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视角下的中国大学英文网站群建设
——与20所世界知名高校英文网站的对比研究

2014-08-02 03:55周立群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4年3期
关键词:中国大学国际化留学生

裴 蕾,周立群

(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天津 300270)

高等教育国际化视角下的中国大学英文网站群建设
——与20所世界知名高校英文网站的对比研究

裴 蕾,周立群

(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天津 300270)

通过分析并量化《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评价指标体系,指出中国大学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学术影响力明显落后于其综合实力。为推进大学的国际化发展,对国内20所985高校的英文网站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持续观察和评测,并通过与世界著名的20所大学(其中10所为英语母语、10所为非英语母语)的英文网站进行比对分析和研究,总结出国外大学英文网站的建设经验,指出我国大学英文网站存在学术信息报道不及时、留学生服务欠缺、译编行文难以通畅跨文化交流等问题,并提出在提升大学英文网站水平,促进中国大学国际化进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大学国际化;英文网站;国外大学网站建设经验;多语种网站建设

随着网络的广泛使用,教育人才的跨国际流动及国际合作研究的不断深入,国际化已经逐渐渗透到世界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重视高等教育内容和环境的国际化,强调学生和教师在国际环境中学习、合作和交流,使他们通过国际交流迅速地发展提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1]如何提升大学的国际声誉,促进大学的国际化发展已成为我国各高校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本文分析了中国大学国际化发展的现状,探讨了大学英文网站建设对推进大学国际化发展的重大意义,并对国内20所985高校的英文网站进行了为期六个月(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的持续观察和评测。通过与世界著名的10所英语为母语(或官方语言)和10所非英语母语高校的英文网站进行比对,总结出国外大学英文网站建设的经验,提出我国大学英文网站专业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在提升大学英文网站专业水平,促进中国大学国际化进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中国大学的国际化与大学英文网站建设的意义

1.中国大学国际化的发展目标

有关大学国际化定义与内涵的表述有很多。加拿大大学与学院联合会的观点是“没有简单的、唯一的或无所不包的关于大学国际化的定义。它是多种多样的活动,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正融入全球意识环境中的教育经验。[2]”大学国际化会涉及诸多方面的工作,如教育理念改革、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工作、人员交流等。中国大学国际化的发展目标可总结成五点:(1)教育国际化,(2)科学研究国际化,(3)教师队伍国际化,(4)大学管理国际化,(5)为国际社会作贡献。[3,4]

2.中国大学国际化发展的现状

围绕大学国际化的五个发展方向,国内各高校在留学生招录、海外人才引进、国际合作科研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中国大学的国际化水平日益提升,但同世界顶尖高校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2012-2013年全球大学排名中,中国有9所大学进入全球前400名,比2011-2012年度减少1所。THE运用三方面的指标来考核大学的国际化水平:(1)吸引国际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能力,(2)国际化教职工队伍,(3)国际联合学术研究。这与我国大学国际化发展目标相吻合。THE的国际化水平排名能够较客观地反映我国大学的国际化程度。

表1 中国9所大学的国际排名

表1的数据显示,中国大学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学术影响力明显落后于大学的世界综合排名,可见中国大学的国际化水平不高,学术影响力较弱,这与国外的学者和学生对中国大学缺乏了解密切相关。此外,THE的大学排名有33%的影响因子与国际声誉调查相关。尽管声誉调查受到许多专家和机构的批评,如澳大利亚学者Simon Marginson指出声誉排名会导致出现“马太效应”,即声誉好的大学容易依靠声誉排名而获得更好的声誉;[5]荷兰莱顿大学科学技术研究中心(CTWS)指出声誉调查不够客观。[6]然而,个人的主观价值判断恰恰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大学的了解和认识。《泰晤士高等教育》杂志也指出,“亚洲的大学需要提高其影响力,推进国际化,否则将有可能落后于邻国”。

3.大学英文网站群建设对推进大学国际化的重大意义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开始从美国兴起,并迅速在世界各个角落得到广泛应用。网络的兴起使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互联网已经自然地成为社会沟通的一个有力途径。大学作为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机构,已逐渐认识到互联网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网络已经成为高等学府跨国交流的主要工具,并形成网络文化。[7]互联网的应用还加强了国际学术界的相互联系和依赖,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网站获取信息、进行交流。[8]大学外语网站的广泛使用,还吸引了更多的学生跨国接受教育,也促进了高端教育人才在世界范围内选择就业。中国作为非英语母语国家,需要重视大学英语网站建设,跨越语言障碍,提升大学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而真正实现跨国和跨文化兼容交流和高等教育的双向国际化。[9]

