志愿者和群众多元并重的转变,力争实现全区百名党委领导、千名党代表、万名党员、10万志愿者到50万群众的联系全覆盖,丰富了联系服务群众的实践路径。

全面配置主体权利和责任。主体的权责配置是机制构建的基础。只有明确了权利和责任,主体行动才有方向,行为才有依据。“四联四带四争当”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对党委领导、党代表、党员、志愿者、群众的权责做出了明确划分。各级党委承担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要定期联系党代表,结合分管工作,帮助党代表解决难题;党代表要增强履职尽责能力,争当各行各业建言献策、推动发展的标兵;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当“传党情、听民意、谋发展、促和谐”的先锋;志愿者要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争当服务奉献社会的骨干,群众要弘扬“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争当建设广陵的主人翁。

全程规范主体间的互动方式。主体间的连接互动方式是制度构建的关键。机制只有在不断运作中,才能得到发展和完善;也只有在规范的运行中,才能长久地发挥机制的功效,实现组织的目标。“四联四带四争当”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全过程规范了党委领导、党代表、党员、志愿者、群众间的牵引传递方式。党委领导通过发挥“带强”作用,引领党代表提升履行职责、开展工作的能力;党代表通过发挥“带头”作用,引领党员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党员通过发挥“带领”作用,引领志愿者服务奉献社会;志愿者通过发挥“带动”作用,引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可爱家乡建设。

二、务实发挥“四联四带四争当”联系服务群众机制的效用

马克思说: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是党群关系的核心。实现群众的利益诉求,是建立联系服务群众机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四联四带四争当”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把“民情反馈到位、民生实事到位”作为基本目标,在发挥基层党组织民意整合和表达功能,维护群众的利益和权利,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畅通了诉求表达渠道。“四联四带四争当”联系服务群众机制,通过各级党委领导邀请党代表列席党委重要会议,定期听取党代表意见建议;各级党代表到党代表工作室驻室接待,到党员群众中走访调研;广大党员到“先锋驿站”、“民情气象站”和“党员综合服务中心”等场所了解民意;志愿者骨干联系到户等形式,形成了一个集诉求采集、凝练、表达为一体的上下贯通的社情民意沟通机制。如文峰街道连福社区将每周五确定为党代表“走访日”,每月10号确定为党代表“接待日”,每月15号确定为党工委领导“倾听日”。湾头镇设立了群众诉求“红色通道”,制度化地畅通了党组织倾听民意、广大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广陵区初步编织了一张涵盖140名党委领导、1149名党代表、近2.6万名党员、5万余名志愿者的联系网络,并在不断完善和扩大中。

促进了合理诉求的实现。“四联四带四争当”联系服务群众机制,通过建立反映回馈机制,定期将群众的各种诉求进行梳理,分门别类地将诉求反映至居民区党组织、社区(街道)党工委和区委组织部,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通过建立反馈结果机制,在规定时间内向群众反馈处理结果,做到能解决的尽快解决;需要一段时间解决的,列出具体时间表;暂时不能解决的,向群众说明理由,取得理解和支持,切实做到民有所需我有所行。通过建立困难帮扶机制,突出对“低保户”、“五保户”、城乡低收入家庭、空巢老人家庭、留守儿童家庭、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帮扶,切实做到民有所难我有所帮。文峰街道连福社区“民情气象站”开设了“晴雨表”回访栏,在七个工作日内反馈群众诉求的处理方法和意见。文昌花园社区组织学员干部开展了帮助一户困难家庭、帮助一户创业就业家庭、帮助一户留守儿童家庭“三帮”活动,满足了部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有效凝聚了民心和力量。“四联四带四争当”联系服务群众机制,使党组织及时准确把握了群众的不同诉求,有针对性地提供物质帮助、就业帮扶、创业支持、行动建议等各种服务,凸现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同时,有效凝聚了民心和力量。文昌社区党组织不仅将4名党委领导、3名区党代表、219名党员、1372名志愿者和4219户家庭全部编入联系网络,还将28个社会组织纳入其中发挥作用。社区党组织还与南大博士工作站、扬大社会学院等联手打造“郑翔党建工作室”,与驻地单位成立“曲江商圈党员服务中心”的首家分站,吸引周边商圈和企业党员、志愿者参与到“四联四带四争当”活动中。在文峰街道连福社区,越来越多的普通党员、群众通过这项机制参与到社区的自治管理中来,社区“民情气象站”的“气象员”队伍已发展到80余人,注册志愿者人数已达700余人,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志愿者到社区注册。2014年,社区还成为“扬州志愿者联盟”的志愿服务基地,并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区,江苏省和谐示范区和民主法治示范区。目前,广陵区通过各级党委领导联系10名左右各级党代表,党代表联系20名左右党员,党员至少联系本系统、本行业、本领域5名志愿者骨干,志愿者骨干至少联系3户左右的家庭,初步实现了百名党委领导、千名党代表、万名党员、10万志愿者、50万群众的联系全覆盖。

