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力

2014-07-30 03:41任德新楚永生
求实 2014年8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任德新+楚永生

[摘要]只有形成持续不断的动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有效推动和进行;包容发展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动力,为民谋利的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动力,科学有效的传播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直接动力;要通过发展马克思主义、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高理论传播效果等途径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强大合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容性发展;人民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87(2014)08-0004-0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本质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现实需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着力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 。所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在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的转变,使之被人民群众准确理解和全面掌握,从而有效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掌握人民群众的过程,也是人民群众接受、信奉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需要不断地大众化。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在国家意识形态中处于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基础地位,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传播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授和教育从中学阶段开始,由浅入深,一直持续到大学和研究生阶段;同时,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坚持和维护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这些投入和举措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持续进行,但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际效果而言,却存在着明显的“高投入、低产出”问题。一位知名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困惑无疑具有代表性:“为什么占用这么多资源,花费这么多精力,做了这么长时间的宣传教育,竟然还有这么多日渐增多的重要人士和社会大众形成截然相反的思想结论”[1]?这个现实困境表明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动力不足问题,影响和制约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持续有效地进行。

马克思主义要成功实现大众化取决于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科学性,理论反映客观世界,能够指导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二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实践,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需求,人民群众认同和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有效地传播给人民群众,人民群众能够掌握理论,尤其是人民群众信服理论传播者,从而愿意接受和信服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为民谋利的价值取向、理论传播的渠道与形式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决定了能否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强大动力。

一、包容发展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动力

包容发展的理论品质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包容发展的理论品质中体现出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包容吸收,以及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发展。包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并在实践基础上丰富完善的科学理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能够也必然会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信奉和传播。在整个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学说如同马克思主义一样,具有强大的科学性和生命力,这主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包容吸收和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部分组成,是包含着一系列基本原理的知识结晶与理论精华。马克思主义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与历史材料为基本依据,包容吸收、批判继承、创新发展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思想精华和科学发展成果,从而抓住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高度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大众化实践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和发挥。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够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和广泛传播,因为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体系和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P57)这段话就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品格的精辟写照。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武器,也是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指路明灯。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伟大领袖历来反对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总是与时俱进,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最反对把他的话当成教条,列宁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说过,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我想我们应当首先和特别注意这一点。”[3](P219)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从来不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条。”[4](P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理论的深入发展与大众化。坚持马克思主义,领导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能用理论去限制和评判实践,而必须在实践中去丰富发展理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实践和创新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力源泉。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紧密联系中国实际,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先后形成了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在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精华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这些理论精华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包容发展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宝贵财富。

马克思主义来源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这一基本途径。社会主义实践总是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现实生活中的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际运用,总结实践的新经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马克思主义必须保持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发达国家一切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做法,不断深化对执政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发展创新的基础上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内涵,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源于人民群众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包容发展和丰富完善。只有理论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才能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与时代发展同进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论需求,才能影响、吸引和掌握人民群众,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深入人心,成为人民群众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价值理念、政治信仰、行为规范与行动指南,才能真正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二、为民谋利的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动力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这内在地决定了人民群众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由被少数人掌握到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是人民群众自觉接受、自主选择、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2](P9)理论只有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才能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承认利益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利益对于人们思想和行为具有根源性和支配性。马克思明确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5](P187)利益支配人们的行为和选择,必然会支配人们的思想、言论、观念和信仰。马克思主义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马恩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P283)马克思主义是在关注人民群众需求、回应人民群众关切、解答人民群众困惑的过程中产生的,因而是一种为劳动人民谋利益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抓住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真正关心和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和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真正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所以,能够真正被人民群众接受和信服,也才能够彻底掌握人民群众。

马克思主义既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又是真善美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普世关怀,以解放全人类为终极价值目标,同时强烈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中国共产党是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为人民谋利益的价值取向,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指出,共产党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要使群众由衷地说:“共产党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6](P138)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指出:“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7](P342)在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关键时刻,胡锦涛语重心长地指出:“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8](P851)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也是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性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立于不败之地。

改革开放以来,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表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受住了历史和实践的检验,显示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威力,人们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但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我国进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期,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经济社会生活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凸显,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加剧,人们原有的利益归属和价值判断受到冲击,人们的思想困惑与不确定性日益增多。一些社会成员的思想和精神压力加大,容易导致心理状态失衡失控,在思想上陷入困惑,在信念上处于动摇和迷茫,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任度和信仰程度下降[9]。这种复杂局面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发展机遇与用武之地。

