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地区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效果

2014-08-10 12:29张安盛门兴元周仙红庄乾营张思聪许永玉李丽莉
植物保护 2014年1期
关键词:食心虫菊酯防治效果

赵 楠,于 毅,张安盛,门兴元,周仙红,庄乾营,张思聪,许永玉,李丽莉*

(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山东省植物病毒学重点实验室,济南 250100;2.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泰安 271018)

莱芜地区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效果

赵 楠1,2,于 毅1,张安盛1,门兴元1,周仙红1,庄乾营1,张思聪1,许永玉2*,李丽莉1*

(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山东省植物病毒学重点实验室,济南 250100;2.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泰安 271018)

2011-2012两年间对莱芜地区桃小食心虫成虫田间消长规律进行系统调查,发现该虫在莱芜地区一年可发生1~2代,越冬代成虫的发生受5月份降水量的影响,降水量影响成虫羽化高峰期的出现时间以及持续时间。用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8 500倍液,12%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水乳剂5 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3 000倍液,2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1 000倍液喷施防治效果均可达到80%以上,可在果园中推荐使用。

桃小食心虫; 发生规律; 杀虫剂; 防治效果

桃小食心虫[CarposinasasakiiMatsumura],又名桃蛀果蛾,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蛀果蛾科(Carposinidae),在我国果树产区均有发生,可为害仁果类、核果类等十几种果树的果实[1]。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辽南的苹果产区为害严重,果实被害率一般达30%左右,个别果园虫果率达100%。桃小食心虫的田间为害具有隐蔽性,而且越冬幼虫出土持续时间长,Lee 等发现田间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发生时间跨度相当大[2],李定旭研究认为越冬幼虫出土期在70 d以上[3],这都增加了田间防治的难度。近年来,由于高毒农药在果园的禁用,桃小食心虫在不套袋果园为害逐年加重,因此一直是落叶果树生产中的重点防治对象。

李爱华[4]、王鹏[5]、凌飞[6]等调查泰安以及济南等地区的桃小食心虫种群发生情况,发现在不同地区和年度间成虫发生期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在防治上无统一的关键期,而盲目用药不但防效差,还污染环境增加害虫抗药性。本研究从苹果园桃小食心虫成虫发生规律以及新型低毒杀虫剂筛选入手,提出桃小食心虫防治的关键时期并筛选出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为有效防治桃小食心虫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地选在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高庄街道办事处黄沟村果园内(36°12′N,117°40′E),海拔200 m左右,果园面积1 hm2左右,树龄20年,株行距为3 m×4 m,树高4 m左右,苹果主要品种为‘金帅’。试验地为丘陵地,砂壤土,管理粗放,桃小食心虫常年发生。所用诱芯为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生产,有效期2年,剂量0.2 mg,载体为蓝色反口橡皮头。化学药剂及用量如表1。

表1供试药剂

Table1Theinsecticidestested

药剂名称Insecticides英文通用名Commonname生产厂家Producer0.6%苦参碱ASMatrine清源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5%除虫菊素EWPyrethrins清源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5%高效氯氟氰菊酯MElambda⁃Cyhalothrin红太阳集团南京第一农药厂12%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EWbeta⁃Cypermethrin+chlorpyrifos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2.5%高效氯氟氰菊酯EWlambda⁃Cyhalothrin山西科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毒死蜱CSChlorpyrifos江苏嘉隆化工有限公司35%氯虫苯甲酰胺WGChlorantraniliprole上海杜邦农化有限公司

试验设空白对照,即在相同时间喷洒等量的清水,除此之外不做其他处理。

1.2 试验方法

1.2.1 桃小食心虫成虫消长规律调查

2011、2012年两年均在5月15日开始在田间悬挂水盆性诱芯诱捕器调查桃小食心虫发生情况,诱捕器的间距为15 m以上,共计4个。性诱剂诱捕器参照王鹏2010年设置[5]。每天上午08:00-09:00时检查记录盆内桃小食心虫成虫数量,并及时清除塑料盆内当天诱集的昆虫,下大雨或连续降雨无法下地时不调查,为制表方便,将3次调查数据合并为一次。每月更换一次诱芯。

1.2.2 杀虫剂田间试验方法与设计

施药时间:2011年6月29日和7月14日各喷药一次。每小区5株树,60 m2左右,小区随机区组排列,每处理重复4次,小区间设隔离行和保护树。用药量3 000 L/hm2。用高压机动喷雾器全株均匀喷雾,施药量以叶片、果实均匀着药,稍有药滴下淌为度。在用药35 d以后进行虫果数调查。

1.3 调查及统计分析方法

桃小食心虫卵粒小且分散,因此查找卵比较困难,故未作杀卵效果测定,只调查虫果数。方法是:每小区调查4株树,在每个调查树的树冠四周及内膛的中上部即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随机检查80个果实,共计400个果实,记录其中虫果数。按下列公式计算防效。

新增虫果数=施药后各期虫果数—施药前虫果数;

