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临床安全性的研究

2014-08-01 00:24张延炀肖占沛王长双马雅婷路明霞张肖肖
当代医学 2014年29期
关键词:结核菌素皮试衍生物

张延炀 肖占沛 王长双 马雅婷 路明霞 张肖肖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临床安全性的研究

张延炀 肖占沛 王长双 马雅婷 路明霞 张肖肖

目的 评价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的临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50例健康志愿者,对其皮内注射0.1 mL TB-PPD 试剂,注射结束后分别于30 min、24 h、48 h、72 h和7 d观察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接种部位疼痛、硬结等,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TB-PPD具有较好的临床安全性。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结核病;结核菌素试验;安全性

结核病是至今仍然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是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1-2]。卫生部2011年3月公布我国肺结核疫情现状,目前我国结核病年发病人数约为130万,位居全球第2位[3]。新生儿卡介苗预防接种是我国目前结核病预防的一种重要措施,为了考核卡介苗免疫接种效果,目前多采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做结核菌素试验,以使结核菌素的效价更稳定,反应更具特异性,但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文献报道PPD试验不良反应亦随之增加[4]。为研究和评价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的临床安全性,本研究选择河南省新乡市为研究现场,于2013年1月~2013年5月对TB-PPD进行了临床观察和评价,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依照知情同意、自愿参加的原则,在新乡市选择≥3岁健康者50例,选择标准为无肺内、外结核病,无呼吸道症状及全身不适症状者,无各种急、慢性疾病,无急性传染病,无皮肤病或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过敏者,无结核病密切接触史者,胸片证实无结核病病灶者,且皮试前7 d各项指标体检正常。体检项目包括:血、尿常规和生化检查;拍摄胸片;心电图检查;基本体征检查:心率、血压、体温等;肿瘤标志物检查: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两项。

1.2 产品与注射方法

1.2.1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由北京祥瑞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为液体剂型,规格为50 IU/mL,批号为2013年1月1日(原液批号为:20120701),有效期至2014年1月30日。成品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注册检定,其质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2010版)的要求。

1.2.2 经体检符合受试要求的观察对象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于其左侧前臂掌侧前1/3处,经75%酒精消毒,待皮肤微干后,用1 mL注射器(25-26号针头)皮内注射TB-PPD 0.1 mL,针头斜面向上成5°刺入皮内,注射深度要合适,使局部出现一圆形隆起的皮丘。

1.3 安全性评价 对每个观察对象皮试后留观30 min,记录局部和全身反应情况。接种后24 h、48 h、72 h、7 d采用米尺测量并记录变态反应原所致皮肤硬结的2个直径(最大径和最大径的垂直径),以及局部(皮疹、疼痛、瘙痒、淋巴结病变等)和全身(发热、心动过速或过缓、高血压、低血压等)反应,对有反应的观察对象,追踪至反应消失。相关反应分级标准见表1、表2。

表1 局部反应分级

表2 生命体征分级

对于上面分级表中未涉及的临床异常情况,按照下列标准对不良反应进行强度分级评估:0级,未出现;1级,轻度,短时间的不适(<48 h),无需医疗;2级,中度,轻度~中度,需要日常限制日常活动,不需要或只需要少量的医疗干预;3级,重度,显著地限制日常活动,生活需要照顾,需要医疗,可能需要住院;4级,危及生命,极度限制日常活动,日常生活显著地需要照顾,需要医疗和住院。从皮试起详细记录7 d内出现的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如皮试7 d后体检异常,于皮试后14 d再复查1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02双份录入数据,由2人分别独立完成,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有50名受试者参加TB-PPD皮试,12人中止了实验。其中,因违背实验方案1人,失访2人,ST-T异常1人,AST异常1人,血红蛋白异常1人,心肌供血不足1人,白细胞分类中中性粒细胞高1人,胸片提示异常4人。38名成功受试者中,年龄21~54岁,平均年龄(40.42±8.029)岁,平均体质量(68.76±11.015)kg,平均身高(166.08±7.899)cm;男女比例1.24∶1(见表3)。

表3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2.2 安全性研究

2.2.1 38名观察对象TB-PPD皮试后30 min内未观察到即时反应。

2.2.2 在TB-PPD后皮试24 h内,2人(5.3%)出现了异常的硬结现象,1人(2.6%)出现了异常的红肿现象,但均无临床意义;体温均正常,最高体温为:36.9℃;心率均正常,最低为59次/min,最高为96次/min;收缩压和舒张压各有1人出现轻度异常,分别为148 mmHg和92 mmHg,但均无临床意义。

2.2.3 在TB-PPD皮试后48 h内,1人(2.6%)出现了异常的硬结现象,3人(7.9%)出现了异常的红肿现象,但均无临床意义;有1人(2.63%)出现水泡现象,反应分级是3级;体温均正常,最高体温为:36.9℃;收缩压和舒张压各有1人出现轻度异常,分别为149 mmHg和94 mmHg,但均无临床意义。

