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读双雪涛的《安娜》

2014-08-15 00:54李德南
文艺论坛 2014年17期
关键词:道义阶层安娜

李德南

在“80后”这代写作者中,双雪涛是一位迟来者。当这代人中最早开始写作的作家们已经名声在外、著作等身时,双雪涛尚在一家银行上班,每天与数量庞大的钞票打交道。有一天,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想做的事情是写作,遂辞职。在这时代,成为一位自由作家无疑是冒险之事,更何况他低产,惜墨如金,不可能像许多作家尤其是网络作家那样倚马千言,日产万字。无论如何,他还是决心上路了——我为此感到庆幸。

我最早接触双雪涛的作品是他的《无赖》,尚未发表的电子稿。后来又陆续读到《跛人》 《大师》《安娜》等小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语言。他绝不像有的“80后”作家那样追求语言的华丽,情绪粘稠。与他的作品相遇,扑面而来的,是北风般的冷峭。他也甚少以外露的、直白的方式说出自己的观念,而是将之磨碎,融入字里行间。他的小说,大多有着套盒般的结构,大故事里有小故事,小寓意连接着大寓意。他更有着小说家的狡黠与智慧,用烟雾迷蒙你的双眼,看似是在一本正经地给你讲一个故事,陈述某个观念,其实他真正重视的,是另一个,是藏在水面下的那一个。

我首先喜欢的是《安娜》,一篇经过反复打磨,以至于没有一句废话的作品。《安娜》首先是一个爱情故事,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时间主要是“我”与安娜读初中与大学的时候。安娜是谁?“她是个彻头彻尾的坏学生。那时候她时常不来上课,在街上和其他学校的男生溜达,有时候上去扯男生的头发,很用力那种,揪住了还要晃一晃,男生就这么被她牵着,脸上还赔着笑,好像是得了某种殊荣。”着墨不多,活脱脱一个叛逆少女的形象却跃然纸上。“我”则显得内敛,偏执,缺了一根筋似的。按理说,俩人的故事实在没什么好讲的,经由双雪涛娓娓道来,却自有他的腔调。腔调如何形成?语言独特是其一,含蓄内敛的写法也是其一,精心设计的对白也是其一。因着这些,《安娜》已经可以与那些缠绵悱恻、俗套泛滥的校园爱情故事区别开来了。

然而,如果我们只是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安娜》,作者恐怕是要冷笑一声的,接着向你投来轻蔑的一瞥。与他的《无赖》《生还》 《我的朋友安德烈》等作品一样,《安娜》是一个双重文本。随着“我”与安娜那最初的爱情一同觉醒的,其实还有阶层的意识。小说中有一段写到“我”与安娜的性经历,这既是两人感情的高峰,又是阶层意识觉醒的仪式。这仪式既是开端,又是结束。伴随这仪式而产生的情感将不再单纯、单一,而是让情感的主体沉入幽暗之地。借用麦克尤恩小说的题目,这“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这种写法在“80后”的写作中并不多见。更可贵的是,双雪涛既发挥了小说介入现实的功能,又意识到他是在写小说,并没有完全忘却艺术的自律。他并没有将“我”与安娜的故事,处理成不同阶层间的隔阂与冲突,甚至是对立的状态。“我”固然是来自工人阶层——双雪涛在他的个人简历中也时常提及自己是“工人子弟”——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阶层本身的生活毫无暖意可言。双雪涛也在追问社会历史变革所带来的公平、平等的缺失等问题,却也意识到,这并没有让穷人的生活完全黯淡无光。小说里有不少“我”与“我”的父母间相互关心的细节。家里的电话“是我妈在我上大学之后下决心配的,为的是她能够找到我,我在需要他们的时候也能找到他们。”小说里还写到,“我”知道如果“我”晚上不回家吃饭,母亲便只会煮一锅粥,然后和父亲吃上几个茶鸡蛋就完事,而一旦“我”在家吃饭,母亲就会炒一个菜。“我”外出去见安娜时,当母亲问是否回家吃饭,“我”说回。其实是否回来,还是不能确定的。然而,一旦“我”说回,父母就可以吃得好一些。这些寻常的细节,已将“我”与家人之间的爱意以含蓄内敛的方式传达出来。