防治效果(%)=

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进行组间均值数据的One-Way ANOVA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桃小食心虫成虫田间消长规律

根据田间诱集结果绘制出莱芜地区桃小食心虫成虫消长动态(图1)。调查发现,桃小食心虫在所调查果园中一年发生1~2代,越冬代发生高峰期在每年的6月中下旬。2011年,田间成虫发生始末期为5月底到9月下旬,田间共出现2次比较明显的高峰,分别是6月中旬和8月下旬。而2012年直到6月上旬才诱到成虫,且8月下旬以后几乎很少诱到成虫,发生时间明显短于2011年。2012年成虫发生时期较集中,6月下旬出现一个主要高峰后,7月下旬和8月上旬各出现一个小高峰。

根据气温变化趋势(图2)发现, 2012年5月份的平均气温略高于2011年,6月份平均气温2年间差异不大,根据阿帕尔等[7]的研究结果可以计算出这2个月的5 cm以下平均地温值,都满足杨承建[8]研究结论中适合桃小食心虫幼虫出土的地温要求,因此影响桃小食心虫成虫发生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不是温度。

图1 山东莱芜地区桃小食心虫成虫消长动态Fig.1 The occurrence of the peach fruit moth in Laiwu, Shandong

图2 2011年与2012年5、6月气温变化趋势Fig.2 The change trend of temperatures in May and June in 2011 and 2012

观察两年的降雨情况发现(表2),2011年,整个5月份降雨6次,超过10 mm的降雨3次,总降雨量94.1 mm,6月份降雨2次,总降水量为64 mm,5月份的首次降雨为5月8日。而2012年5、6月份降雨2次,总降水量为59.2 mm,而且主要集中在5月中旬之前,5月份的首次降雨为5月13日。分析认为这些差异是导致2012年越冬代成虫发生始期、发生高峰期晚于2011年的主要原因。2012年5月14日到7月7日之间无有效降雨对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的出土、卵的孵化、幼虫生长发育均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在8月25日之后基本没有桃小食心虫成虫出现。其成虫出现的高峰时间也基本和杨承建[9]的研究结果相同,即成虫高峰期出现在5月份首次降雨后24日左右,当5月首次降水量大于40 mm时,幼虫出土高峰期及成虫发生高峰期向后推迟。即我们可以在5月首次有效降雨后8 d左右防治出土越冬幼虫,24 d左右喷雾防治第一代幼虫,若降雨超过40 mm,则推后2~3 d防治。桃小食心虫的越冬幼虫出土期持续时间较久,因此还需要根据实际降雨情况增加施药次数。

表22011年与2012年4-7月降水量

Table2TheprecipitationfromApriltoJulyin2011and2012

年份Year日期/月⁃日Date降水量/mmPrecipitation年份Year日期/月⁃日Date降水量/mmPrecipitation201104⁃205201204⁃2410201104⁃219201205⁃1354.2201104⁃294201205⁃295201105⁃0828201207⁃073201105⁃1130201207⁃0820201105⁃165.5201207⁃0925201105⁃1720.6201207⁃105201105⁃188201207⁃292201105⁃202201207⁃3115201106⁃2262201106⁃282201107⁃0365201107⁃132201107⁃1712201107⁃185201107⁃192201107⁃2437201107⁃2552201107⁃296

2.2 7种杀虫剂对桃小食心虫的田间防治效果

7种杀虫剂对桃小食心虫的田间防治效果见表3。结果表明:所选用的7种药剂都对桃小食心虫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效果最好的是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3 000倍液,田间防治效果达到了(84.97±0.89)%,其次是2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1 000倍液、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8 500倍液和12%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水乳剂5 000倍液,田间防治效果均达到80%以上,可以有效降低虫果率。相比之下,0.6%苦参碱水剂2 000倍液和1.5%除虫菊素水乳剂2 000倍液的田间防治效果相对较差一些,仅为(67.32±3.46)%和(63.30±3.71)%,与其他几种药剂有着明显差距(P<0.05)。

表37种杀虫剂对桃小食心虫的田间防治效果1)

Table3Controleffectsofseveninsecticidestopeachfruitmothinfields

药剂名称Insecticides药剂浓度Concentration调查苹果数/个Numberofapplesinvestigated新增虫果数/个Increasingnumberofinfectedapples虫果率/%Percentageofappleswithborers防治效果/%Controleffect2.5%高效氯氟氰菊酯ME3000160038(2.38±0.24)d(84.97±0.89)a20%毒死蜱CS1000160046(2.88±0.16)cd(81.62±1.03)ab35%氯虫苯甲酰胺WG8500160048(3.00±0.20)cd(80.67±1.98)ab12%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EW5000160050(3.13±0.33)cd(80.21±1.50)ab2.5%高效氯氟氰菊酯EW3000160056(3.50±0.20)c(77.68±0.99)b0.6%苦参碱AS2000160081(5.06±0.34)b(67.32±3.46)c1.5%除虫菊素EW2000160091(5.69±0.34)b(63.30±3.71)c空白对照CK-1600251(15.69±0.66)a-

1) 表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误,同列数据不同字母表示在0.05水平差异显著。 Data in the table are Mean±SE.Different small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05 level.

