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公开课拓展研究
——兼论公开课如何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化

2014-07-25 11:29徐承萍孙小娅薛若雯张新欣
关键词:公开课专业化资源

徐承萍,孙小娅,薛若雯,陈 颢,张新欣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江苏 苏州 215009)

高校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公开课拓展研究
——兼论公开课如何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化

徐承萍,孙小娅,薛若雯,陈 颢,张新欣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江苏 苏州 215009)

公开课不仅是一堂特殊的课,更是一种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教育资源,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公开课及公开课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化。对公开课内涵进行了拓展,并提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公开课建设实施建议。还针对高职教育特点,对公开课如何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化进行了探讨。

教师专业化;公开课;资源;高职院校

教师专业化不仅是教师教育的过程,也是教师教育的目标和发展趋势,体现了对教师专业水平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肯定和认可。尽管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但相比较而言,教师专业化水平以及因为专业化水平相应获得的社会地位都不如医生、律师、工程师等职业[1]。笔者认为陈琴等学者十年前的上述研究仍能代表目前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

一、公开课与教师专业化

专业化是高校教师发展的努力方向和目标,本文以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为例,探讨公开课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

首先,学校类型不同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和特点不同。高职教师因其“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属性,其来源构成等因素决定了其专业化目标和进程有所不同。作为高等教育机构,根据现行的教师准入制度,除师范类高职院校外,较大比例的高职教师按照“学术水平”选聘,从课桌走向讲台,普遍未接受过系统的职前教师教育。作为职业院校,强调教育过程与职业过程的融合,要求吸纳工作岗位一线技术名师、技术能手,按照“技术水平”选聘部分教师(兼职教师)从车间走向讲台,他们同样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前教师教育。促进“非师范教师”和技能名师(能手)为主的高职教师 “胜任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的第一步。

其次,教学专长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核心要素。教师劳动的“双专业性”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2]。高职教育强调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对高职教师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均提出了较高要求,对学科专业实践性知识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定位,高职教师专业化尤其要求教学专长的发展。因此,高职教师在 “胜任教学”的基础上,“形成学科教学知识”再到“走向专业”,这一过程可视为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路径。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是教师“被视为专业”所必需具备的知识,是教师特有的、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因素,也是学科教师、学科专家与教育专家所不同之处[3]。

在现行的高职教师准入制度和培训体系下,高职教师胜任教学能力的习得依赖于师徒制的学习,主要依靠师父的传帮带和个人的悟性,而对于形成学科教学知识以及进一步走向专业则是捉襟见肘了。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公开课及公开课资源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化,特别是促进教学专长的发展,弥补师徒传帮带的不足,为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参照和指导,为教师专业组织提供丰富的教师教育资源。

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公开课:内涵拓展

安富海通过文献及现状研究认为,公开课是指有目的、有组织和多方参与的一种教学研究和教学交流的专业活动,包括示范、研讨和竞赛三种类型。公开课首先应是一堂课,其次才是“公开”的形式[4]。赵岩从多角度分析了公开课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但仍强调其“课”的性质,力求“趋于完美”的公开课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5]。

本文对公开课的内涵作了进一步的拓展:从促进教师专业化的视角,公开课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是教师教育素材资源库的重要来源。在现代化背景下,突破时空界限,让更多教师学习者能够更加自由地提取和利用特定的公开课,观察和学习他人的专业化发展之路,向专业的教师学习,达到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的目标。

1.公开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资源

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化重要资源的公开课,至少应该包括两层含义:每一次具体的公开课及其所产生的教育信息;一定范围内每一次具体公开课及其产生的教育信息的集合。