2.2.4 在TB-PPD皮试后72 h内,1(2.6%)人出现了异常的红肿现象,但无临床意义;体温均正常,最高体温为:36.8℃;舒张压有2人出现轻度异常,分别为93 mmHg和100 mmHg;有1人出现水泡,反应分级是5级;但此接种TB-PPD的反应者未经任何处理,水泡于72 h内消失。

2.2.5 在TB-PPD皮试后7 d的安全性体检,38名受试者体征全部正常。

3 讨论

近年来,世界结核病疫情均呈上升趋势,我国结核病疫情在全球属于高流行地区,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位居第2位[3]。该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传染率高等特点。据统计,全球每年大约有200万人死于结核病。导致该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未及时发现的患者一般病变严重,菌量较多,体质较差,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期,影响疗效,同时也必然导致结核菌的继续传染[5],早发现早治疗对控制结核病疫情有重要意义。

结核菌素蛋白纯化衍生物(TB-PPD)是将结核杆菌培养于由甘油、天门冬素和枸橼酸盐等组成的培养基6~8周后经分离获得的纯结核菌蛋白质,皮下注射可引起特异的皮肤变态反应,目前主要用于机体免疫功能评价。结核菌素试验是基于四型变态反应原理的一种皮肤试验,用来检测机体有无感染过结核杆菌。凡感染过结核杆菌的机体,会产生相应的致敏淋巴细胞,具有对结核杆菌的识别能力,当再次遇到少量的结核杆菌或结核菌素时,致敏T淋巴细胞受相同抗原再次刺激会释放出多种可溶性淋巴因子,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巨噬细胞在局部集聚。约在48~72 h内,局部出现红肿、硬节的阳性反应。若受试者未感染过结核杆菌,则注射局部无变态反应发生[6]。

安全性评价内容主要是观察TB-PPD皮试后的全身反应、局部反应和由TB-PPD皮试引起的其它不良事件。PPD试验不良反应发生与多因素有关,如患者年龄、体质、精神因素等,故应注意PPD合理保存和正确使用,在做PPD试验前应当注意个体差异,详细询问其过敏史,对发热、体弱、严重衰竭者以及对其他预防免疫注射有过过敏者禁作该试验[7];同时,患急性传染病(麻疹、百日咳、流行性感冒、肺炎等)、急性眼结膜炎、急性中耳炎、广泛皮肤病患者及过敏体质者也不宜使用[8];本次TB-PPD皮试后的局部反应发生率较低,仅为2.63%,且为轻度反应(水泡),未观察到重度反应和其它不良事件。TB-PPD皮试引起的局部反应未经任何处理均在72 h内消失,同时引起的局部反应均无临床意义,这说明TB-PPD具有较好的临床安全性,也再次证明了TB-PPD纯度高,性质稳定,不良反应少,只要早期发现,不良反应预后良好,一般不会发生死亡事件[4]。

[1] 张立新.依法控制结核,防治结核蔓延[J].中国防痨杂志,1999, 21(3):36.

[2] 冯淑范,吴建林.四川省结核病控制项目社会经济学评价[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2,18(5):403-404.

[3]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卫生部介绍全国肺结核预防现状[EB/OL].2011-03-21.

[4] 王瑜,吴逢波,代国友.PPD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5):942-945.

[5] 谭云洪,成诗明,杨华林,等.肺结核病人延误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7,14(3):965-968.

[6] 马玙,朱莉贞,潘毓萱.结核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7] 郑桃英,沈小花.结核菌素试验引起全身过敏性皮疹2例报告[J].浙江预防医学,2003,15(12):74.

[8] 杨光华.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55-356.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afety of TB-PPD in humans. Method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was conducted in 50 healthy volunteers. The subjects were intradermal injected with TB-PPD (0.1 mL). The 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 (AEFIs) were observed after 30 minutes, 24 hours, 48 hours, 72 hours and 7 days of inoculation. Safety was evaluated by observing adverse reaction after inoculation. Results The main AEFIs were fever, local pain and scleroma. There were no other severe AEFIs. Conclusion The TB-PPD has good safety.

TB-PPD; Tuberculosis; Tuberculin test; Safety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9.089

2011年度河南省卫生厅政策研究重点课题 (YWZYZ 2011018)

河南 450016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张延炀 肖占沛王长双 马雅婷 路明霞 张肖肖)

猜你喜欢
结核菌素皮试衍生物
2019年右江区中学生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分析
我院头孢菌素皮试情况及经济学分析
新型杀螨剂β-酮腈衍生物及其开发
基于个人数字助理的皮试信息核查功能优化
结核菌素强阳性患者的预防性治疗效果研究
烃的含氧衍生物知识链接
喜树碱衍生物的抗肿瘤研究进展
新型螺双二氢茚二酚衍生物的合成
结核菌素试验有何意义?如何判断其结果?
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筛查预测活动性结核病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