3 讨论

3.1 降雨对桃小食心虫成虫田间消长的影响

桃小食心虫的发生量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种群数量随着温度和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其发生为害规律在各年间也不尽相同[9]。温度可以满足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发育的情况下,其出土及羽化主要取决于降水量。Lee[2]等报道降水量少会造成桃小食心虫延迟出土,杨承建[8]等认为有效降雨(10~30 mm)会促进越冬幼虫的出土,而超过40 mm的降雨则会延迟幼虫出土。通过两年对比发现桃小食心虫成虫发生始期、高峰期、持续时间在年度间差异较大,但均和5月份首次降雨有关,与杨承建[8]等的结论相符,成虫高峰期出现在5月份首次降雨后24 d左右,当5月首次降水量大于40 mm时,幼虫出土高峰期及成虫发生高峰期向后推迟。因此可以在5月首次有效降雨后8 d左右防治出土越冬幼虫,24 d左右喷雾防治第一代幼虫。若降水量超过40 mm,则防治时间推后2~3 d。

3.2 桃小食心虫的田间防治

桃小食心虫的为害具有隐蔽性、钻蛀性,一旦蛀入则很难防治,因此要抓住关键防治期,即第一代幼虫钻蛀前进行化学防治。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2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和12%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水乳剂对桃小食心虫防效可以达80%以上,可以在田间推荐使用。

对桃小食心虫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应重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及物理防治措施。随着套袋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高毒农药在果园中禁用,使得果农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治警惕性和效果越来越差,但据作者多年调查,桃小食心虫在山楂园、枣园为害仍很严重,虫果率高达50%以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1] 刘玉升,程家安,牟吉元.桃小食心虫的研究概况[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8(2):207-214.

[2] Lee S W, Hyun J S, Park J S.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s of the overwinter peach fruit month[J].Korean Journal of Plant Protection,1984,23(1):42-48.

[3] 李定旭.桃小食心虫地面防治技术的研究[J].植物保护,2002,28(3):18-20.

[4] 李爱华,张勇,张辉,等.枣园桃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及生防技术研究[J].中国果树,2012(2):53-56.

[5] 王鹏,凌飞,于毅,等.济南地区混栽果园桃小食心虫发生情况及防治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0(8):69-71.

[6] 凌飞,王鹏,许永玉,等.山东肥城单植桃园食心虫发生与为害规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0(4):320-324.

[7] 阿帕尔,叶尔克江,冯俊平.昌吉市地温与气温关系初探[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1(3):53-56.

[8] 杨承建.桃小食心虫幼虫出土期及成虫发生期的预测[J].中国果树,2000(3):31-32.

[9] 杨美红,张金桐.性引诱剂防治桃园桃小食心虫试验[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25(4):348-349.

OccurrenceregularityandchemicalcontrolofCarposinasasakiiMatsumurainLaiwuCity

Zhao Nan1,2,Yu Yi1,Zhang Ansheng1,Men Xingyuan1,Zhou Xianhong1,Zhuang Qianying1,Zhang Sicong1,Xu Yongyu2,Li Lili1

(1.KeyLaboratoryforPlantVirologyofShandong,InstituteofPlantProtection,Shandong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Ji’nan250100,China; 2.CollegeofPlantProtection,ShandongAgriculturalUniversity,Taian271018,China)

Occurrence of the peach fruit moth (CarposinasasakiiMatsumura) in apple orchard in Laiwu City were investigated from 2011 to 2012.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est occurred for 1-2 generations per year and the precipitation affect the occurrence time and duration time of the overwintering adults.Meanwhile, the effect of 7 common chemical insecticides onC.sasakiiwas evaluated.The control efficacy of 35% chlorantraniliprole WG diluted 8 500 time, 12%beta-cypermethrin·chlorpyrifos EW diluted 5000 times, 2.5%lambda-cyhalothrin ME diluted 3 000 times and 20% chlorpyrifos CS diluted 1 000 times can reach more than 80%, which can be recommended to apply in the orchard.

Carposinasasakii; occurrence; insecticides; control effect

2013-01-30

: 2013-03-13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24)

S 436.611.2

: ADOI: 10.3969/j.issn.0529-1542.2014.01.034

* 通信作者 E-mail:zbsli3@163.com

猜你喜欢
食心虫菊酯防治效果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地表水中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甘肃河西一带果园食心虫种类调查初报
20%啶虫脒可溶液剂对苹果绣线菊蚜防治效果
桃小食心虫对桃树的危害及无公害防治
5%氯氟醚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悬浮剂正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梨使用氯氟氰菊酯后安全间隔期为21天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在测报和防治上的应用
小麦返青期除草剂防治效果试验
亚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茶叶降低菊酯类农残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