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教学方式享受数学课堂

2014-07-24 01:41陈爱琴
新教师 2014年6期
关键词:橡皮泥改造小数

陈爱琴

一、重组教材,在参与活动中感受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体会对于某些数学知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从不同的层次进行理解。数学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感受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拓展学生的数学认知,重视儿童数学经验的积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前提早感受其独特魅力。

教师可以在教学“小数乘整数”和“小数乘小数”时,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的重组,把两个例题合并成一个例题教学,创设一个有效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高效地学习数学,体验知识的整体性,从而使数学知识更系统化。课前要求学生当一次“小小采购员”,让妈妈陪着一起上街购物,并选择三种自己感兴趣的物品,绘制成表格,要体现:名称、单价、重量、总价及计算方法。

学生对这种课前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了不少有关小数乘法的感性经验。在课堂上,教师就参照学生的表格,让他们来谈谈是如何算出总价的,有的说是看电子秤上显示后记录下来;有的说记下单价和购买的物品数量后,回家用计算器算出来的;有的说是妈妈教的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思维的火花在热烈的交流中点燃了,不但减少了他们对新知的陌生感,而且使他们较自然地获得多种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是高深莫测的,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自主探索等方式;学生应用知识并逐步形成技能,离不开自己的实践;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只有亲身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

二、提供材料,在操作实践中体验

学生的亲自操作、体验和感知有利于其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进而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在数学课中,教师应充分重视通过操作、讨论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归纳,逐渐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恰当评价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

例如,在上“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复习课时,笔者一改以往提问公式或是默写公式的做法,设计了“奇思妙想”数学活动。每个小组准备一盒橡皮泥,将全班同学每4个人分为一个小组,要求学生动脑想办法,齐心协力计算橡皮泥的体积。

生1:我把橡皮泥捏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后量出长、宽、高,就可粗略地算出这块橡皮泥的体积。

生2:把橡皮泥装入圆柱体的容器中(如桌面上透明的圆柱体教具),测出圆柱底面直径和橡皮泥所装的高度,就能算出橡皮泥的体积。

生3:圆柱体本身有厚度怎么办?

生4:将直径减去容器的厚度乘2的积。

生5:我想把它捏成圆锥的形状,但不好捏。

生6:我把它放入圆锥体的容器中,就能捏成圆锥体算出体积。

生7:将水装在圆柱体或正方体的容器中,把橡皮泥放入水中,水面升高部分的体积就是橡皮泥的体积……

抽象的公式,就在操作与转化中变得形象具体。这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活动的空间和时间,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是向学生单纯地灌输知识,而是让学生活用教材中的知识,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想。学生对于感兴趣的事情,他们都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

三、合作互动,在交流探索中学习

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数学课堂不再被简单地当作学生接受“知识”的地方,而应成为学生探索和交流数学,构建自己有效数学知识的场所。要让学生主动去体验、探索,建构数学能力和情感态度。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笔者准备了信封,每个信封里面有一张纸条、一张长方形或正方形纸片、一张圆形纸片、画有六只熊猫的纸片。①让学生自由选择图形,自己动手尝试,把这个图形平均分并用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表示;②在小组中交流你的这个分数是怎样得出的;③展示汇报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自己说这个分数是怎样得出的;④教师有目的地板书,再让学生通过观察、独立思考得出单位“1”。这一过程,学生自由选择分数,自主从事数学活动,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尽量多让学生自主地“做”和“悟”,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自我挖掘创造潜能,敢于超越自我,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拓展空间,在调查应用中发展

创造力人皆有之,只是要有适于创新的“土壤”。在数学教学中,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应引导学生走出教室,接触社会,开阔眼界,增加信息量,使他们看到数学在生活中特殊的应用价值。因此,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大胆地给学生提供创新和应用的“土壤”,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应用和发展自己所学的知识,使数学真正为学生的生活、学习服务。

例如,在完成了小数知识的教学后,笔者安排了实践活动“节约能源”。①让学生家长协助填写家庭每月用水、用电调查表,然后小组汇总;②本组同学间交流、比较所收集的数据,并进行排序;③利用班会,全班同学交流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的经验,并针对学校中存在的乱开电风扇、乱用自来水的现象,展开讨论。这样的实践活动,具有挑战性和现实意义,如数据感、直觉、估算和节约资源的教育,变关注知识为首先关注学生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知识,在应用中增值;思维,在体验中碰撞;情感,在交流中融通。学生学习的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大胆改造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充分享受课堂生活带来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在生活中得以创造性地运用。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清市玉塘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

猜你喜欢
橡皮泥改造小数
小数加减“四不忘”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做个橡皮泥爸爸
300MW机组顶轴油系统改造
论电梯单开门改双开门的改造方式
橡皮泥薰衣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