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关注优秀生的品德教育问题

2014-08-07 06:42铁益农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成绩优秀优秀生品德教育

铁益农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2-0275-02在教育教学现实中,一提起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很多老师马上会想起对后进生进行转化教育,而成绩优秀生是老师眼里的"宠儿",认为他们成绩优秀就没有其他问题,正所谓"一俊遮百丑",从而忽视了成绩优秀生的品德教育问题,使成绩优秀生的品德教育与管理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某些成绩优秀生出现了品德与学习成绩反差过大的现象,他们有的自负心理膨胀;有的责任意识淡薄;有的抗挫折能力低下;有的自私心太重等等。这些现象在某些程度上,暴露了对成绩优秀生品德教育和管理的缺失。正如茁壮成长的小树也需要打药、灭虫、防病一样,如果对他们的某些缺点不重视,认为对他们来说是小节,而不加以纠正,天长日久就会形成恶性膨胀,走向反面,"小错不改酿成大错,小洞不补大洞漏"讲得就是这个道理。作为一名品德课教师我平时从以下几方面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一视同仁,不偏不护,避免产生自负心理

优秀生在学习成绩上出类拔萃,因而经常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和同学的羡慕,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庭,他们都处于优越的地位,有很强的优越感,他们认为自己在任何方面都比别人强。因而很容易骄傲自负,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甚至产生嫉妒心理。因此,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是避免成绩优秀生产生自负心理的有效方法。

2."严"、爱"有度,注重全面发展

在教育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喜欢成绩优秀的学生,甚至对成绩优秀生产生了溺爱。比如排座次,成绩优秀生往往占据较好的位置;批作业时对成绩优秀的学生不看内容挥手就是"√"或"优"。即使他们有时有了缺点也怕公开批评会影响他们的威信,往往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这样很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对成绩优秀生的管理教育要做到严得合理,爱得真诚;做到放心不放松,表扬不忘批评。既不能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又不能迁就姑息,助长不良思想的滋长。

3.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增强责任意识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自私心太重,责任意识非常淡薄,班里的学习委员马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每周大扫除时,大家打扫得热火朝天,马勇却早已不见了踪影。我了解情况后,决定用榜样的典范作用来教育和感化他。一次大扫除时我找他谈话,并暗暗观察他的行动。果然他来到我跟前吞吞吐吐地说:"老师,我……我不想打扫,想回家写作业。"我抓住了教育他的好时机,什么也没说,把他领到了隔壁班级对他说:"你看韩红同学,也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她的学习成绩在全年级遥遥领先,比你还要好。可人家帮助老师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我来上课时,都是她在给老师擦讲桌、拿粉笔。我曾经不止一次的亲眼看见她在经过教学楼走廊时,弯腰拾起了纸屑。她的这种负责任的行为我觉得根本没耽误她的学习,相反却成了她成长过程中的财富,将来她一定有出息。"马勇惭愧地低下了头。我趁热打铁,又给他讲述了"福特应聘"的故事。经过我耐心的说服教育,马勇终于明白了道理,高兴地去和同学一起打扫卫生了。以后,老师又多次交给他事情做,他都欣然接受,成为了一个负责任的男子汉。

4.捕捉机会进行抗挫折教育,提高抗挫折能力

成绩优秀生长期处于优越的环境中,学习上的长期"一帆风顺"使他们认为生活是不存在困难的,而忽视了成长过程中的挫折因素,致使心理的抗挫折能力低下,遇到挫折更容易情绪低落、心情忧郁、进取心丧失。因此,我抓住教学细节,捕捉教育机会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比如,课堂上,我让他们分析回答难度较大的题目,及时指出他们的错误,让他们明白困难是现实中存在的;成绩不理想沮丧时,我及时疏导、引领,不能太看重成绩和别人的评价,告诉他们生活中有太多的挫折和困难,伤心叹气没用,我们应该正视困难,找出解决的办法,这样你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参加比赛失利时,引导他们在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感受自己能力的有限,正视困难继续努力,进而增强抗挫折能力。

除了以上方法和策略,我还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对成绩优秀生进行倾向性教育,如学习自信自强、正确看待自己、与家长老师交友、诚实守信、做有正义感的人,特别强调健全的人格在比考高分更重要,淡化他们"只要成绩好就万事大吉"观念。

猜你喜欢
成绩优秀优秀生品德教育
通过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高中英语学习优秀生特质分析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在书上睡觉
小组合作学习中怎样发挥优秀生的作用
关注优秀生的心理健康
中小学生品德教育分类指导探究
辩证思维
浅议德育工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