三、进一步完善“四联四带四争当”联系服务群众机制的建议

“四联四带四争当”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在推进基层服务型建设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依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需要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加以深化。

在进一步激发机制主体活力上完善。“四联四带四争当”联系服务群众机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党委领导、党代表、党员、志愿者、群众为节点编织联系服务群众的网络。党委领导、党代表、党员、志愿者、群众是否做到各尽其责、各尽其能,真正发挥作用成为这项机制能否有效运行、取得实效的关键。要从思想观念、阵地载体、经费保障等方面加强教育、整合和筹集,使联系服务群众机制主体行动有动力、行为有平台、服务有保障。要加大教育培训的力度,结合第二批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帮助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引领志愿者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激发广大群众自觉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整合阵地载体,在注重党代表工作室、党员综合服务中心等“硬阵地”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网络、媒体等“软阵地”和文体活动等“无形阵地”建设,实现“硬阵地”和“软阵地”、“有形阵地”和“无形阵地”的有机结合。强化资金保障,克服靠行政和财政资源支撑的路径依赖,充分利用区域内的各方资源和力量,解决资金保障的问题。国外政党通过党员、党的高级干部以募捐形式筹集资金,以基金形式管理资金的做法值得借鉴。这样做既解决了经费问题,又锻炼了基层党组织的能力,推进了政治社会化,避免了“滥用国家财政和公权力”的指责,可谓“一举四得”。

在进一步构建机制体系上完善。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单一机制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系统内其他机制的支持。只有各机制间相互配合、协同推进,整个系统才能产生1+1>2的效用。“四联四带四争当”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是一个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机制,为了确保这一机制的有效运行,要建立配套的结合机制,把联系服务群众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改进党的作风结合起来,放大联系服务群众机制的效用。要建立配套的评价机制,积极探索研究“第三方评估”机制,增强评估的权威性、公平性、公正性,同时探索将评估结果有效运用方式,形成联系服务群众的刚性制度约束;要建立配套的奖励激励制度,开展优秀党代表、优秀党员、优秀志愿者评比,增强制度主体的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

在进一步规范主体间互动行为上完善。实现主体间的良性互动是机制构建的内在要求。在“四联四带四争当”联系服务群众机制中,党委领导、党代表、党员在互动中应处于主动地位,发挥主导作用。明确党委领导、党代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目标和任务,兑现对群众的承诺;规范联系服务行为和程序,做到有规程、有记录、有监督,杜绝假服务和应付式的服务;拓宽联系服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真正实现从“走近”到“走进”,从“知民”到“支民”的转变;努力营造讲真话、摸实情、出实招、求实效的氛围,真正在一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四联党代表志愿者
志愿者
分析Hp阳性消化性溃疡应用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的效果、安全性
听,来自党代表的声音 看,山西党代表的风采
我是志愿者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的价值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乡宁县“建、管、育、联”切实提高党代表履职能力
四位军队党代表直面敏感话题
绿色四联新能源 缔造智能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