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例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流行病学报告

2014-06-12 05:26郭秀梅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11期
关键词:葡萄球菌流行病学报告

郭秀梅

[摘要] 目的 了解局部地区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者的年发病情况、发病季节、性别比例、诱发因素、发病年龄、临床表现、病程及治疗。 方法 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5年内就诊于本院皮肤科与儿科的18例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 发病在7~11月12例,12~6月6例。5例患者有外伤、脓疱疮、蚊虫叮咬病史。发病年龄最小11个月,最大13岁。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触痛性红斑及口周放射性皲裂。病程在8~13 d。无败血症及死亡病例出现。 结论 在局部地区限局性时间内,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呈现散发性发病状态,男女性别患病率相同。外伤、脓疱疮、蚊虫叮咬可成为本病的诱发因素。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治疗有效,预后良好。

[关键词]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流行病学;报告

[中图分类号] R7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4(b)-0056-03

[Abstract] Obejective To report the annual incidence,incidence of the season,gender ratio,predisposing factors,incidence of the age,clinical presentation,course and treatment of Staphylococcus scalded skin syndrome.Methods 1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taphylococcus scalded skin syndrome treated in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and Pediatric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9 to November 2013 were taken with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Results In 18 patients,12 cases fell ill between July and November,6 cases fell ill between December and June of the next year.5 cases had history of trauma,impetigo,mosquito bites.The youngest incidence of the age was 11 months and the oldest was 13 years old.Perioral erythema and tenderness radioactive chapped was appeared to all patients.Course of disease was 8 to 13 days.No sepsis and deaths occured.Conclusion In the local area and limited time,Staphylococcus scalded skin syndrome shows sporadic onset status.The prevalence is same in different gender.Trauma,impetigo,mosquito bites can be as predisposing factor of the disease.Low dose of glucocorticoid combined with antibiotic is effctive,the prognosis is good.

[Key words] Staphylococcus;Scalded skin syndrome;Epidemiology;Report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是凝固酶阳性第Ⅱ噬菌体组金葡菌(尤其是71型)所致[1]。此种菌可以产生一种可溶性毒素——表皮松解毒素,即剥脱毒素,此毒素可通过蛋白水解过程发挥作用[2],作用于表皮颗粒层,造成皮肤损伤。表现为发热、腔口周围、皮肤皱褶处触痛性红斑,表皮剥脱,似烫伤样改变,严重者可出现败血症,甚至死亡,其中口周放射性皲裂有特殊的诊断意义[3]。好发于6岁及以下幼儿,罕见的成人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者伴有原发疾病,如免疫抑制、免疫异常、肾功能不全等[4]。一般病程在1~2周[3-4]。本文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5年内就诊于本院皮肤科和儿科的18例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8例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者诊断参照赵辨[3]《临床皮肤病学》中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诊断标准。排除脱屑性红皮病和非金葡菌性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1.2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制的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者流行病学调查表,具体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发病季节、临床表现、病程及治疗、诱发因素、年发病情况。

1.2.1 相关定义 ①病程:患者自发现患病至治疗痊愈出院的时间;②诱发因素:与患者发病有明确关联性的因素。

1.2.2 研究方法 对18例患者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类统计。

2 结果

2.1 年发病情况

2009年发病2例,均为女性;2010年发病4例,女性2例,男性2例;2011年发病3例,女性2例,男性1例;2012年发病4例,女性1例,男性3例;2013年发病5例,女性2例,男性3例。

2.2 发病季节

7~11月发病12例(66.67%),女性6例,男性6例;12~6月发病6例(33.33%),女性3例,男性3例。

2.3 性别比例

18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9例,男女性别比为1∶1。

2.4 诱发因素

无明显诱发因素患者13例(72.22%),男性7例,女性6例。有诱发因素患者5例(27.78%),其中继发于手部外伤2例(11.11%),男性1例,女性1例;继发于脓疱疮2例(11.11%),男性1例,女性1例;继发于蚊虫叮咬后1例(5.56%),为女性。

2.5 发病年龄

发病年龄最小11个月,最大13岁,平均(5.61±2.73)岁。其中<2岁1例(5.56%),为男性;2~6岁11例(61.11%),男性5例,女性6例;7~9岁5例(27.78%),男性2例,女性3例;>9岁1例(5.56%),为男性。

2.6 临床表现

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触痛性红斑,以腔口周围及皮肤皱褶处为著。发病2~3 d后,于口周出现放射性皲裂。9例(50.00%)患者有不同程度发热,男性4例,女性5例,体温在37.5~38.7℃。15例(83.33%)患者合并结膜炎,男性7例,女性8例。

