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2014-07-24 05:37陈健陆俏群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血气插管气管

陈健,陆俏群

(广东省茂名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广东 茂名 525000)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易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呼吸机辅助通气在NRDS的治疗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1],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并发症较多,欧洲指南建议采用INSURE技术对NRDS患儿呼吸支持治疗[2],即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S)后拔管采用无创通气呼吸支持,传统予NCPAP治疗,但有相当一部分新生儿NCPAP治疗失败,需改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在欧美国家已应用多年,大多研究[3]表明NCPAP和NIPPV治疗NRDS比较,后者显著减少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并进而减少相关并发症。本研究在探讨NIPPV和NCPAP治疗NRDS临床疗效的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治疗病房收治的NRDS共65例,符合NRDS诊断标准[4],且研究对象定为Ⅰ~Ⅲ级RDS,均除外新生儿窘迫、败血症、新生儿肺炎、先天性心脏病、气胸等可能影响呼吸的并发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NIPPV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平均胎龄(32.25±2.50)周,平均体重(1659±689.8)g,NCPAP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胎龄(32.52±2.76)周,平均体重(1715.89±554.35)g。

1.2 方法 两组使用Stephaine呼吸机,NIPPV的采用合适的鼻塞型号,初调参数:吸气峰压(PIP)16~20cm H2O,呼气末正压(PEEP)5~6cm H2O,吸气时间0.3~0.45s,呼吸频率20~40次/分,吸氧浓度0.21~0.40。NCPAP组采用短鼻塞,初调参数:PEEP 5~6cmH2O,吸氧浓度0.21~0.40,依据病情、血气分析调节呼吸机参数。

1.3 评价标准 ①符合以下全部条件(治疗成功):气促、呻吟、三凹征盖上,胸片X线好转,血气分析改善;②符合其中一条(治疗失败):气促、呻吟、三凹征、青紫无改善或加重,血气分析、胸片无好转或加重,需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成功率、血气变化、应用NIPPV和NCPAP时间、并发症及转归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儿胎龄、出生体重、产前使用激素、开始治疗时间及RDS的分级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压FiO2的变化情况 在治疗前两组血气分析pH值、PCO2、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h、12h比较,NIPPV 组的pH 值、PaCO2、PaO2均优于NCPA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2.3 两组治疗成功率比较 NIPP组治疗成功率91.43%(32/35),NCPAP组治疗成功率为70%(2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2,P <0.05),从患儿转归评估,NIPPV 组发生BPD的概率,少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损伤、气胸、IVH、ROP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1 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及FiO2情况 ()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及FiO2情况 ()

?

表3 两组治疗出现的并发症

3 讨论

NRDS主要原因是PS合成与分泌不足而引起的进行性呼吸窘迫,是早产儿最常见的呼吸危重病之一,PS的应用和机械通气技术的发展使NRDS病死率显著降低,然而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与VAP、BPD无创呼吸支持一直是新生儿临床研究的重点。NCPAP的应用可使整个呼吸周期气道保持一定的扩张状态,增加跨肺压力,预防肺泡萎陷,减少PS消耗,特别是NCPAP联合PS治疗NRDS效果显著,然而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较严重NRDS病人尽管使用了NCPAP最后仍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5],NIPPV则在NCPAP的基础上产生间歇升高咽部压力增加、上呼吸道压力,可产生比NCPAP更高的平均气道压,增加肺泡的充盈[6]。

本研究采用NIPPV与NCPAP相比较治疗NRDS,结果显示,NIPPV能更好呼吸支持及降低呼吸做功,减少呼吸肌疲劳,改善通气、纠正缺氧、改善氧气、减少呼吸衰竭的发生,降低无创通气治疗失败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本研究表明,在NIPPV及NCPAP两组1h治疗后,pH值、PaCO2、PaO2均有好转,且以NIPPV优于NCPAP组,这与国内一些学者的报道一致[7]。

NCPAP的使用常出现腹胀、鼻损伤、气胸等并发症,这也可发生在NIPPV应用中,两种方法治疗过程中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提示NIPPV在治疗期间未增加并发症的发生,这与国内外研究结论相符合[8],因此建议在使用NIPPV时应置开放式胃管,警惕由于跨肺压力增加致肺过度扩张,减少肺气肿、气胸等危险。同时本研究发现NIPPV发生BPD概率低于NCPAP组,此研究结果也与史源等研究一致[8]。

综上所述,NIPPV较NCPAP应用于NRDS治疗效果更显著且安全,能减少患儿的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减少BPD、IVH、ROP,鼻损伤无增加,对新生儿是一种好的呼吸模式,可以在临床工作中使用。

[1]Lista G,Castoldi F,Bianchi S,et al.Surfactant and mechanical ventilation.Acta Biomied,2012,83(S1):21-23.

[2]孙秀静,王丹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管理-欧洲共识指南2012版[J],中国新生儿杂志,2010,25:378-380.

[3]Kugelman A,Feferkorn L,Riskin A,et al.Nasal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 versus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are for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 randomized,controlled,prospeeive stady [J].J pediatr,2007,150(5):521-526.

[4]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3.

[5]Morley CJ,Davis PG,Doyle LW,et al.Nasal CPAP or intubation at birth for very preterm infacts[J].N engl Mea,2008,358(7):700-708.

[6]黄宏坤,廖克准,谭丽君,等.不同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3例临床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35(5):645-646.

[7]高薇薇,谭三智,陈运彬,等.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7):524-526.

[8]史源,唐仕芳,赵锦宁,等.间歇与持续经鼻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比较[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32(18):1991-1994.

猜你喜欢
血气插管气管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新型多功能气管切开堵管器的制作与应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