对于一个“工人子弟”来说,书写带有暖意的细节与场景,传达困顿中的温情其实并不困难,当然,在目前这种新左思潮越来越有市场的时刻,泄愤的欲求与激进的姿态也很可能会使得人们忘记这一切。审美的愉悦与道义的担当并非两难,然而,在有的作家看来,为了道义的担当而牺牲审美的愉悦,已成为理所当然的选择。双雪涛想必会认同一点:文学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必须是以艺术的形式来进行,道义并不能成为思想上单薄、艺术上粗制滥造的借口。难得的是,双雪涛在小说中越过了阶层的简单预设,以相对中正、平和的立场去呈现另一阶层的生活。他对安娜,还有安娜家庭的注视,并不是立足于“工人子弟”的偏执与偏见,而是以艺术家的良知,以人道主义者的冷眼与热心肠去书写他们的矛盾和精神困境。在一篇题为《让我们来做滑稽的人》的创作谈中,双雪涛曾这样写道:“我爱安娜,她由我臆造,可是吸纳了我真挚的爱情,她是我写过的一些女性人物的胚子,好像酒的原浆,用一口大缸埋在地里,回头在上面盖了一座酒厂。我还没有信仰,常感宇宙之残暴,恶的毒液进入人的身体,有人试图用一生去挤,有人把它聚在舌尖,给挚爱的人深情一吻。可是有毒的土壤里,在恶的浊水旁,也可长出点小花,那花如果有那么一点美丽,就值得去写一写,证明在黑暗里穿行的人们曾经有过几刻的闪耀,用得上文学。”

这篇短评的读者们,我不知道你们在读到这段话时是怎样一种感觉,在我,实在愿意因此对这位与我同年出生的文学同道致以敬意。我想,有心人自可领会,他的文字间有着介入社会现实的勇气,但是又不乏超越现实、尊重艺术的胸襟与眼界。他的勇气,他的执着,他的清醒,不失为一束隐秘的火焰,也许无法照亮漆黑的夜晚,完成净化“有毒的土壤”与“恶的浊水”的宏伟使命,却让我得以确证,对道义的承担与对艺术的抱负并非两难。相反,艺术上的抱负与才能,可以让作家的道义承担真正落到实处。在中国当代文学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有不少作家在处理社会历史问题时,主要是站在民间的立场上,站在“被欺凌与被损害的”一方,这种伦理承担的勇气是值得称道的,问题是,小说毕竟有自身的伦理,那就是对事物复杂性的守护。立场过于清晰,过于决绝,很可能会忽略事件本身的复杂性,也会损伤思考的力度和深度,而真正有抱负的艺术家,是不会将道义承担作为艺术上无能的借口的。

我更希望,这位兄弟般的同道,能够在他将来的写作实践中继续坚持这种宝贵的品格。同样是在《让我们来做滑稽的人》中,我记得他曾经说过,写《大师》 这篇文章跟他父亲有关。“我的父亲活得不算长,可是已经赢得了我的尊敬和思念,他极聪明,也极傻,一生匆匆而过,干过不少蠢事,也被少数几个人真正爱过。没有人知道他。《大师》不是为他做传,因为完全不是他的故事,但是《大师》 某种程度上是我的决心,我希望能把在他那继承下来的东西写在纸上,如果我和他一样,无声无息地做着自己的事,然后结束,那也不错。只是曾经抵达过的灵魂的某个地方和为此流过的血,自己不应该忘记。”我想,他已很清楚自己所想要做的一切。而他所需要的,只是持志前行,继续走自己的路。

猜你喜欢
道义阶层安娜
黄永峰:追梦互联网新蓝海 彰显新阶层新担当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安娜作品
李大钊:播火者的铁肩道义
林安娜 茶油飘香 绿色扶贫
道义
19世纪20年代不同阶层的民国女子影像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西汉道义观的学理形成
短文改错训练:Watch TV