2.7 病程及治疗

病程最长13 d,最短8 d,平均(10.00±1.31) d。入院患者分别采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阿莫西林舒巴坦)或头孢菌素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均痊愈出院,无败血症、肺炎等并发症出现,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本组资料显示,在局部地区的限局性时间内,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病呈散发性发病状态,与李纪峰[5]报道的本病有接触流行有不同之处。虽然本组调查有局限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本病在某些地区、某时间段内的年发病情况。患者患病与性别无关,男女各9例。66.67%的患者在7~11月发病,33.33%的患者在12~6月发病,提示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可能与夏秋季气温较高,微生物较容易繁殖,且皮肤外露易破损有关[5],与林建军等[6]报道的发病无季节性有不同之处。72.22%的患者发病前无明显诱发因素,27.78%的患者发病与外伤、脓疱疮、蚊虫叮咬有关,与李纪峰[5]报道的情况相吻合。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触痛性红斑,并在发病2~3 d后出现口周放射性皲裂,与以往资料记载的1~2 d接近[3]。有人认为口周放射性皲裂可以作为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特殊性诊断标志[3]。50.0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发热,83.33%的患者合并结膜炎。徐德厚等[7]对1877例患者的统计结果显示,伴发热的患者249例,占13.2%,伴结膜炎的患者297例,占15.8%。本组患者病程在8~13 d,平均(10.00±1.31) d,与有关资料记载的7~14 d[3]或7~10 d[4]接近。以往有人认为本病多发生于1~5周的婴儿,偶见于成人[3]。有人认为本病62%发生在<2岁,98%发生于≤6岁[4]。本组资料分析表明,<2岁发病的患者只占5.56%,2~6岁的患者占61.11%,故≤6岁发病的患者占66.67%,比前者所述的98%明显较小。7~9岁的患儿占27.78%,>10岁的患者占5.56%,平均发病年龄(5.61±2.73)岁,与郑淑云等[8]报道的情况相近,因此患者患病的年龄多在2~9岁,占88.89%。本研究>6岁的患者比例占33.33%,明显高于文献[4]报道的2%。但由于样本量较小,还不能确定患者的患病年龄有上升的趋势。

本组患者分别采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或头孢菌素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均获得满意疗效,无败血症、肺炎等并发症出现,无死亡病例,治愈率为100%[9-10]。证明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应用抗生素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有良好疗效。本组患者虽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但并未出现明显的副作用,且住院时间与未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有关报道3~14 d相近[11]。有资料记载本病的病死率为3%~4%[12],李纪峰[5]报道520例总体死亡率为0.6%,1992年以后死亡率为0。本组患者无一例死亡,考虑主要与敏感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有关[5],另外,也与样本量小、人们卫生及营养状况的改善、机体免疫力增强、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发病后及时就诊有关。

志谢:吉林省东丰县中医院儿科主治医师殷立艳为本篇提供病例资料。

[参考文献]

[1] 靳培英.皮肤病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6.

[2] 张媛华,崔荣.头孢曲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6):3622.

[3]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38.

[4] (美)Habif TP.临床皮肤病学[M].4版.何春涤,译.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288.

[5] 李纪峰.520例婴幼儿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D].长春:吉林大学,2011.

[6] 林建军,徐勇,樊慧苏.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37例临床分析[J].海峡药学,2013,25(3):184.

[7] 徐德厚,何琴,马锦媛,等.44例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临床分析[J].贵州医药,2012,36(10):910-911.

[8] 郑淑云,哈达,孔迎辉,等.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症90例临床资料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2,41(7):408.

[9] 陈丽莉,吴景良,徐西红.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06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12(1):38.

[10] 张敏,何勤,马锦媛,等.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症44例治疗体会[J].贵州医药,2012,36(9):807.

[11] 刘启文,李建红,刘建中,等.葡萄球菌性烫伤样样皮肤综合征152例临床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8, 24(5):349-350.

[12] 林雪琴,陈玉莲,赖辛娇.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症28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7):86.

(收稿日期:2014-02-26 本文编辑:郭静娟)

猜你喜欢
葡萄球菌流行病学报告
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分析
斯诺医生——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方法创立者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蓝光漂白使葡萄球菌黄素降解
报告
报告
报告
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与MSSA的耐药比较研究
鹌鹑大肠杆菌与葡萄球菌混合感染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