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批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014-08-01 09:09路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8期
关键词:生气习作心理健康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听说读写能力、审美情趣与品德修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其中,作文是学生表露情感与想法的重要方式,教师需要抓住批改的契机,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心理状态,然后因势利导,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利用启发、激励、诱导式批语,帮助学生梳理心理问题,建立良好心理品质;发掘学生闪光点,进行赏识教育;利用讲评,多元评价,深化认识,熏陶情感,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合理批语,启发与疏导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过去教师往往会忽视作文批语的作用,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教师应该认识到批语不仅仅是对学生写作内容与方法的评价,更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阵地,是一剂对学生展开心理辅导的良药,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因为作文中,学生或多或少会袒露自己的心迹,特别是那些抒发真情实感的作文,更是学生内在心理的外在表现,此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灵活写下批语,或启发,或鼓励,或引导,或诱导,或建议。这样,利用作文批语,让同学们获得教师的帮助,豁然开朗,调整心态,增强自信,也让学生提高写作热情,更期待写作。

如以“ 真让我着迷”为题写一篇记述文。有位同学写了一篇《她,真让我着迷》的作文,写的是班上的一位女同学,字里行间中表现出他对她的崇拜与爱慕之情,此时,教师需要巧妙点评,让学生正确对待异性交往,处理好相逢在花季中的问题:“文章以情为线,语言细腻而生动,表现出鲜明的人物特点。但值得提出的是,习作所言之事在初中阶段很正常,但不合适,需要正确对待,老师相信你,可以理智而有效的处理你和她的关系。当然,遇到困难可以找老师。”这样,既发掘学生习作的闪光点,也巧妙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与友谊。

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每周写写心理日记,释放情感。这样,教师就可以透过心理日记的窗户看到同学们的心灵剖白,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与问题,然后利用相应的评改语言加以疏导,如雨露滋润学生心田,如阳光温暖学生心灵,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心理品质,健康成长。

二.课堂讲评,多元评改

对学生而言,习作是他们的劳动与创造成果,甚至可能是他们认为的得意之作,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但在传统作文评改中,由于工作量大,教师不能细细阅读学生的习作,甚至有时候会“走马看花”,以几句笼统的语句来“审判”学生习作。或以自己的角度,审阅学生习作,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创造性想法,不恰当的批语,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创造精神,甚至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打破单一的批改形式与批改主体,注重课堂讲评,巧妙渗透心理健康。同时,实施多维评价与多元评价,让学生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袒露内心想法,在相互交流、相互讨论、相互评价中完善认知,提高学生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增强学生自信心。

如《那一次,我很生气》的命题作文,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先让学生自由说说让自己很生气的事情,生气的原因,生气后的表现及感受等,交流讨论,完成初稿。而后小组互换作文批改、点评。同时,注意归纳本组作文中生气的类型与原因,如因老师误会而生气;朋友之间产生摩擦而生气;因爸妈的不理解,吵架,感到委屈很生气等,交给老师,便于后面的讲评。然后教师选出几篇学生习作(不提及名字),让学生由写作内容、结构、写法等方面进行评说。再提问学生若自己遇到类似的事情,又会怎样的具体表现与感受?如果理智处理这些事情呢?提出相关建议。这样,通过教师引导与启发,让学生讨论与反思,学会调节心理情绪,及时疏导心理问题。如果学生所写作的事情涉及到了老师,教师也可发现问题,注意到自己的疏忽,让作文批改成为师生情感交流之地。而后学生修改习作,补充自己的感悟。这样,以作文批改为契机,巧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形成良好品质。

教学实践证明,在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作文批语,让同学们获得教师的帮助,努力使学生提高写作热情。打破单一的作文批改形式与批改主体,注重课堂讲评与点拨,巧妙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作文评价要注意实施多维评价与多元评价,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初中作文教学质量。

路璐,教师,现居江苏盐城。

猜你喜欢
生气习作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生气了怎么办?
生气了怎么办?
生气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