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沃土”,学词中推动阅读

2014-07-24 23:44陈若锋
新教师 2014年6期
关键词:沃土蟋蟀课文内容

陈若锋

语文教学根深枝茂,词语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词语教学不能游离在阅读理解之外,应该整合资源,立足文本“沃土”,依托文本情境,在有效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同时,产生增值效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

一、归类串文,与梳理内容同行

细读文本,我们不难发现许多词语之间存在着丰富的联系,利用词语组合的方式,将零散的“词语”串连成线,构建新的语境,不仅可以丰富词语形象,而且能放大词语教学的功能。

精彩回放:《两个球同时着地》一课的词语教学。初读检测时,教师出示三组词语。第一组:着地、当作、的确、违背、胆大妄为、不容更改。师:发现了什么?(都有多音字)。第二组:解答、不寻常、(?摇?摇)论家(辩、辫、辨),选一个正确的字填入括号里。师:说说为什么选“辩”?能借助这三个词介绍读书时代的伽利略吗?第三组:教授、疑问、实验、解释、宣布、比萨斜塔。师:你能借助这六个词语说说故事主要写了什么?

课例中词语的分类,融合了多种教学元素,各有侧重。第一组对本课的多音字进行归类学习;二、三两组的教学将语言练习与课文内容的理解紧密联系起来,借助词语概括课文内容,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这样的演绎,开拓了词语教学的广度,层层深入,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促进了学生语言的积累和发展。

二、构字解析,同理趣会意相伴

汉字具有图像性和表意性的特点,在词语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材为本,挖掘隐藏在文本中的“增值点”,让在学生感受到汉字的意趣和厚重的同时,更好地理解课文。

精彩回放:1.《“红领巾”真好》“巢”字的教学。“老祖先创造的这个字仿佛让我们看到了树上有鸟儿的家,三只幼鸟在巢里伸长了脖子。”渗透字理教学后,教师深情地说:“巢”就是家的意思。家是安全、温暖、快乐的象征。是谁为小鸟安放鸟巢,给了小鸟一个家?难怪小鸟在枝头高唱:“红领巾”真好!请大家齐声感谢——(生读句子)2.《司马光》“吓”字的教学。对照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别的小朋友吓得说不出话,吓得目瞪口呆,吓得张大了嘴哇哇哭喊,这样学生就记住了“吓”是口字旁,接着对比读句子感受司马光的沉着。

当“巢”与文本的语境紧密结合,这“巢”就有了感情,有了温度;当“吓”与课文插图相联系,这“吓”就有了故事,有了趣味。汉字在学生的眼里不是死气沉沉的方块,而是栩栩如生的图画。置于课文情境中的构字解析,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既遵循了汉字的造字法,又与阅读理解结合,使课堂教学富有情趣化,实为一举多得。

三、词文勾兑,携感悟内涵共振

引导学生对词语理解、感悟时,不能仅仅停留于表层内容、意思的理解,而要依托文本,词文勾兑,让学生感悟词语潜在的、隐含的深层意思,领略作者的精妙用意。

精彩回放:《蟋蟀的住宅》对“随遇而安”一词的引导。学生查词典理解后,教师问“你通常看到其他昆虫在什么地方?”生回答后,教师引导:这就叫“随遇而安”,从课文的哪些词我们也能看出别的昆虫是“随遇而安”的?生默读后说出相关词语。教师拾级而上,联系上下文引导对比:“蟋蟀肯不肯随遇而安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蟋蟀是怎样为自己选择住址的”。学生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后,教师接着引导“哪些词语最能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学生很快就找到“慎重……”这些词,教师继续引导:“朗读时,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关键词语,它能帮我们把意思更清楚地表达出来。谁能把蟋蟀的这种‘随遇而安读出来?”这时朗读感悟,自然情注理出。

这个片段中,对“随遇而安”一词的理解,没有停留在解释条“处在任何环境都能适应并感到满足”泛泛、不明朗的理解层面,而是在唤起学生生活认知后,引领学生通过联系上文的方式更好地理解。这样沉入课文,让学生感悟蟋蟀慎重选址的态度,就会对蟋蟀不肯随遇而安的劳作充满了敬意。

四、拟境实践,和深入体验圆融

学生学习词语,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层面,更重要的目标是指向“言语表现”。在词语教学中,依托文本,创生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反复涵咏,可以更准确地把握词语的意义,进而在说和写的训练中,用自己的心灵去表现词语的温度。

精彩回放:《搭石》之“理所当然”教学片段——

师:平时在家里,你觉得做哪些事是理所当然的?

生:帮爸爸妈妈洗碗、扫地、洗衣服……

师:为亲人做事是理所当然、不求回报的。课文中理所当然的事是什么事?

生1:年轻人和老人没有血缘关系,却伏身背他。

生2:他们不是亲人,却总是相互谦让让对方先走。

师:是呀,此时此刻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画面上的美,更是一种看不见的美——心灵美。你能用朗读表达吗?(生读第4自然段)

师: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我们还会看到哪些温馨的画面,你能试着写一写吗?

学生真情写话,精彩纷呈。教师顺势引导:这一幕幕真情,人们只看成——(学生接读:理所当然的事)

这则片段,结合课文内容,创设“语用”情境,让学生进行了言语表达的训练,让词语在表现中最大限度地增值。掌握了这个词语的内涵和精神,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

(作者单位:福建省长乐市漳港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猜你喜欢
沃土蟋蟀课文内容
贪玩的蟋蟀
只要关注,所有的生活都是沃土
蟋蟀的决心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沃土
沃土
蟋蟀的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