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艺术浅议

2014-07-08 10:41张小宁于燕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赏识启发平等

张小宁++于燕

摘要: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取决于师生交往的艺术水平。平等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开掘学生的潜力。如何合理运用师生交往的手段是优化教学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实效性;平等;启发;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29-01

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是围绕教学目标,师生双方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感情上的沟通的一种教学结构。师生交往表现在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灵活巧妙地设计提问,组织讨论、高效运用交往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美化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面貌得到更新,使教学效果更加优化。合理运用师生交往艺术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手段。实践证明,教学效果也往往取决于师生交往艺术的水平。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几点:

一、要讲求实效性

语文教学的一切环节与方法都应讲究实效。课堂师生交往活动也不例外。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教学要朝什么方向走?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注意实际应用。”他指出:“讲求实效的对立面就是搞形式主义,走过场,做一些劳而少功,劳而无功或华而不实的事情。”讲求实效的总目的是为了加大课堂容量、密度,提高课时效率。

怎样体现实效性原则呢?无论是提问还是讨论,首先目的要明确,要围绕教学目标,有助于学习的认知水平向目标靠近。其次针对性要强,要结合本课、本班实际。第三、语言表述要准确、简明,不能含混不清,言不及意,不能啰嗦繁琐,不得要领。第四、要适时转入新的问题。如果对某个问题争论不休或学生理解达不到期望的高度,教师要出面直接讲析或留做疑问,课后再议。

二、遵循师生平等的原则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说:“如果没有学生积极的、自觉的学习,任何教学也不会产生预期的教养效果。”师生交往中讲求平等的目的就是为了形成民主的教学气氛,大面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自学把自己置身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不要把自己的认识强加于同学或武断地下结论,不因平时学生学习成绩和表现的差异,而在交往中表现出或轻视或重视的倾向,而使学生感到教师不公正。

三、运用诱导式启发学生思考

诱导的目的是启发同学思维。启发诱导首先要善于抓住时机。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告诉我们要在学生愤悱的状态下提出一问题,进行启发,要让学生举一反三,类比推论。其次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要允许学生想。教师不要急于宣布现成答案,那样可能限制学生的思维或使学生养成依赖的心理。第三、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发言机会。学生回答问题或在讨论中发言的过程是进行思维或反映思维成果的过程。因此,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实践。在课堂中,运用启发诱导式教学,可以是师生配合默契,高潮迭起,从而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四、运用赏识性教学,多鼓励学生。

《学记》“教谕”中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强调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很棒”的心态中觉醒,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本关怀的现代教育思想。

当发现学生有一定进步时,应及时肯定,给予表扬。

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以攻心教育为上。就犹如一株小小的树苗,学生的内因是根,教师的教育培养是外因,也就是浇水,施肥的过程,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使小树苗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老师的评价对有性格缺陷的学生影响非常大。凡是得到老师肯定的学生,往往更加积极乐观,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而遭到老师否定的学生,则会更加的冷漠,敌对,自卑。这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的自信是教师和成人树立的,尤其是当学生取得了成功或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步时,要及时予以肯定和强化,使学生感到“我行!”,“我能!”——这种感觉十分重要,这就是自信心。学生有了自信心就必然愿意再接受这类挑战。

每个学生的才能、潜力是有区别的,我们应在课堂上加以开掘,加以赏识。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先天禀赋不尽相同,以至几乎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有的在这方面有突出的天才,有的在那方面有惊人的成就。作为老师对他们的要求不能整齐划一,不要因为好的学生某一学科学得好,就逼着有差异的学生也去学。

我们应该懂得用赏识的语言去触动他,去改变他,给予正确引导,使他的才能、兴趣等个性特点尽可能得到充分发展,才能不同程度地开掘他们的潜力。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只是需要我们去发现。经常运用鼓励性原则,可以使学生精神振作,情绪饱满,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平等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师生双方体验到愉快的情绪,学生通常会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任教的学科。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对全班每个同学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从而使学生从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赖和爱戴。教师要热情主动地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endprint

猜你喜欢
赏识启发平等
用心感受,用爱教育
“赏识”催开作文花
西部城乡结合地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