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过程导向的特色课程建设探析

2014-07-07 09:56王广军韩琪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过程考核课程改革

王广军 韩琪

摘要:《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是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工程管理等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文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思路融入本课程的建设之中,讨论了本课程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实施方法。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 课程改革 过程考核

1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意义

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强调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学生职业岗位技能的培养。2013年潍坊工程职业学院被确立为山东省第二批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借特色名校建设之机,建筑工程系《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组对课程进行了大力改革和建设,在详细分析领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重新归纳的课程体系基础上,根据造价员、施工员等岗位要求设置所教授的内容,教学内容不再属于学科体系范畴,满足了不同工作岗位对专业知识的实际需要,更好的实现了培养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毕业生的专业能力有了极大提高。

2 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建设内容

2.1 课程建设目标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是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工程管理等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要求学生毕业后具备多项相应专业能力:能正确地处理相关造价信息和资料;懂国家有关的标准规范、法律法规;能熟练运用造价信息化软件;能进行工程计价组价;能熟悉不同结构类型房屋的概算指标;能正确地进行工程经济评价。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内容主要有:编制工程造价文件、编制招投标文件及造价咨询服务、工程造价控制、施工成本分析等。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施工企业、咨询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审计部门、监理公司等单位的生产、管理第一线,掌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知计量与计价的依据范围和要求,具有编制施工图预结算、工程量清单、清单报价文件能力的应用性人才。

2.2 课程设计思路 核心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首先分析造价员的岗位工作过程为熟悉施工图纸→编制招投标文件→工程竣工结算。根据造价员岗位工作过程确定了职业技能:编制施工图预结算文件、工程量清单文件编制和工程量清单报价。

按照造价员岗位能力要求,构建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内容,内容突出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素质培养和岗位能力训练,形成学习内容领域。穿插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设计课程体系,将定额计价模式和清单计价模式整合到所选取的教学内容中开展教学。

教学内容选取参考全国建筑工程造价员岗位考试大纲内容,同时将造价工程师考试大纲中部分内容纳入课程内容,以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工程实际应用能力,以便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按照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选取更合适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

2.3 工作任务(能力目标)分析

2.3.1 能力目标

能正确使用现行的各种建筑工程综合定额;会编制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文件;能正确确定与控制建筑工程造价;

2.3.2 知识目标

了解工程造价的含义及内容;

掌握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文件的编制方法;

掌握运用软件计算工程量的方法;

熟悉与工程造价有关的政策法规。

2.3.3 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

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促使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2.4 课程内容标准及整体设计(见表1)。

3 基于工作过程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实施

3.1 教学模式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组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来保证课程实施的效果。课程组教师选取了多个案例以备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讨论、案例分析、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以加强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

3.1.1 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开展教学,根据建筑造价岗位具体工作过程的要求合理设置项目模块,特别注重各驱动案例与各分部分项工程内容的一致性,采用任务驱动、先学后练的教学模式,注重过程考核。本着全面掌握理论知识和努力提高学生具体操作能力的设置原则安排课程内容,根据造价员职业能力及造价员考试大纲要求,选择典型工程项目案例实施教学,学生根据项目案例施工图计算工程量,并编制工程量清单、计算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它项目费、规费及税金,最后完成整个单位工程计价文件的编制工作,提高学生工程量清单编制与计价的专项操作技能,树立学生自信心,为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打下基础。

3.1.2 课堂与实训基地一體化

将工程造价实训室打造为课堂,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完成模拟真实的工程计量与计价任务,在学中练、在练中学,边学边练,创造与真实工作环境一致的交互式、模拟式、体验式工作场景,强化学生学习能力,使学生熟悉实际工作过程,了解真实工作情景,达到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目的,努力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3.1.3 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课程组教师设计了多个综合实训项目,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实训项目,具体实施时要求学生搜集准备各种资料,完成单位工程项目施工图预算文件编制、工程投标报价等实训项目。以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际教学中多种教学模式并用,重视创造真实工作环境,为学生提供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和模拟式等学习环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3.2 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对考核评价方式进行改革,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考核,课程考核分为两个部分,即一般性考核和过程考核。一般性考核采用期末考试形式,考核的重点从书本知识向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知识倾斜,占最终课程考核40%的权重。

过程考核主要考查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工作任务作业的完成情况、任务完成质量及职业态度表现等,要求学生采用答辩的形式汇报工作任务以保证完成质量,过程考核占最终课程考核60%的权重。建立动态平衡的过程评价机制,采取学生自评(权重20%)、组长互评(权重20%)、教师总评(权重60%)的成绩综合评定方式,每个工作任务均做项目任务成绩评定,评价指标详细具体,突出过程和能力考核,充分激励学生主动性。

4 结语

基于工作过程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改革是以既定工作任务或工作行动为导向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开展教学。整个学习过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师答疑解惑主持课堂教学,这更加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潜力,培养了学生职业素质,能有力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当前我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想和设计实施还处在发展阶段,还存在很多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只作了简单尝试,今后的教学中还将不断优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徐广舒.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设计[J].长春大学学报,2010(2):102-105.

[2]任玲华,蒋晓燕,费丽渊.基于工作过程的特色课程开发与校企合作实践——以高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1(4):64-66.

[3]安素莉.基于工作过程的《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4(01)下期:161.

猜你喜欢
工作过程导向过程考核课程改革
液压与气动技术项目教学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旧机动车鉴定与评估》课程标准的开发与研究
工作过程导向的《旅游学》课程内容重构
高校思政课考查科目考核方式改革初探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工作过程导向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应用型本科水利工程制图教学内容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