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亦需要“无为”

2014-07-17 06:39翟学磊
教师·下 2014年5期
关键词:无为而治无为自卑感

翟学磊

摘 要: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人”,这种培养基于每个人所特有的先天的“基因”。教育从业者要顺应个体差异,扬长避短,万不可漫不经心、口不择言,挫伤了儿童难得的自信心。蒙台梭利认为的理想教师是“无为”的教师,他们创造愉悦的环境,努力帮助学生获得满足感和快乐感,而不是沮丧和不安。

关键词:赞扬;客观心理;自卑感;无为而治;蒙台梭利

赞扬是有力量的,一个肯定的目光,一声惊喜的赞叹,一个满意的微笑,都会使儿童无比温暖,充满学习的“正能量”。然而,传统的教育理念却更热衷于批评错误和纠正错误,这会导致儿童歧变心理的出现。正如蒙台梭利在《自卑感》这一节中所说的:“如果一个成人使得儿童相信他自身是无能的,那么一片乌云就会降临到他的心灵上,他就会陷入冷漠和恐惧的状态中。”作为教师真的应该好好反省:是不是我们漫不经心的行为加重了孩子心灵的创伤,从而变成了教育的阻力?

事实上,不管是电视媒体的报道,

还是我们亲身所见所闻,由于教师职业素养和心理学知识的匮乏导致的学生伤害事件不断冲击着我们的道德底线。有的孩子因为班主任声嘶力竭的训斥跳楼了,而仅仅因为他没有将头发剪成学校规定的发型。当然,此类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极低,而我们更常见到的是:某个学生努力做了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后,由于方法不当或学习基础不牢,教师不断地表示对其任务完成效果的不满,却对其付出的努力视而不见,最后往往是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应付和懈怠。

蒙台梭利显然也注意了这一问题,

她认为:“人们对儿童心理的创伤知之甚少,但是他的伤痕大多数是由成人无意识烙上去的。”事实正是如此,以上的教育偏差都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儿童心理造成的,我们自以为是为了孩子好,但事实却造成了相反的结果。

受传统儒家教育方式的影响,在很多教师的头脑中依然根深蒂固地维护着所谓的“师道尊严”。他们时刻准备去发现学生学习或行为方面的差错,穷追不舍地去说,期许用外部输入的形式改变学生的行为甚至心灵。然而,事与愿违的事情却常常发生:有些学生由于多次挫折经历而没有来自教师真心的鼓励而产生自卑感,认为自己是不聪明的。学困生厌学情绪的产生并不是因为教师纠正错误的次数少,恰恰是因为过多了。

蒙台梭利认为:“沮丧的最大根源是人深信自己没有能力做某些事情。成人由于不断地羞辱儿童,使他们感到自己软弱,从而抑制了儿童行动的欲望。”这句话切中要害,教师的语言暴力往往是能影响学生行为的信心和独立,使他们强化这样的情绪观念:我不行,只能靠别人。那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我认为多一些爱,少一些怨,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责备。只有爱的教育才是破解教育困境的良策,要知道,教育的最根本目的不是识记知识,而是人性的完整。

《童年的秘密》一文中,蒙台梭利为我们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建议。首先将孩子置身于一个愉快的环境,在那里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他的。这些东西对孩子很有吸引力。其次是教育者的沉静,一种空白,即我们所说的客观的心理,无需过多的语言和暗示。最后要给孩子特殊的作业材料,使孩子被吸引,从而使他们聚精会神,儿童就会获得满足感和快乐感。

马克斯·范梅南和巴斯·莱维林教授认为:“家长和教师引导自己的孩子或学生走向成年的唯一恰当的途径就是不要刨根问底地了解孩子们心里在想什么,不去了解孩子们到底在做什么。否则的话,孩子的个性就很难真正的发展。”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师要学会用心灵去倾听、理解和感受被称为儿童世界的这种音乐,首先是光明愉快的曲调。不要只当儿童世界的听众、欣赏者,还要当它的创作家、音乐家。”问题是身为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去感知孩子的“秘密”?

对于从事心灵抚育工作的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是应该保持敏感性,“对生活的麻木”是生产一切冷漠和无视的罪魁祸首。我认为只有将自己与孩子们达到同呼吸、共命运的境界,教师才能对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做出最科学的判断,反之,则是愚蠢的、断不可做的事情。在与学生交流时,要增加“你对此有什么看法”等句子的使用频率。首先有角色上的平等,然后才有思想上的碰撞趋同。

老子有云:“为无为,则无不治。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现在看来,“老庄”部分思想过于消极懈怠,往往为人所摒弃,可我们却可以从教育的角度给“无为而治”以新的定义:教育从业者在施教布道时,切忌违背儿童的成长规律,我们的角色应定位于教育舞台的营造者,顶多算是半个导演,断不可追求去做主角——它理应是属于学生自己的。

通过读这本书,我对自己的教育行为有了更为清醒和深刻的认识,在今后教学实践中应不断地总结经验,寻求更科学的教育方法,促进孩子更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

猜你喜欢
无为而治无为自卑感
你的自卑感,从何而来
“无为而治”引领下的班级自主管理
论“清单式管理”:现代治理改革重要标志之一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