二、世界20所知名大学英文网站建设的经验

为充分了解并借鉴国外大学高水平英文网站建设的经验,理性地认识我国大学英文网站的国际水平,研究选取了10个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的20所大学,对其英文及其他外文网站进行研究。20所大学分为两组:对比组1为母语(或官方语言)为英语的五个国家: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对比组2为母语(或官方语言)非英语的五个国家和地区:日本、韩国、台湾、德国、法国。大学选取的原则是根据THE 2012-2013年世界大学排名,每个国家或地区排名最前的两所大学(见表2),其中亚洲的学校有8所。

表2 世界20所知名大学的外文网站情况和国际化水平

在对20所国外大学英文网站的研究中发现母语非英语国家和地区的高校都十分重视英文网站建设,而其英文网站建设水平与大学的声誉和世界排名密切相关。完善的英文网站极大推动了大学的国际化进程和国际声誉的提升。高水平的大学英文网站建设有如下4点经验。

1.提供内容详尽、结构清晰的学校介绍

在内容方面,20所国外大学均非常重视在网站上介绍和宣传学校的基本情况,以增强社会各界对大学的了解。介绍包括大学历史、战略、现状、组织结构、学者、学生、校园、研究优势等多个方面,介绍方式有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

在结构方面:20所国外大学无一例外全部采用标题索引的形式,将学校介绍分成不同的标题,读者可以先通览标题,再根据需要分别点开阅读全文。例如,耶鲁大学先以44个词的短文简要介绍学校情况,再设立校长欢迎词、耶鲁现况、历史、学校领导与组织、管理文件、选择政策和流程、财务概览、咨询机构、访问耶鲁等标题。此外,为避免读者反复点击换页而导致阅读倦怠,[10]法国高等师范学院、日本东京大学等都提供了不同语种的PDF版本学校介绍,读者可以下载离线阅读。

2.彰显学术实力、建立英文科研成果数据库

国外大学都特别重视其科研成果的网络宣传。例如剑桥大学首页学校介绍、新闻、院系介绍等都以链接形式出现,首页近3/4的位置都是以图文形式介绍剑桥的最新研究成果。除学术新闻外,对比组2中的大部分学校都提供了英文的科研成果汇总数据库,如日本东京大学、日本京都大学、韩国浦项科技大学等,可以按照时间、学院、关键词、研究人员等进行检索并支持下载。此外,德国哥廷根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还设立了专门的国际合作研究英文网站,可以根据研究领域、合作机构、国家等进行选择,介绍已经开展的国际合作研究的领域和成果,并为希望与本校开展合作研究的机构提供相关信息和联系方式。

3.英文网站上醒目的国际化特色

国外许多大学都力求用不同形式在其英文网站上展现大学的国际化特色。新加坡的两所大学主页有专门的环球项目网站,包括国际化的课程、学生、机构、研究等信息和相关链接。牛津大学有内容更为丰富的国际频道,介绍牛津与全世界各个国家和机构的合作、牛津的学生有怎样的国际体验、国际学生和教师能获得的支持、国际战略团队等。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首页形象展示区域滚动播放不同肤色、民族和国家的人物形象和相关信息,给人以深刻的国际化大学印象。

4.服务不同身份访问者,设有专门的信息入口

为方便读者一站式获取信息,20所国外大学的网站绝大部分都针对不同身份访问者,设有专门的信息入口。访问者包括未来学生、在读学生、学生家长、国际学生、教师、工作人员、博士后、校友、社会组织、来访者等。将不同身份访问者所关心的主要信息以链接的方式放在同一个信息入口里。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未来学生入口中包含课程介绍、招生活动、新生指南、学校优势、如何申请5大部分内容。计划进入该校学习的学生所需要的信息基本都涵盖在同一网页内。

三、中国大学英文网站群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比国外大学高水平英文网站的建设情况,围绕英文网站对大学国际化发展的推动作用,研究对国内20所985高校的英文网站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实际评测。结果显示,我国高校英文网站建设明显落后于高校自身的国际化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在学术信息宣介、留学生服务和网站英语水平方面存在问题。

1.信息报道不及时,缺乏学术成果和学术信息的整合

首先,缺乏对本校科研学术成果的汇总和宣传。母语非英语国家的大学英文网站都特别重视宣传和报道学校的各类科研成果,弥补非英语母语所带来的劣势,积极提升学校的国际学术影响力。而目前国内尚没有大学的英文网站提供科研成果数据库。对科研成果的整理也停留在院系的基础上,缺乏学校层面英文的科研成果统筹和宣传。

其次,学术信息报道不及时。考虑到读者的不同,大学英文网站应以国际化的学术信息报道为主。如首尔国立大学英文首页10条新闻中有学术新闻5条,国际学生和文化交流3条,国际合作信息2条。而我国高校仅有极少数能在英文网站上及时报道学校的科研和学术动态。

