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生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

2014-07-24 23:44易增加
新教师 2014年6期
关键词:雷锋校园文化师生

易增加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校园文化建设只有建立完整而富有人性的规章制度,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厦门海沧延奎小学(以下简称“延奎小学”)以“培养全面而富有特长的阳光少年”为育人目标,通过制度文化的引领,以动静分明的行为文化和多元的评价文化,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一、以制度文化促学生主动发展

1.在制度中规范行为。

一是录制行为规范视频。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学生的言行举止彰显孩子的素质。为了让学生在校的行为更有涵养,学校制订了《厦门海沧延奎小学学生文明行为要求(校园篇)》,详细规范要求,并请电视台拍摄、制作成录像,让每位同学观看后按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使文明行为落到实处,学校实行以班级为单位的星级评比,以引领同学为集体荣誉而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和学习习惯。通过规范文明行为,以达到书声琅琅的早读、静坐书海的午读、生机盎然的课堂、活泼有序的课间,形成举止儒雅、动静分明的校园生活。

二是修订学校学生守则。为了让学生守则贴近学生生活,利于操作与评价。2013年6月,学校发动全校师生修订《延奎小学学生守则》。守则内容简明易懂,朗朗上口,利于记忆,便于遵守,并配上卡通图片,使枯燥的条文变为灵性的规范指南,深受师生喜爱。

三是推行校内公平教育。为实施校内“公平教育”,2013年秋季,学校制定了公平教育制度,班级实行“班长轮流制、带操轮流制、课前3分钟发言轮流制”,按座位号顺序轮流担任,让每个学生得到公平的锻炼机会。校内均衡发展更体现对特殊群体学生的帮扶,学校对随班就读学生开展结对帮扶,通过心理辅导、个别辅导、分层作业、送教上门等措施,确保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对贫困学生开展对口支援,上门慰问,帮助立志成才。对心理及品行不良学生采取跟踪、心理疏导、家校联系、结对帮扶等形式,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有教无类”让每个学生得到公平教育,“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得到合适发展,均衡发展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2.在评价中促进发展。

理念,往往制约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制度,往往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如果把目光只聚焦在学科知识上,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那将制约着学生后续的发展。因此,不仅应让学生扎实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更应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通过广阔的舞台展现孩子的天真与个性,在制度的引领下开发多元智能,提升综合素质,打造丰富多彩的童年。

学校积极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主动发展。为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丰富评价内容,学校推行“延奎之星”的星级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延奎之星”由美德星、智慧星、艺术星、体育星组成。学生获得所有的四颗星就可以晋级为“延奎之星”,也就是传统上的“三好生”,且各班名额不受限制,使“三好生”真正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每年“六一”节,学校对获得“延奎之星”的同学给予表彰,引领全校学生以争卡夺星获得全面发展。

好制度,必然会激起师生的激情与潜能,使制度的执行由自然走向自觉,让制度产生的效益超越制度本身的目标。延奎学子在制度的感召下,形成了积极向上、团结友爱、阳光自信的良好品质。

二、以精神文化促学生快乐发展

学校以“唯美教育”为理念引领师生共同成长。“唯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特色化、个性化、校本化的具体实践与实施,是学校追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全面发展、人人成长”最大、最优、最美的教育效果。“唯美教育”通过价值引领和美德熏陶,培养学生真、善、美的道德情操;通过多元的唯美课程,培养学生全面而有特长的发展;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和校园生活,让学生自然、健康、快乐地成长;通过师生的共同发展,实现美好的教育梦想。“唯美教育”的基本内容包含:雷锋精神树美德、艺体特长扬美育、课程实施塑美感、校园文化创美景、师生发展圆美梦。

学校以“雷锋文化”为精神激励师生健康发展。深入挖掘“雷锋精神”的内涵,将雷锋“求上进、爱学习、有才艺、乐奉献、行节约、追幸福、有信仰”作为雷锋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充分利用校园中的“雷锋雕像”,组织师生开展系列主题活动,让雷锋精神引领教师立足岗位做奉献,引领学生争当雷锋式的好少年,争当全面而有特长的阳光少年。通过精神文化引领,激励全校师生积极向上,培育和谐发展的校园生活。

三、以环境文化促学生和谐发展

1.立足校情,盘活硬件资源,发挥场地功能。

延奎小学因片区内适龄儿童逐年增加,生均用地不能满足学生人数增长的需要。学校充分利用现有场所,充分挖掘资源,科学合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建设成一处处校园美景。如:把综合楼底层的廊道和天井,建设成“才艺秀舞台”,每周四大课间和周五下午活动课时间,组织有才艺的同学开展才艺展示,既发挥了原空置场地的功能,更为有才艺的学生搭建了展示的舞台,也为孩子们参加各项社团活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2.以生为本,突出文化主题,发挥育人功能。

学校在环境文化布置上突出了以生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环境文化的育人功能。学校在尊重孩子需要的理念指导下,设计的文化长廊既考虑孩子的接受水平,又考虑孩子的观看视线。比如:立于校园中庭的雷锋雕像,设计成雷锋和两个少先队员促膝而谈,给孩子们一种亲切感,雷锋雕像用1∶1的比例,方便孩子们给雷锋叔叔佩戴红领巾。

以生为本的环境文化布置,还应充分考虑文化内容的可接受性,更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学校在教学楼一层的两边走廊,分别布置了“雷锋文化长廊”和“中华传统美德长廊”,让全校师生耳闻目染受熏陶,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观。在二、三年级教室走廊则布置了“三字经”和“弟子规”,高年级的教室走廊更多的让孩子自己布置,体现了自我管理及自我风采的展示。同时,学校各楼梯文化也突出主题,六个楼梯分别以“花鸟文化”“家乡文化”“行为文化”“艺术文化”“中国教育家文化”“外国教育家文化”呈现,让孩子在文化熏陶中增长知识、提升品质。

校园文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没有可复制的范例,建设中应结合校情,从办学理念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群策群力科学规范,稳步推进打造重点和亮点。校园文化建设应充分发挥育人的功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形成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海沧延奎小学 责任编辑:朱蕴茝)

猜你喜欢
雷锋校园文化师生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麻辣师生
写给雷锋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