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个性化思考

2014-06-16 00:44牟临阳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人际交往职业生涯规划

牟临阳

摘 要:该文通过对我校800名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测试问卷调查,从心理学相关角度描述了个体在动力学、人格、能力方面的不同,针对个性给出适合的发展建议,帮助学生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位置。

关键词:动力理论 影响愿望 成功愿望 挫折承受 人际交往 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a)-0234-01

人格是指一个人在一定情况下所做行为反应的物质,即人们在生活工作中独特的行为表现,思考方式、决策方式等。类型分为四个维度,每个维度有两个方面,共计八个方面。具体为外向、内向、感觉、直觉,思考、情感,判断、知觉八个方面。我选取了与工作相关性最大的动力因素做为指标,对我校800名在校学生进行人格理论和动力理论测试。从而得出学生的人格倾向和动力人群指数,并针对不同人群、不同个体给出相应的职业发展规划建议。现将测试分析报告如下。

1 测试指标的基本情况

1.1 人格理论测试

(1)外向,关注自己如何影响外部,将注意力聚焦于外部世界和与他人的交往,如聚会、聊天等。

(2)内向,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对自己的影响,将注意力聚焦于内部世界,注重内心体验。如独立思考、听的比说的多等。

测试结果:外向为59.69%,内向为40.31%。

(3)感觉,关注由感觉器官获取的信息。

(4)直觉,关注事物的整体和发展变化趋势。

测试结果:感觉为635.9%,直觉为36.41%。

(5)思考,重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喜欢通过客观分析作决定评价。

(6)情感,以自己和他人的感受为重,将价值观作为判定标准。

测试结果:思考为11.31%,情感为88.69%

(7)判断,喜欢做计划和决定,愿意进行管理和控制,希望生活井然有序。

(8)知觉,试图去理解、适应环境,喜欢宽松自由的生活方式。

测试结果:判断为49.28%,知觉为51.72%。

1.2 动力理论测试

(1)影响愿望:希望影响、控制他人行为、情绪的倾向,喜欢引导或说服他人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的动力。

测试结果:

1~25为26%

26~50为22.49%

51~75为20.55%

76~100为30.96%

(2)成功愿望:面对工作,极积主动的心态,包括工作的持久性、意志力、自信心、追求卓越的程度等。

1~25为19.64%

26~50为21.59%

51~75为24.84%

76~100为33.93%

(3)挫折承受:遇到挫折、困难和失败的心态、情绪反映及特定的行为方式。

1~25为27.57%

26~50为28.87%

51~57为24.7%

76~100为18.86%

(4)人际交往:在生活和工作中对人际关系的关注与重视程度,与他人建立并保持良好关系的愿望和技巧,以及能够获得的人际支持程度。

1~25为11.57%

26~50为25.88%

51~57为30.3%

76~100为32.25%

1.3 动力类型

根据各个维度上的心理动力特点,构成个体稳定的心里动力模式。从两方面反映出来,一个是追求成就类型,它下分四个类型:主宰型、满足型、寄托型、自强型。另一个是逆境承受类型,它下分四个类型:开拓型、安定型、坚守型、尝试型。它反映人们设置目标并且努力推动目标的实现以及在前进过程中克服压力与困难的心里动力。(这项由于个人差异不同,未做统计)

2 测试指标分析

本报告对人格特性及动力特点的统计结果没有好、差之分,但不同的倾向对不同的工作存在适合与不适合的区别,表现出优、劣势。它能够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接受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限制选择。一个人的动力和人格特点是由遗传、成长环境和生活经历决定,不要试图去改变它,可以通过对结果的有效利用,按照动力特点去工作、学习、杨长避短,更好的发挥个人潜力。将会得到更大的满足,生活将更快乐,更丰富多彩。

影响愿望一项70分以上的占30.96%,25分以下占26%,中间占56.18%

影响愿望高、低分的倾向区别在于是否愿意主动影响、控制或引导他人,干预他人的情绪,做事方式,

成功愿望一项70分以上33.93%,25分以下占19.64%中间占46.43%。

成功愿望高、低分特征是做事是否主动,对自己是否有较高的期望值,责任心强弱,做事有的目标方向性。

挫折承受一项70分以上的占18.86%,25分以下的占27.57%,中间占53.57%。

挫折承受高、低分特征表现在意志顽强,逆境中的斗志,在新的情境下是否敢于探索,以及对情绪的自我调节。

人际交往一项70分以上的占32.25%,25分以下的占11.57%,中间占56.18%。

人际交往的高、低分特征是在于重视人际关系,愿意在人际关系上投入时间和精力,能否够获得广泛的人际支持。

3 从测试结果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个性化

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我校学生总体上人格理论测试外向型多于内向型,感觉大于直觉,思考弱于情感,知觉胜于判断。动力测试四项统计高、中、低的比例为3:5:2。这些数据基本符合职业教育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判断能力的特点,十六、七岁的他们身心还不成熟,就要面对学业、就业、职业的重要选择。所以帮助他们做好人生职业生涯规划及早的确立职业意识,有利于他们的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的统一,使他们在校学习会更有效率。

作为从事职业教育的学校,了解掌握每个学生人格特性和动力特征,特别是他们的群体特性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我们有针对性的指导将会起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测试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人格类型、动力特点。同时也能了解人与人之间存在的思维、行为、观念、表现等方面的差异,有助于在工作中更好的利用这种差异,而不是因为这种差异而苦脑、郁闷或受到限制。正确地对待他人和自己,有助于接受其它观点的合理性,避免固执的坚持,或者简单的判定某种做法的正确性和错误性。对学生个体而言通过人格、动力测试报告与职业发展报告的有效结合,了解自己的人格类型,和工作中的优劣势,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特质和职业类型,发展建议,有效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确定目标,都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对于从事职业教育的学校而言,应把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到中职学生入学教育之中,这项工作要在学生入学之初就要做起,抓的越早,效果越好。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老师根据这一特性,结合学生在校三年就读的不同阶段,有效的进行指导、综合分析和权衡。结合时代特点、市场需求、职业价值取向,确定最适合的职业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在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和潜在的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做好自己的价值定位,明白自己想做什么,更要明白自己能做什么。正确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帮助学生增强发展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加强素质培养,锻炼各种能力,为其毕业后的职业选择创造和准备条件,使他们对职业角色要求更具自我价值现实性,从而提升学生学业成功和就业成功的机会。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际交往职业生涯规划
舞动治疗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改善的相关理论研究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背景下的高职新生适应力培养研究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