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四性”特点 构建魅力课堂

2014-06-16 16:23叶特愉
新教师 2014年5期
关键词:四性综合性报告

叶特愉

语文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应该积极提倡。如何有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呢?我们的做法是:突出“四性”特点,注重学科整合,加强实践锻炼,培养合作精神,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注意综合性,促进学科整合

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要发挥其综合性,适当地与其他学科巧妙整合。首先,要注意综合性学习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因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之一,是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而现代信息技术具有时效性强,信息量大,操作简单,形象直观等特点,这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其次,为了防止学科教学的无谓重复,减少教学浪费,我们应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使各学科教学形成合力。四年级上学期教材里出现了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是调查周围环境,一个是回忆、了解父母的关心爱护。这两个主题具有很强的通融性,品德与生活课、科学课甚至数学课都有可能涉及。因此,学期起始阶段学科间教师就可以开展共同备课,确定是否有同主题教学内容,然后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确立各自教学侧重点,同时切入,联合突破。如:《调查了解家乡的环境》,可以和相关老师商讨如何开展活动,进行主题分解。可从家乡的水污染情况、家乡的空气污染情况、社区的绿化等方面入手,共同设计相关的表格、问题,如:1.一天用多少个塑料袋,分别用来干什么?哪些可以节省?2.一个月用水多少?怎么可以节约些?3.附近有多少养猪场?他们是怎样处理猪的排泄物的?接着指导学生开展调查、访谈等。最后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所调查到的家乡环境情况。通过这样的整合,学生对自己身边的社会有了客观的认识,肩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会有所增强,其运用语文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二、把握语文性,提高语文素养

尽管语文“综合性学习”涉及自然、社会、生活等内容,但它首先姓“语”。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在语文课上所学到的知识与能力,进一步了解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其他学科和其他领域的知识。因此,在组织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把握其语文性,明确活动是以“语文学习”为核心。

例如:在开展《走进信息世界》这一综合性学习时,教师除了引导学生搜集资料、运用资料外,还要指导学生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研究报告,首先要让学生发现和感悟到一些研究报告的基本特点。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教材所提供的《奇怪的东南风》和《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两个研究报告,分析比较两个研究报告的异同点,总结出一般的研究报告的特点。当明白研究报告“是什么”后,还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探究,最终才进行模仿与创新,也就是将学习成果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再次阅读两篇研究报告,围绕“怎样写研究报告”进行深入的交流。让学生明确,虽然这两篇研究报告叙述的方式以及写作的格式都不同,但都包含一些共同的要素:标题、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方法、研究的过程或情况、研究的结论。有了这些指导,学生写起研究报告来就有模可学,有样可依,不会产生畏难情绪。当学生完成一篇属于自己的研究报告时,那种自豪感是不言而喻的。

三、突出实践性,发展实践能力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其中一个非常明显的要素是实践。要让学生热心参加学校、社区活动,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六年级下学期的《难忘小学生活》是培养实践活动能力的大检阅。不论是《成长足迹》还是《依依惜别》,实践活动贯穿始终。比如学生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足迹”,写写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人和事,最后制作成班级纪念册;比如写临别赠言,送上真情与祝福。也可以写好临别赠言,在班级联欢会上相互赠送;比如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写倡议书、建议书;比如策划一台毕业联欢会,排练节目,进行联欢。有了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对六年小学生活就会感到历历在目,他们对老师、同学和学校的感情也在不知不觉中变浓,氤氲于整个教室之中。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活动中,懂得动手操作,懂得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增色添彩。

四、体现过程性,培养合作精神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除了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外,也应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如在制订活动计划时,有的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较弱,可能会游离于群体之外,觉得自己不知该如何参加活动,再加上个别学生会出于想让活动开展得更好些而排斥后进生。这时教师要将引导学生和实施研究的着力点放在合作方法的指导和合作意识的培养上。让那些后进生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教育那些排斥后进生的同学,让其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进步。

以《有趣的汉字》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例,我们主要抓好这样几个环节的指导和研究:首先,组成有效学习的合作小组。针对学生的实际,我们从兴趣、能力、家庭住址等方面综合考虑,帮助学生结合成比较合理高效的学习小组。如:先按猜字谜、寻找身边的错别字、有趣的谐音这三个内容将学生初步分成三个大的兴趣小组,再根据兴趣小组中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并综合考虑家庭住址(就近原则)关系,将学生分成几个四到六人的学习小组。接着,让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成员的具体分工,教师分别给每个小组提出建议,引导各小组展开学习活动。再接着,实行组长负责制,在组长的带领下,制订小组学习计划,并按计划开展活动。这是第一次开展大型活动,学生缺乏相关的经验和能力,教师就帮助各小组完善计划,指导他们怎样按计划开展活动。最后,进行有效的成果展示。可以由组长代表上台展示,也可以由小组推荐组员展示,甚至还可以分工,合作展示。比如,猜字谜的展示,可以由一个学生出谜面,另一个学生揭示谜底,并说明如何猜出谜底,再由另一个学生告诉所有的同学猜谜语的多种方法。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莲花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猜你喜欢
四性综合性报告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一图看懂十九大报告
人大工作要体现“四性”
一种民机四性指标论证辅助系统设计
报告
模糊PID在离合器综合性能实验台中的应用
报告
报告
新材料作文有效教学应把握四性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