要进一步提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实效,使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就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现实需求出发,针对现实问题,贴近群众生活,紧扣时代脉搏,及时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这就需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人民群众谋取最大利益,从而有效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要突破口和支撑,回答和解决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现实利益问题,积极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转化为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过程,让人民群众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感受和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和为民谋利的本质。要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利益关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生产,提高满足人民群众利益的能力,使越来越多的群众得到经济发展的实惠;要走共同富裕道路,尊重并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成果。要实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利益和谐共享,就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重解决各种民生问题。特别要积极妥善解决人民群众强烈关注的社会分配不公问题,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要坚决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深化制度和体制改革,有效遏制和消除贪污腐败和以权谋私等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社会问题,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的根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深入和抓住民心,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赢得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强大动力。

三、科学有效的传播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直接动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是将马克思主义有效传播给广大人民群众,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活动要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受很多因素影响,传播方式是否科学有效无疑是重要影响因素。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能否成功大众化,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真理性与科学性,而且与传播渠道与形式有关。为提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必须充分整合和有效利用多种传播渠道与形式,形成强大的传播能力。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过程中,基于情感认同的信仰、依托科学技术的传播渠道非常有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与受众对传播者的认同和信任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信任认同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的信任,一是对传播方式的认同。作为一种高度系统性和抽象性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通过一定的有效传播方式和渠道才能顺利实现。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发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切切实实地把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推向深入,使马克思主义站在人类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前沿,增强理论的竞争力和说服力;另一方面需要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人民群众在充分认识理论的真理性与科学性的基础上,不断增进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认同和思想信念。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人民群众头脑,并使人民大众从情感上认同、信服与接受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扎根于人民群众内心深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效果。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主体很多,包括领导干部、理论工作者、政治教育工作者、广大党员以及人民群众。理论传播效果如何,除了与理论的科学性、理论传播者的理论水平及传播技巧有关外,更重要的是人民群众对理论传播者的信任状况。人民群众关注理论传播者自己是否信仰和践行自己倡导的主义和理论,以及理论传播者的行为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期望。人民群众信任党和政府,党和政府的主导意识形态就会获得普遍理解与支持,党和政府就能以较小的成本实现政治主张的传播,主导意识形态的传播与接受就具有低成本高效果的特征。为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树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威信,他们的言行具有影响力和示范作用,他们所谈论的问题、发表的见解,才易于被大众接受。“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0](P152)现实中有些干部却是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言行不一,台上大谈主义,口号喊得比谁都响,台下却不择手段地以权谋私。这种表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的行为,必然引起群众的失望、埋怨甚至愤怒,会彻底败坏马克思主义的声誉,使其丧失吸引力。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HJ2.2mm]标根本无法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党政干部的行为比理论知识的讲授更具影响力,党政干部是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的最重要主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政府提高公信力,党和政府要发挥好引领作用,就要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党政干部自觉担当历史重任,着力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党政干部要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言行一致,清正廉洁,以身作则,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忠诚实践者,通过引导和表率作用来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传播效力。

要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有效性,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融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践,提高理论的通俗化和形象化,使马克思主义内化为群众的观念、认识与思维习惯。列宁深刻地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 [11](P467)运用人民群众的常用语言,组合大众熟悉的典故事例,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入浅出的阐发和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方式,这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上有过许多成功范例。如被誉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的第一人”艾思奇的《大众哲学》、胡绳的《哲学漫谈》等,都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影响了几代人;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矛盾论》《实践论》等著作也是通俗易懂的,易于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的;新时期的哲学通俗著作——李瑞环的《学哲学用哲学》,被公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部生动教材。从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著述和讲话中,可以看到不少思想深刻、贴近群众、易懂易记、深入人心的经典话语,“农村包围城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稳定压倒一切”、“就业是民生之本”、“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等等,都是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既精练简明,又寓意深刻,易于引起人民群众情感上的共鸣和认同,易于为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把握,变为人民群众的行动指南。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深刻性和传播语言的通俗性有机结合起来,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和入耳入脑的传播效果,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理解能力和思维方式的有机协调,才能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大发展,使其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还要充分重视和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新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平等性、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分散性、便捷性等优势,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高效传播和大众化。但现代传播所表现出的主体虚拟化、话语权去中心化、信息泛滥等问题,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遭遇挑战[12]。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优化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传播方式,同时充分利用有线电视、互联网、虚拟社区、个人博客、聊天工具乃至微博等新兴传播渠道,着力构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新型平台,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程恩富.当前社会信仰危机的深层原因[J].党政干部文摘,2004,(8):2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胡锦涛.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9]任理轩.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走进人民群众——论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N].人民日报,2009-07-30.

[10]杨伯俊.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1]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12]潘坤.现代传媒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N].光明日报,2011-02-14.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传统文化的“两重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及对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战场在哪里
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和真谛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要抓住哪几个关键点
“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早期大众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