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化重要资源的公开课,其内容包括:(1)每一次公开课及其产生的教育信息包括教学活动及对教学活动现场的记录(影像视频等)、教学文件及现场参与者(专家、领导、同事、同行、学生、教师本人)的评价及对现场评价的记录(影像视频等)。(2)个体教师在各个成长阶段开设的公开课集合,即某位教师从“准教师”到新手教师再到成熟教师直至成长为专家型教师过程中,各个成长阶段开设的公开课(图1)。这一集合的公开课资源,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教师学习者可以直接观察到教师教学专长完整的专业化之路。(3)特定成长阶段的众多教师开设的公开课集合,即教学专业组织内众多“准教师”、新手教师、成熟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开设的公开课(图2)。这一集合的公开课资源可以让教师学习者更清楚地了解到特定阶段教师教学专长发展的特点、应有水平和常见问题。(4)不同教师开设的同一主题公开课集合,即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各个教师开设的同一主题或相关主题公开课(图3)。这一集合的公开课对于“准教师”和新手教师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模仿、比较来改进自己的教学,构建自己的学科教学知识。在高职院校,校内专职教师与技术能手型专、兼职教师也可以借此相互学习,丰富各自学科教学知识,改进教学,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

图1 教师A(B、C……)的公开课Fig.1 All open classes of a teacher (some A ,B, C…)

图2 专家(准、新手、成熟)教师的公开课Fig.2 All open classes of all expert(candidate, novice, or mature)teachers

图3 所有教师关于主题1(2、3……)的公开课Fig.3 All open classes of SPECIFIC topics from various types of teachers

2.重视公开课资源的自身建设

从上述公开课资源囊括的信息可以看出,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化重要资源的公开课建设应特别重视对公开课资源的储存,对公开课资源的提取利用,以及对公开课资源的持续补充。

每次公开课只有一次真正的现场教学,只有特定一部分人可以真正参与现场。而作为教育资源的公开课就是要求能够用多种技术和方法尽可能详细、全方位、最接近真实地记录现场。另外,从一堂课的角度来看,一次公开课有成功和失败的可能;但是从教育资源的角度,每一次公开课,无论成败,无论好坏,都是最宝贵的、最值得记录的资源,所以,每一个人的每一次公开课都需要保存,最接近真实现场的公开课资源可以让更多的教师学习者突破时空限制自由提取现场记录,参与、体验教学现场,以助力教学能力发展;教师学习者还可以从失败或者不完美的公开课中检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从而改进教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公开课资源库建设需要持续补充内容,从越来越丰富的素材中才有可能发现更为接近教育真相(真实)的规律,这对专家型教师的深度发展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三、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公开课:理论支撑

公开课能被视为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化的技术手段或重要资源,主要是基于教师现场学习力、反思性教学以及微格教学技术发展等教育理论和实践。

1.教师现场学习力

传统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依靠业余读书和在个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积累经验,当代教师的专业成长则主要是依托学校“教研共同体”组织的集体性“听课”、“评课”或“听讲座”等教研活动现场实现[6]。现场学习力是教师最重要的学习能力[7]。把公开课作为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化的技术手段基于教师现场学习力理论;而将公开课资源化则是为尽可能多的教师提供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教学现场。

2.反思性教学

杜威主张教学是反思性的,教师通过反思实践来改进教学。赵昌木研究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所教知识内容和所用技能技巧方法的反思、研究和改进,以及对教育哲学、教育价值取向、教育信念等价值层面的问题进行探究和反省,尤其是从教育权利的分配以及更广泛的视角批判性地反思各种教学假定、实践及其背景[8]139-140。

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尤其是批判性反思,挑战自我教学活动的合理性,继而改进教学,实现教育目标。这一过程中如何帮助教师了解自我教学的真实状态,提高教师理性认识问题的能力,帮助教师保持一种动态、开放、持续发展的状态变得非常重要。笔者以为,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最佳莫过于能够看到自己的“原生态”真实的教学行为了,于是教师对自己各个成长阶段的公开课记录进行阅读、反思便具有了价值和意义。尽管公开课通常是精心准备的一堂课,与常态课已有所区别,如果在精心准备的公开课中仍能发现消极的、非理性的固化思维和态度,那就说明问题之严重,批判性反思之必要了。此外,延伸开来,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同事教学的批判和思考来警醒和反思自己。

