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式交接法在新生儿床头交接班中的应用

2014-08-01 00:24姚仁芬
当代医学 2014年29期
关键词:交班交接班床头

姚仁芬

引导式交接法在新生儿床头交接班中的应用

姚仁芬

目的 进行规范的床头交接班,及时发现护理隐患,避免护理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建立床头交班本,以引导交接方式来规范护士对新生儿进行床头交接,交接完毕护士进行双签字,明确责任。结果 引导式交接法使住院新生儿各种护理并发症及护理不良事件较前减少。结论 引导式交接法应用于新生儿床头交接班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引导式交接法;新生儿;床头交接班

新生儿科是临床高风险科室,患儿病情变化较快,且是无陪病房,缺乏家属第三方监督,从住院到出院均由护理人员全程护理。所以如果稍不注意某个细微护理环节,就可出现差错,导致潜在护理风险的存在或造成新生儿不良后果[1]。所以工作中要求护士有高度的慎独意识及责任心。为预防护理人员因慎独及责任心不强导致护理并发症发生,有效的方式只有护士之间相互监督及制约,所以严格落实交接班,明确责任在护理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应用引导式交接法进行床头交接班以来,在提高护理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实行引导式交接法之前2个月内贵州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患儿340例和实行引导式交接法后2个月内本科收治患儿300例护理质量情况。

1.2 方法 比较使用引导式交接法前后的护理质量情况。使用前床头交接班是护士凭护理经验进行交接,无专科规范流程。而现在应用的引导式交接方法是根据新生儿交接班特点,建立床头交班本,交接内容包括床号、姓名、诊断、病情、治疗、腕带、床头卡、皮肤、管道、静脉留置穿刺部位、床单元、仪器等需要交接的项目,以此引导护士进行有序地交接班。交接时由交班护士先介绍患儿的诊断、病情及治疗情况,使接班护士对患儿有初步了解,然后对患儿腕带及床头卡进行双核对,无误后根据交班本上提示的项目依次进行交接,每交接完一项,在交接内容相应栏内打“√”,如有需进行重点交班或交接过程发现的特殊情况,在特殊情况栏内补充说明,交接完毕,接班护士与交班护士对交接内容认可后在签名栏内双签字。

2 结果

使用引导式交接法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见表1)。

表1 交接班项目使用前后护理质量比较(%)

3 讨论

3.1 交接班制度是护理核心制度之一,对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规范护理人员的交接班流程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往交接班方法是护士凭经验进行交接,交接内容容易发生疏漏,不能系统地对患儿进行全面交接,尤其是低年资护士,工作经验少,抓不住交班重点或对交班内容不熟悉,更容易发生交接遗漏。另外部分责任心不强的护士,对交接班过程不重视,尤其在晚夜班、节假日等没有护士长监督的情况下不能认真交接,观察不仔细,简化流程,执行走过场。而新生儿病房基本上都是无陪病房,没有家属监督,常在发生不良事件时不能追溯到责任人,或是责任不明确。因此制定规范的交接班流程很有必要性,而且制定有专科特点的交接班标准工作程序,有利于指导护理人员尤其是新进护理人员及低年资护理人员进行规范交接班,能够根据交接班标准作业程序,系统、完整地评估患儿,完成患儿的安全交接。在护理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及异常情况,减少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2]。

3.2 引导式交接法是全面落实交接班制度的工作程序,护士按照交接本上需要交接的范围及内容进行交接,实行双签字,明确责任,使低年资护理人员能够根据交接班内容系统、完整地对患儿进行安全交接,起到引导和指导作用,对于高年资或责任心不强的护士则起到监督和制约的作用,避免交接过程简化、走过场,促使值班护士必须经常主动巡视病房,认真观察患者病情,主动评估患者,找出护理问题及措施,写出交接内容,增强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从而避免了因护理人员思想松懈所致的工作失误,确保了护理安全,护理质量明显提高[3]。以往床头交接存在不全面、不具体现象,如某些项目漏交、错交等,口头交接不全的、不对的也没有凭证[4],留下护理安全隐患。同时该引导交接方法也能帮助护士长进行护理质量的有效管理,每天护士长只要查看床头交班本即可了解病房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及时检查落实护理问题原因,及时纠正和整改,保证护理安全,从以前根据护理不良事件反馈的结果管理转变为过程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控制的成效[5]。

[1] 欧阳晓红,何茹,江新娣.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科病房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6):275.

[2] 滕高菁,蒋健新,吴勇.新生儿病房床头交接班标准作业程序的管理与应用[J].吉林医学,2013,34(1):176.

[3] 刘扬,秦泽红,何俐.床头交接班表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0):76.

[4] 王文英.护理交班报告内在质量问题及其对策[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1,20(3):231.

[5] 徐双燕,王惠琴,唐碧云,等.手术患者交接标准作业程序的建立[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5):422.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9.082

贵州 550002 贵州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姚仁芬)

猜你喜欢
交班交接班床头
基于物联网的无线电子纸床头卡系统的建设
床头挂香囊,安神又助眠
医师信息化ISBAR交接班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瞧,床头有颗星
SBAR 交班模式在儿科护理晨交班中的应用
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护理交班表的设计与应用
大专实习学生参加早交班的效果分析
浅谈网络交接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监护室护士交班模式研究进展
护理交接班缺陷分析与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