再次,研究机构和个人网站建设滞后。本文研究的20所国外大学全部提供较为完善的研究单位及个人网站。例如,韩国浦项科技大学可按学院、姓名和职务进行教授检索。教授个人信息更新及时并且特别强调国际视野,如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参加国际会议、国际合作研究、在国外高校所做讲演等。而国内大学研究机构和学者网站建设还十分滞后。

2.为(潜在)留学生提供的信息服务不够便捷、完善

国际化是双向的,中国大学要成为跨文化交流的主体,就要改变单向输出留学生的局面,吸引国外学生赴华留学,以增加本国学生接触不同文化的机遇及解决文化冲突的能力。本文研究的20所国外高校都在极力吸引留学生,加快学校的国际化进程。如日本提出“30万留学生计划”,2007年日本有42所大学开设了英语授课研究生课程,2012年东京大学开始开设全英语授课本科课程以吸引更多的留学生。[11]根据世界经合组织的统计数据,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等国留学生人数有显著增长(见表3)。

表3 10个国家高等教育领域留学生人数对比

表4 2000—2012年来华留学生人数

数据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

我国教育部于2010年9月出台了《留学中国计划》。该计划指出,到2020年,全年在内地高校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达到50万人次,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12]目前,我国吸引海外学生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与2006年相比,2010年赴华留学生增长了95.83%,并且学生结构不断优化,但留学生的绝对数量与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见表4)。

与留学生人数快速增加的趋势相比,中国大学英文网站为留学生提供的信息服务尚不健全,主要体现在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

(1)信息内容不全面。一项由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学者共同进行的研究提出了大学网站更好吸引和服务外国留学生的12条内容指标。[13]参照这些指标,我国大学英文网站为潜在和在读留学生提供的信息不够全面。例如,在本次英文网站评测中得分最高的上海交通大学网站的国际学生入口页面提供了学费、住宿、来访等信息,但没有提供课程简介、入学条件等重要信息。此外,亚洲各大学普遍重视英文学历课程的介绍,如韩国9所开设全英文授课研究生课程的大学都在其外文网站首页上开设了专门栏目。而国内大学英文课程介绍很少,甚至有的大学英文网站上课程介绍只有中文。

(2)信息布局不合理。曾有台湾学者将美国和台湾各[15]所大学的英文网站进行系统比对,发现台湾大学服务国际学生的信息比较零散,分布在很多链接上。[14]我国大学英文网站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如想了解学校情况,需点击“关于我们”栏目;想了解课程情况,需到每个院系网站寻找课程信息;想要申请,又需要到“入学申请”栏目浏览。部分学校为国际学生提供了一站式信息入口,但点击后直接链接到学校的国际交流处或外事办公室。这些网站相对独立,内容复杂,留学生寻找信息较困难。中国大学如希望更好地吸引和服务留学生,最好方法之一是使网站信息寻找变得更加便捷。

3.国外读者接受度不高,译编行文难以通畅跨文化交流

曾有学者将国内6所知名高校英文网站上有关学校介绍的内容发给英语为母语的受访者,要求其对这些英文介绍的语言进行评论。调查的结果显示:外国受访者对这些英文简介的接受度不高,认为“许多语句令人费解”。[15]此次研究也发现,国内大学英语行文存在赘述、字面翻译、对英文读者无用的信息没有简化、特有词汇或现象缺乏解释、拼写与语法错误等问题。大学网站翻译应运用注释、省略、重构、改写等策略,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16]最理想的状态是有双语背景的人直接用英文行文,用英语的思维方式表述事件,避免出现各种翻译失误。

四、提升英文网站群专业水平,推动大学国际化时需注意的问题

1.警惕西方高等教育霸权,积极传播中华文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应是一个双向互动的文化交流过程,在广泛汲取、借鉴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研成果的同时,注重本国科技和文化的对外传播。[17]但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发展相对成熟,在教育和文化的交流过程中,容易形成不平等地位,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意识形态、政治取向等方面形成干扰,甚至是文化侵略。[18]许多学校都非常重视学者在国际期刊上用英文发表论文,教育资源分配也越来越多地向那些能够获得更大国际声望的专业倾斜。[19]而像历史、汉语、文学、哲学等专业,由于专业自身的特点,很难为世界广泛接受,面临着资源匮乏、生源质量下降、专业萎缩等诸多问题。而恰恰正是这些专业代表着中华的传统与文化。如何在国际化的大趋势下,坚守传统,使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成为中国大学国际化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建议要充分利用各大学大力发展英文网站的机遇,利用多种语言媒介传播中国的教育理念和文化,在加强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认同度,进行跨文化交流,促进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交融,从而真正实现高等教育的双向国际化。