3.微格教学技术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也称“微型教学”),是师范生或在职教师在控制的条件下或在模拟的情境中,学习和训练课堂教学的某项技能,从而掌握一定的教学基本规范和技巧的师资培训模式[8]113。微格教学实施过程包括:确定训练目标-观摩范例-设计编写教案-角色扮演-反馈、讨论和评价-二次教学。借鉴微格教学对师范生培养的作用,笔者认为在职教师(特别是新手教师)同样可以参照上述实施程序,利用研读、揣摩和模仿专家教师公开课,开设自己的公开课接受专家、同行、同课程教师、学生点评和指导,并通过阅读教学录像反思自己教学的不足,重新完善公开课,进行二次公开课教学,并且这个过程可以持续、循环、螺旋式上升进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微格教学实验室等硬件缺乏以及微格教学过程中人力资源(学生和辅导教师)不足曾经是许多师范院校推广微格教学的重大阻碍,而时至今日,多机位的多媒体教室就具备了教学实验室的基本功能,公开课现场参与者自然地解决了人力资源问题;如此,还有什么理由能够浪费公开课这一教师教育的重要资源呢?

四、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公开课:实施建议

(1)将“一堂课”性质的公开课向“促进教师专业化”高度的教师教育资源建设推进,可以置于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背景下进行。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教师个体努力以及教师群体合作实现教师的自我成长,但更深层次的发展和进步还要依赖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制度和专业组织的保障;教师专业化发展是集“准教师”的职前培养、“新教师”的入职辅导、成熟教师的在职提高、专家型教师的终身学习于一体的过程[9],无论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方法技术研究,还是教师教育资源建设,甚至是作为教师成长档案的一部分,由院校层面的教师发展专业组织(教师发展中心)实施这项工作都更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确保能够全方位、多视角、详细、尽可能真实地记录公开课现场、后现场,确保能够妥善储存所有公开课资源并能够便捷地反复提取和利用,确保各类公开课资源能被合理分类。

(3)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公开课建设对于促进“准教师”的职前培养、“新教师”的入职辅导、成熟教师的在职提高、专家型教师的终身学习均可运用和借鉴。就高等职业院校来说,对突破成熟教师、专家教师发展瓶颈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同时还是提高行业兼职教师教学能力的最好手段之一。

(4)高校教师作为具有提升教学能力需求的学习者,应主动学习,充分利用公开课资源。

(5)各级各类高校作为教师专业化的促进者,需要充分开发、不断丰富公开课资源库,并且能够支持、组织力量持续发掘其价值,为促进校本教师专业化发展服务。

[1] 陈琴,庞丽娟,许晓晖.论教师专业化[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6):27-30.

[2] 王建磐.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政策的选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5):1-5.

[3] 袁维新.学科教学知识: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角[J].外国教育研究,2005(3):10-11.

[4] 安富海.公开课问题再审视[J].中国教育学刊,2013(5):52-54.

[5] 赵岩.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公开课[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6):61-62.

[6] 王占魁.从“个体教学”到“集体教研”—论当代教师的现场学习力[J].教育发展研究,2013(4):19-23.

[7] 李政涛.现场学习力:教师最重要的学习能力[J].人民教育,2012(21):45-46.

[8] 赵昌木.教师成长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3.

[9] 熊华军,常亚楠.教师专业化内涵的质性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13(2): 60-66.

(责任编辑:洪 林)

Expanding Research on the Process of Specialization of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Public Class——On How to Promote Specializ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with Public ClassXU Chengping, SUN Xiaoya, XUE Ruowen, CHEN Hao, ZHANG Xinxin

(The Research of Higher Occupation Education Institute of Suzhou Health College, Suzhou Jiangsu 215009, China)

Public class is not only a special form of class, but also a kind of important education resources for promoting professionalization of teachers. It can be fully used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meanings of public class are expanded in this thesis. The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lement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promote public class construction are given in this study. The study also discusses on how to use public class to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iz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ization of teacher; public class; resourc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2014-08-09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2014SJD599)

徐承萍(1980-),女,安徽南陵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与研究。

G645

A

1671-5322(2014)04-0078-04

猜你喜欢
公开课专业化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资源回收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第一次公开课
公开课,希望不再是作秀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