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文言文教学方法探讨

2014-07-08 07:53陈倩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发展思维文言文教学新课改

陈倩

摘要: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道难题。新课改下文言文教学新方法的总目标应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具有阅读浅易古典书籍的能力,帮助提高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文言文教学;发展思维

中图分类号:G65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122-01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是让学生读通,逐词逐句逐篇翻译,分析主题和写法,虽有可取性,但篇篇如是,单调重复,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压抑,缺少生机活力,久而久之,学生生厌,教师压抑。新课改下文言文教学应有新突破,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等方面的培养。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积累

没有积累,就不能掌握古诗文的基础知识,就不能更好更深入地理解古诗文的内涵,也就不能汲取古代文化中的精华为我学习和生活所用。我要求学生每学一篇文言文,都要在课后找出重要的字词5到20个,重要的句子3到5个摘录到笔记本上。比如学习《游褒禅山记》这篇文章,就可以积累“其”的用法,把有“其”字的句子摘录下来,并梳理出它的几种用法。这样积累的多了,对于诸如“其”这类常见虚词的基本用法也就掌握了。我对学生强调,古代一些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很多,一定要注意归类积累,如“之”字,它可以作结构助词,也可以作代词,还可以作动词,积累的时候,每种用法,都可以摘录一些例句上去。

学生通过整合,才能把自己积累起来的古诗文知识运用到实际学习中,不断拓展阅读面,提高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增强古诗文的学习兴趣。整合课程内容一方面是学科内容的整合,关注优秀作品,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另一方面又要拓展语文和进行语文实践。通过积累整合,学生认识到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仅教会了我们古代政治、军事、经济、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更教会了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我们的情操,促进了良好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如学过《游褒禅山记》后,有学生在他的随笔中写道:王安石教会了我们要做一番事业,要具备立志、体力、主见、外力帮助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树立远大的志向。老师要让学生懂得学习课文,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学到做人的道理。

二、教会学生鉴赏文言文

学生学习古代诗文,在丰富语文基础知识和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还应在语言文学的熏陶感染中培养出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能自觉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吸收人类先进文化,增强文化底蕴,提高文化品位,使自己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开放视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初步形成自信进取的人生态度等。我在讲授古代诗词的时候,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对意境的理解,通过对意境的分析理解,细心品味,达到理解诗歌思想和艺术风格的目的。以讲《琵琶行》为例。我要求学生多次诵读、认真讨论,细细领会出开头一段写景的作用,想象“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态,品味描写琵琶曲声句子的精妙之处,提醒学生弄清变化着的曲调对传达主人公感情的作用。我让学生通过讨论,说出诸如“间关莺语花底滑”和“幽咽泉流冰下难”的区别来,说出反映旋律变化的句子,体会“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妙,感受情景交融的手法,如“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一类写景句子,对表达人物和主题所起的作用。然后结合以上分析,来理解下文对琵琶女和诗人自己人生遭遇的叙述,达到理解全诗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的目的,让学生深深感受到祖国语言艺术的精深博大,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美的敏感力、感受力和鉴赏力,通过发现美、感受美、领悟美,最终将外在的美逐步内化为自身美好的情感、高尚的情趣和良好的道德修养。

三、注重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

古诗文中有许多博大精深的东西,还要通过思考和领悟,才能更准确更深入的领会和把握。比如先秦散文,有许多篇目显得相当深奥,不好理解。《论语》、《孟子》、《庄子》等著作中的思想,不通过深刻的思考,细心的领会,是不能很好理解的。先贤的观点,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有些至今还有现实意义,有些却明显过时了,被淘汰了。在学习的时候,如果不认真去思考领悟,就不能学为我用,提高我们的语文综合能力,指导我们的人生。庄子的《逍遥游》、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等课文,思想内涵都是相当的精深,在学习中,如果不认真思考领悟,就不好理解和把握。思考可以促进感受,领悟可以加深鉴赏。在新课程古诗文的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每学一篇课文,都要学会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主见。 学到一篇课文,应多问几个为什么:老师讲的对不对?为什么会是这个答案?没有别的答案了吗?课文上的人物,如孔子、孟子、荀子等,他们的观点一定完全正确吗?随着时代的进步,他们的说法会不会过时呢?会不会有缺漏呢?比如孟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百分之百正确吗?在当今社会,会不会有不同的答案呢? 在讲析《离骚》时,有一学生提出屈原对国家的爱和忠是不是愚爱和愚忠,因为昏庸的楚怀王不值得屈原这么去爱去忠的。我建议大家可以讨论讨论。五分钟后大家发言了,有人赞成那同学的看法,有人认为屈原的爱不只是对楚怀王这个君王,更主要的是对楚国这个国家和楚国的人民,是一种孙中山式的博爱,而不是愚忠愚爱。我比较赞成后一种的说法,表扬了学生思考能力的出色,领悟水平的高强。

参考文献:

[1] 汤建武刘庆华文言文教学的一点创新[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12)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猜你喜欢
发展思维文言文教学新课改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让孩子在情境中学语文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