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的国家 阳光的感受

2014-07-24 15:18战丽娜
新教师 2014年6期
关键词:义工新加坡德育

战丽娜

因以生为本,所以校建独特

新加坡的法律严厉,大家或许会认为,新加坡教育,对学生一定“狠”矣,处处一味地严格,教师是主宰者,学生只是附属品了。其实,那只是对犯了错误的学生严厉,为达惩前毖后的目的而已。细细研究发现,新加坡学校的办学条件、手段、设施等,为学生考虑得比较细致入微。以生为本的人性化氛围极其浓厚,令我们吃惊,觉得新加坡对教师的一些做法,太苛刻了。也因为这个,我们认为新加坡的学校建设,独具一格。

新加坡学校的校园环境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有大片的树林和草坪,有宽敞的学生休息室,有学生休闲的健身处。室内体育场之大更令我们吃惊,餐厅甚是干净,既可做学生吃饭的地方,也可做学生休息和学习的场所。如果不是因为看到“餐厅”的字眼,应没人会意识到这是一个餐厅。这里没有被冠以花园式学校的称谓,但每个学校都像花园。

为学生考虑的硬件设备,那么完备和高档,我们真的自叹不如。然而,我们也发现,所有教师的办公室又窄又小。在一间不大的屋子里,属于每个人的狭小空间,摆满各种书籍,各种作业和教具,那种满溢的状态和学生宽敞的教室、训练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校舍得用很大的一块地方做一个漂亮的鱼池,却吝啬于把这些空间留给教师。这里更没有豪华的校长室,校长室也是一间被挤得满满的小办公室。以生为本的理念,在这里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

我们到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这是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学。不起眼的门面,没有围墙,简朴的地面,更没有豪华的装修,而漂亮的环境,专用教室的高档,校园设置的大方,却透着一股实在,一种力量。参观的过程中,大家发自内心地感慨:新加坡真正地把学校当成了社会的一角了,每一处设置都透着精心,每一处安排都真心地把学生放在首位,需要高档的地方绝对不糊弄半点,不需要高档的地方都做得简单朴素。这样的一种理念,自然就从学校的点点滴滴,渗透给了每一个学生,再借助学生,渗透到了社会。

短短的几天,我们来不及也不可能从深层和内里,去探究新加坡的“以生为本”的种种举措,但仅就眼之所见,已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非常赞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管学校的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施,还是教师的日常工作,都应“以生为本”,因为办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外观好看,更不是为了教职员工的舒适度,而是为了培养一代代接班人,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建设和幸福。

因目标一致,所以德育共建

德育教育,不仅在我们国家得到了重视,在新加坡也是如此。因为“德智体美劳”,德育放在了第一位。新加坡自上而下,目标一致,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联合作战,共建德育文化。这与我们国内很相似。但有一点,却与我们大不相同,很值得借鉴。

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国家,因此,如何体现文化间的差异,如何在尊重各少数民族文化、各社会阶层思想的同时,将主流思想与少数族群的思想整合起来,成为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所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

鉴于此,学校方面从小学就通过开设公民教育课,向学生讲解系统的道德伦理知识,强调将德育目标贯彻到学校全部课程的教学和各项工作中。学校除了从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外,还专门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主题课外校外活动,以便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更可贵的是,新加坡的德育评价是实在的。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既注重考试成绩,又十分注重学生参加社区社团活动、做义工的表现和成绩。学生即使学习成绩非常优异,若不参加一定时间的社区社团活动和做一定时间的义工,那他在升学考核评价过程中,也得不到优异的评价成绩。反之,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由于积极参加社区社团活动和做较多的义工,也能得到较好的评价成绩。这样,就把品德教育与社会活动直接联系在一起了。从中也可看出,德育在新加坡的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同时,新加坡非常重视家庭社会在德育教育上的作用。强调学校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联系,各学校都要建立家长联谊会,并建立广泛的社会教育网、教育监督站,常年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等社会性道德教育活动,还在社会上举办“睦邻周”“礼貌周”等各种活动,借助活动培养和强化学生与人为善、互助友爱等良好品德。新加坡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相得益彰,德育影响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效果显著。一位小学校长谈到他们的招生条件时说,如果家长在学校做义工达到一百小时,他的孩子就可以优先入学。这样一种实在的评价,更激励了家庭成员为孩子以身作则。如此种种做法,家庭、社会和学校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而我们国内的教育,特别是德育教育,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首先缺少一种强烈的意识。教师和学生,好像都缺少一种责任感,好像什么都该他人服务自己,好像我们会永远生活在太平盛世中,而忘记了国歌里唱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二是缺少考评制度的保障。品德课作为非考试科目,学校没有明确的教学任务和要求,更没有列入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之中。三是德育形式比较单一。空洞的说教多于于无声处的潜移默化,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脱节甚至冲突。所有这些,都影响了我们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所以,我们国内教育者要充分意识到: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使其意识到自己对国家的责任、对民族的义务,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意识到自己人生的真正价值,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根本所在。

阳光的国家,给了我们阳光的体会,阳光的理念。上述的这几点感悟,震动着我的内心,也启发着我们今后的行动。(完)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朱蕴茝)endprint

猜你喜欢
义工新加坡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二十岁的她,实现了让全球义工来苏州的愿望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我要当义工
爱心“义工”
完美义工进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