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磨灭的军垦魂

2014-05-28 01:38马林王凤娟
中国报道 2014年9期
关键词:军垦戍边国家博物馆

马林 本刊记者 王凤娟

军垦第一犁雕塑静静矗立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厅,这是新疆第一代兵团人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扎根天山南北、铸剑为犁,屯垦戍边、开垦荒原的真实刻画,也是新疆兵团人的图腾。

一张张老照片,一页页诗人艾青的手稿,一件件开荒耕作的农具,一件打了296块补丁的大衣……这些珍贵的文物无声地诉说着兵团这段光荣而伟大的历史。它们凝结着逝者的军垦魂,也在激励着生者传扬兵团精神。

8月15日,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梦 军垦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60周年历史文物展隆重开幕。

风云六十年,光荣一甲子。兵团六十年的奋斗历程,是一幅辉煌壮丽的画卷,也是一首激情澎湃的史诗。此次展览通过160余件展品、200余幅图片,清晰地展示出兵团屯垦戍边的历史,深刻诠释了兵团精神,震撼着每一位步入展厅的观众。

曾亲手承办过无数个重大展览的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感慨地表示,60年来,兵团忠实履行党中央赋予的屯垦戍边伟大历史使命,始终坚持把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对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来说,能为兵团所走过的60年光辉历程举办展览,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盛事。

走进展厅,只见军垦第一犁雕塑静静矗立。裸露的身体、深陷的双脚、头胸手膝近乎极限的用力角度,都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这是上世纪50年代,第一代兵团人响应毛泽东主席的号召,放下手中的武器,拿起生产建设工具,扎根天山南北、铸剑为犁,屯垦戍边,开垦荒原的真实刻画,也是兵团人的图腾。

“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史是一部厚重的历史。”驻足在军垦第一犁雕塑前,黑龙江游客陈思说道,为了祖国的事业,这里的人们艰苦奋斗,流汗流血甚至牺牲,他们的无私奉献和大无畏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展厅中每一件展品、每一张照片、每一段讲解文字都是经兵团和国家博物馆专家精心挑选和撰写的,力求全面展现兵团历史和发展成就,以凸显屯垦戍边事业发展的时代感、使命感。应邀参加此次展览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三师托云牧场二连职工吐尔买买提·马提告诉记者,自己就是兵团的“同龄人”,与兵团共同成长,见证着兵团发展的点点滴滴。通过举办和参观展览,有助于我们深化对新疆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认识,深化对屯垦戍边这个千古之策的认识,更加坚定我们维护祖国统一的决心和信心。

董津、董琪的父母是天津支边青年,曾在兵团工作和生活过。听说兵团成立60周年历史文物展在北京举行,姐妹俩相约而来,感受父母当年在兵团时的艰辛。身为邮票设计师的董琪还参与了兵团成立60周年纪念邮票的设计工作,她告诉记者,虽然这里很多展品和事迹她都很熟悉,但每看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总能带给自己新的设计灵感。虽然不在兵团工作,但作为兵团子女,自己深感骄傲和自豪。

今年64岁的苗保江从一师阿拉尔市退休后和儿子一起生活在北京,听说兵团要在国家博物馆举办展览,他赶紧让儿子帮忙预约参观。他高兴地告诉记者,自己是标准的兵团二代,父亲是随着王震将军进入新疆,扎根在新疆、兵团这片热土上,在戈壁荒滩发扬兵团精神。看到今天不断发展壮大的兵团事业,特别是新时期兵团在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方面的作用更大了,他为自己是兵团人感到骄傲。

此次展览也是国家文化部开展文化援疆的一个重要项目。工作人员还特别邀请了曾在兵团工作过的援疆干部们参观。近200名援疆干部代表及其家属前来观展。特意赶来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门明曾在石河子大学开展对口支教,他激动地告诉记者,看着一件件展品,自己热血沸腾,兵团总是援疆干部们魂牵梦绕、难以忘怀的地方,祝愿兵团的明天更加美好。

通过国家博物馆这个国家级展示平台,全国乃至世界进一步了解新疆、了解兵团,进而让更多人理解、支持兵团,推动兵团事业不断发展。在国家一级革命文物“补丁大衣”前,广东省东莞市观众吕淑芳为自己十多岁的女儿细心讲解,当女儿听到这件大衣上有200多个补丁时,情不自禁地说道:“这么多补丁,我才不会穿。”而吕淑芳却拿出相机,认真地拍摄起来,她告诉记者,这真是一件很特别的展品,自己从来都不知道中国还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个单位,但是通过展览她体会到了什么是兵团人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她要将这间展厅中具有兵团特色的展品,记录下来并带回家,与家人和朋友一起分享这次难得的观展经历。

“兵团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都不过时,这既是兵团人的特殊印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传统,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61岁的河南籍观众郭怀印看完展览后说,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兵团人对于新疆发展稳定作出的重要贡献和巨大牺牲。

兵团不仅是兵团人的兵团,也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更是全国人民的。在人潮涌动的展厅里,越来越多的人在了解兵团、体会兵团,感受兵团精神,理解兵团事业。

猜你喜欢
军垦戍边国家博物馆
兵团记忆
博物馆之夜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
给戍边烈士的一封信
芬兰国家博物馆扩建项目
卡塔尔国家博物馆
宝贝在哪儿?
戍边壮士歌
戍边追梦
北大荒的脊梁——《老军垦》获奖感言
吕永海:用执着传承兵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