2.在加强英语网站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开展多语种网站建设

多语种网站建设是各国大学推进国际化进程的一种趋势。有国外学者用了五年时间(2006-2011),对世界57个国家1140所大学网站所用的语种进行了调查,得出结论和趋势: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大学网站变得越来越多语化。[20]许多大学都开展了多语种网站建设,如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有中、英、韩三个外语网站,国立清华大学有英、日、西班牙三个外语网站。大学其他外语网站可主要针对留学生设置内容,如大学介绍、学位课程、短期课程、入学申请、奖学金、住宿与来访等。新闻公告、研究成果等内容仍可浏览英文网站。目前国外大学多语种网站建设基本采用这种方式。

注:《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从2004年开始对世界大学进行排名,以13项指标评估全球700所大学,其中包括科研、教学、论文引用、科研成果转化以及国际化水平等。这一榜单已成为最受全球高教界关注的参考指标

[1] “大学战略规划与管理”课题组.大学战略规划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79.

[2] 理查德·莱文,李联明.美国研究型大学及其全球化议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9(4):1-4.

[3] 周奔波,杨嘉伟,宁玉.大学国际化的探索与展望[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3(4):185-188.

[4] 毕家驹,黄晓洁.中国大学国际化的挑战与应对[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28(4):49-57.

[5] Marginson,S.Global university rankings at the end of 2006:Is this the hierarchy we have to have?[C].OECD/IMHE& Hochschulrektorenkonferenz,Germany,2006:12.

[6] CWTS Leiden Ranking 2013[EB/OL].http://www.leidenranking.com/methodology/datacollection,2013-04-20.

[7] Fava-De Moraes,Flavio,Imre Simon.Computer Network a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J].Higher Education Policy,2000(13):319-214.

[8] Castells,M.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The Information Age:Economy,Society and Culture[M].Oxford:Blackwell,2000:355-385.

[9] 杨福玲,刘金兰,董粤章,徐锐.中国大学国际化发展的政策与战略趋势初探[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279-283.

[10] 汤君.从传播与功能的角度看大学网站英文版的翻译[J].泰山学院学报,2010,32(2):73-77.

[11] 王涛.“二战”后日本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探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28(2):86-91.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留学中国计划》[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811/201209/141518.html,2012-09-03.

[13] Teik Chooi Ooi,Henry Wai Leong Ho,Siti Amri.Education websites and their benefits to potential international students:a case study of higher education service providers in Malaysia[J].Current Issues in Education,2010,13(1).

[14] Juihsiang Lee,Manlai You.Does Internationalization Have Its Own Face in Each Country? Measurin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Web Presence on Higher Education Admission Web Pages between USA and Taiwan[J].Internationalization,Design and Global Development,2011,6775:524-532.

[15] 张新军,杨慧.高校网页英文翻译的调查[J].上海科技翻译,2003,4:56-58.

[16] 韩丽村.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探讨大学网页简介英译策略[J].海外英语,2012,7:106-109.

[17] 李平,王丽敏.国外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综述[J].世界教育信息,2011,08:44-47.

[18] 庄汉文,李晓娟.我国高校国际化教育与文化传播功能浅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2,S4:154-157.

[19] Altbach,Philip G.Globalization and the University:Myths and Realities in an Unequal World [J].The NEA Almanac of Higher Education,2005:63-74.

[20] EWA CALLAHAN,SUSAN C.HERRING.Language Choice on University Websites:Longitudinal Trend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12,6:322-355.

(责任编辑 陈育/校对 云月)

Chinese College English Website Construction under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Perspective——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with the English websites of 20 top foreign universities

PEI Lei,ZHOU Li-qun

(Binhai Development Institute,Nankai University,Tianjin,300270,PRC)

This paper conducts in-depth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n the university index system of 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pointing out that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academic influence of Chinese university significantly lagged behind its comprehensive strength.To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university development,this paper conducts continuous observation and evaluation of 20 top dome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nglish websites in six months(from June 2013 to December 2013),and a comparative study with the English websites of world’s most famous 20 universities(including 10 for 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10 for non-native 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It sums up the overseas universities’ experience of constructing English websites,points out 3 main problems in Chinese college’ English websites construction,including:lagging behind of the report of academic information;the lack of service for overseas students;translation problems which make smooth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difficult.The paper puts forward 2 vital factors in promoting college English websites construc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college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universities;English websites;English websites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overseas university;construction of mulitilingual websites

2014-03-07

裴蕾(1982—),女,天津市人,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培训部主任,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网络建设、大学信息化管理、培训工作管理研究

G 642.0

A

1674-5779(2014)03-0061-06

猜你喜欢
中国大学国际化留学生
聚焦港口国际化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银幕内外中的“慕课”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中国大学英语考试能力构念三十年之嬗变
论中国大学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